
从"望梅止渴"与"画饼充饥"谈起
文/ 张正军(黑龙江)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无疑这又是两个成语故事。怎么能把它俩枝不连根不銜的扯到一块儿了呢?噢!过年的干粮胡凑呀?农家的铁锅乱饨呐?不,不,不。看官您老吃鸡蛋糕子先稳住匙子,且容在下为您细细掰扯掰扯。
乍一看,它俩"貌不合",但细琢磨却″品相似"。词不一,调相同,可谓异曲同工。不信您往下看。读后品罢您不会老挞子看戏白搭工的。您会觉得它们却也相关相连相銜。
咱还是先从这字面说起。上句说的"渴",而下句道的是"饥"。这渴与"饥"难道不相连吗?接下來咱再分别交代它俩的出处。更可看出它们有共容之点。
话说魏武帝曹操当年带兵行军途中,天气炎热士卒口渴难耐。严重影响了行军速度。且向导向武帝告之:附近绝无水源。操思之再三,突然登高疾呼:有水了,有水了!前边就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大又酸十分解渴!士卒们闻听精神大振,条件反射口出涎水,行军速度大增……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精神可以创造物质。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无独有偶。后世的一些战事中,有的将军在沙漠行军也遇到过曹操当年的困境,同样使用曹操方法走出沙漠。此法虽虚却解决了实际问题。虚而实之,实而虚之。活学活用,运用到了极至!
我过去当班主任的工作中也无意识的做过类似之事。学校为鼓励班级争创模范。做了一面流动红旗让大家夺取。我的班级被几次未能如愿夺得红旗所困扰,同学萎靡不振。班会上我大声疾呼:看红旗到咱家门口了!同学忽然为之一振。个个人人瞪大眼睛向门外望去。我一看有希望,这一声疾呼比凡凡说教大有益处。于是我进一步鼓励道:我看咱离这红旗只差一步之遥,大家只要再齐心努力,下次红旗就是咱们的!这个班会后同学们更加团结奋斗终于红旗永驻我班级!
接着再讲另一个故事,画饼充饥。
这个故事也和曹操有关。操死后儿子曹丕篡位称帝。史称魏文帝。文帝提拔一个叫卢毓的人,该人学多识广是个人才。一次文帝对卢说:国家选人才今后靠你。你在考核用人上注意,不能只听虚名要看实际,人才得有真本事。比如在地上画饼是不能够充饥的。这个故事与前者他老子的故事恰恰相反了。前者弄虚可求实,后者虚不可行。说实际的吧,画饼充不了饥,难道说梅就真的能解渴吗?我们大可不必太钻牛角尖。不妨换位思考。这两个成语两个故事,一个说的老子的事,一个说的儿子的事,这老子儿子难道不是个共容点吗?两个故事是都可以起到一个激励,激发的作用。望梅止不了渴,可刺激人"口流涎水,救短暂之急。画饼充不了饥。亦可引发幻感,鼓励人们去追求。试想没有曹操当年的说梅,行军途中困难不好克服。不如我们把当年曹丕的"画饼"换个时空,调个角度其效果也许会与曹操的"说梅"相通相同。在今天的电视剧里常见此景:我党红军时期常出现断炊断粮的困难。而领导们也常常会说等打完这一杖我请同志们喝酒,聚餐,吃红烧肉……这是什么呢?这难道不是新版的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吗?谁能说这是欺骗,是愚弄?只能说,也必须说这是实实在在的激励,鼓励!也正是这种暂时的激励鼓励却赢得了永久的胜利!

记得我小的时侯,饥寒难耐长夜难眠。妈妈边做着手里的活计边给我们讲着故事。什么"孙悟空大闹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什么"关二爷单刀赴宴"什么"千叟宴"还有皇上在金銮殿上专门招待状元郎的"琼林御宴″……哎哟,那餐桌上的奇珍异果,美味佳肴让我们口水不断的流,馋虫不停的爬。哗哗唰唰……正是这些故事让我们心里藏着美美的企盼,脸上掛着甜甜的笑容渐渐入睡,慢慢长大……这些故事与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何其相似呀!
读至止,听到这。您还能说"我这望梅止渴与"画饼充饥它们毫无瓜葛吗?我的结论:它们真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呀!
不管是望梅止渴,还是画饼充饥。它们都能激励人们去追逐哪怕是一丝微小的光明!去追逐吧,光明、胜利永远属于在各种各样的激励下不断追求的人们!

《原创首发》
温馨提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作者简介】姓名:张正军,1944年生,1962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师,小学负责人,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98年退休,远方诗人协会会员,黑龙江诗词协会会员。

【总编.金牌主播简介】诗茵若雨,曾用笔名,清风,海的彼岸,雨落长安,绿草茵茵。诗茵若雨自幼有一缕红学黛玉情思萦绕心间,时而是幽默风趣的,时而是开朗活泼的,时而又是安静的,时而又是最柔情似水的,时而是侠骨柔肠,豪情万丈,古灵精怪的,时而又多了一份多愁善感,丝丝情愫萦绕心头,继而无限滋生蔓延,总而言之,诗茵若雨是善良纯净的小雨,喜欢写作,热爱朗诵,眼中有美好,心中存感恩,做一个心有一片海的女子,把清浅的日子过成诗意般生活。现任滨州头条文学有声平台总编、主播。其作品多见各个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