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陌 摄影/王树芳
方城一个以城命名的乡镇;方城是一座曾经的古城;方城注定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从小读国学时,常听先生讲起,圣人孔子的祖籍就在临沂,仲尼的父亲叔梁纥曾为官于防邑,防邑就是今天的方城,那里有老子的庙宇,那里是颜鲁公的故里。今天我终于实实在在地踏上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从内心一种崇敬之情悠然而生。
大巴在乡间公路上行驶,目之所及装满各种木料板材的大型运输车不停往复穿梭中,路边厂房林立,给人的感觉繁忙而又充满活力的景象。方城作为全国著名的板材基地,他们产品已经远销五州四海。
站在时光的渡口,感受岁月是一首分行书写的诗,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句点,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成为鲁国的东疆重镇,
面对虎视眈眈的强齐,鲁君派重兵防御,也就有了入经立传的名字“防邑”,《春秋》曾八次提到防邑,孔子先人任职于斯,葬之于斯,一直孔子后来多次来防寻祖。
如今的方城人,在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土上继续耕耘,此时,霜林尽染,却到处跳动着色彩斑斓的韵律,熏染出丰收归仓之后依然延续的喜悦。方城西瓜,方城大饼早就是闻名遐迩的地方特产,新时代的方城人在传统的基础,借助科技的力量,让新兴农业再次腾飞。
勤劳的方城人重农惜农,认真呵护着养育人类千年的土地,但又不单纯的依附于土地,在改革的浪潮中航行,在创业中创新。当下方城为县区明星乡镇,是板材、粮食、畜牧生产大镇,素有“板材重镇”“稻米之乡”“瓜菜之乡”之称。借助资源优势,方城镇明确了“南工、北农、中城镇”的产业布局。上规模企业不下百家,年工业产值达三十七亿,大型的板材加工制造业已经发展为集约化,形成产业链。制鞋、食品、机械、苗圃等已遍地开花,同时也带动当地服务行业,解决了城乡劳动力就业难题,使居民人人有岗位,家家乐安居的新农村新气象。
兰山区文联、区作协、区摄影“走进方城”采风活动会员合影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