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之妙境】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965期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静之妙境
铁裕
静能生慧、看淡;靜可反观自己、修身养性;静能让生命升华、精进。
让心入静,才会放下;心若不静,是执念不散;执念不散,还在想着凡尘之争。
烦恼不可能诠释人生,伤感难以领悟生活。不要计较人生中的缺憾,不要自卑地位的低下。
入世,是为了更好的耕耘;
出世,是为了更大的收获。
淡化人生中的苦乐,学会凡尘中的随缘。来亦不喜,去亦勿悲。这便是人生之随心随性随行。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谁说人在纷攘的尘世中不能入静?
人生百年,转眼成空。谁说人难将红尘看破?只要心静,在浑浊中也能接受圣洁的洗礼,在喧嚣中也能悄然净化心灵。

肉眼看的是凡尘,慧眼看的是心境。心若迷茫,无论我们行走多远,都难看到世间最美的风景;心若安宁,忘却繁华与酒色、金钱与权柄,在苦中作乐,在难中修行。面对这个纷攘的尘世,以肉眼看苦、看难、看乱,以慧眼看淡、看透、看清。
心若不静,气血不通;气血阻塞,就会惹来一身的疾病。无论境遇怎样,都要收敛烦躁的心。静,是一个绝妙的世界,它能生花草,流清溪;它可生日月,度浮云;它可空无一物,又能妙趣横生。
静有万般之妙境,却不求人欣赏;静有千首好诗,也无需人去沉吟;静可演绎出生命之大美,却又无体无形。
将人生看淡了, 在无为中自我修行;
水,越淡越清幽,人,越静越舒心;
多少风尘事,看清了,也就明白了;
无数苦恼汁,看淡了,也就会省心;
多少世间怨,想开了,也就能淡定。
茫茫人海,谁没有去过、走过、看过?一路上的风景,并不陌生。只是那些无故的恨,无缘的爱,何须去计较,不用去痴迷。想开些、看淡些,都是红尘过客,何必见了分为眼红?何苦为此而起邪心?

心一静,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心一静,淡看利禄,不争功名;
心一静,红尘虽攘,亦可安身。
心若知足,则会感恩;
心若无物,则会包容;
心若无念,则会放下;
心若入静,则会安宁。
纷乱因心起,安稳于心定。如果能于清静之中看世界而无悲喜之分,无穷富之别,无高下相倾之和。放下小我,自然则大美;放下执念,则内心清静。
人若少言,则能养洁气;
人若少事,则可养精神;
人若少思,则可养性情。
静能弃烦恼而容万物,安可以抛杂念而略千秋;
静可沉淀出心灵浪花,安则能淡忘生活之浮躁;
静如清幽流淌之溪水,能够将心灵之杂质洗濯;
安可过滤浮世之尘埃,而静则能而裸靓丽人生;
静可观万物而心不浮,安能抛却狂妄而心不乱;
静能够使人随缘随性,安可教人不愠不悲不争。

风一停下,万里无云;
雨一下完,寂静空灵。
孤能静守浩月当空,独能听出万籁俱静;
寂可聆听风声之美,寞能忘情忘我养神。
静能使人见利不贪,于色不迷,遇失不馁,于得不骄,作官不傲。故佛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静能生优雅而长风度,使人淡然而会宽容;静能让人谦恭而温和,可使人稳重而忍耐;静可使人心无染无尘,可使人清虚自然。
静为万境之妙,妙而生千般佳景。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