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立冬随笔
文/夕阳(鲁国元)
【其一】
不见霜飞忽立冬,桃花坞里觅遗踪。
江南此夜青鸦郁,塞外何时白雪浓。
枫色苍凉云忐忑,夕阳暗淡柳从容。
秋心耿耿今随月,尽照巫山十二峰。
【其二】
吴江转眼水波凉,雁过姑苏字一行。
苑内依然松髻翠,墙边早已菊花黄。
此日王维归永济,当年孟浩卧襄阳。
最醇还是鸠鹚酒,宽饮三盅到盛唐。
【注:立冬,在农历十月份,它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 我国古时民间就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其确定的依据现在是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为准。
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公元二0二0年十一月七日【农历九月二十二日】【立冬】于江苏苏州)

【七律:秋念】【出群格】
——怀念权彻
文/夕阳(鲁国元)
日日邻鸡唤梦醒,天无朗月室无灯。
南洲邂逅多惶恐,北海飘零几战兢。
才叹人心犹莫测,又言世路最难登。
纵然富贵千般好,今对诸君说不能。
【注:权彻,唐朝诗人。生卒年月,籍贯生平不详。】
权彻代表作品:
〖题沈黎城〗
苏子卧北海,马翁渡南洲。
迹恨事乃立,功达名遂休。
夜闻羽书至,召募此边州。
铁骑耀楚甲,玉匣横吴钩。
雪厚群山冻,蓬飞荒塞秋。
久戍曷辞苦,数战期封侯。
不学竖儒辈,谈经空白头。
(公元二0二0年十一月七日【农历九月二十二日】于江苏苏州)
【七律:秋念】【折腰体】
——怀念裴略
文/夕阳(鲁国元)
裴略才华本一流,自登相府诉原由。
半生未在人前笑,双鬓难禁梦里秋。
闲点檀香来去疾,快斟麦酒好浇愁。
幸得温公重赏识,关山跃馬亮吴钩。
【注:裴略,唐太宗时期初为宫廷侍卫,参加兵部主持的武官考试名落孙山,后直接向当朝宰相温彦博申诉,温彦博通过一番考核,认可了裴略的才华,并委以重任,因而有“裴略自赞”的典故流传后世。《启颜录》和《舌华录》 中均对此事有所记载。】
裴略代表作品:
【又嘲屏风】
高下八九尺,东西六七步。
突兀当厅坐,几许遮贤路。
(公元二0二0年十一月八日【农历九月二十三日】于江苏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