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祥明,笔名鱼乎,男,浙江省嘉善县人。中学教师。多篇作品发表在《当代先锋文学》,获得《当代先锋文学》(夏之卷)和(秋之卷)重磅作家称号。《当代先锋文学》驻站作家。
普法时刻:无辜的筷子,叵测的人心(杂感)
文/俞祥明
有三本古书均提到了关于“筷子”的谜面,分别是这样的:
《北史·咸阳王禧传》曰:“眠则同眠,起则同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推送者特意点名此谜面的宗旨是“盖以讽贪墨者也”。“贪墨”即“贪财”之意。袁简斋的《咏箸》中也有类似寓意的谜面:“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
筷子怎么就成了贪墨者形象呢?我替它叫冤,从“赃不入己”及“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中可以看出,贪墨的实际践行者和实际获益者是人,筷子无非充当了攫取财物的工具而已。
《中州集》中周驰的《咏箸》诗句倒是为筷子恢复了名誉:“正使遭谗口,何尝废直躬!”
这是说,即使遭到利用口舌挑拨离间、破坏关系的无耻小人,筷子也不会曲意改变正直挺立的身子骨。
这里可能暗用了一则典故。一次御宴上,唐玄宗将手中的金箸赏给宰相宋璟道:“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很明显,这是以筷子形状之直比况臣子人格之直,以筷子比喻君臣和合之道,以筷子表白自己正直之心。这应该是对筷子恰如其分的褒扬。
贪墨绝对是人祸,与获取、装载财物的工具,诸如筷子、钱包等没有丝毫关系。而人,尤其是官员为什么会陷入贪墨的泥淖,这与专制集权体制有着很深的渊源。
贪墨罪中的犯罪主体往往是指那些掌握着公共权力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大小官吏。
知道史上第一个贪污犯是谁吗?那就是春秋时期的羊舌鲋。从已有文献记载看,这是目前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较为完整的反贪第一案。
羊舌鲋(前580—前531),一名叔鲋,字叔鱼。他担任代理晋国司寇后,渎货无厌。《左传》昭公十三年载:羊舌鲋求货于卫,卫国没有理睬,羊舌鲋就以厉兵秣马为名,乱砍柴草,大肆骚扰。卫国没有办法,只好派屠伯代表卫国国君带上许多美味的羹汤和一箧精美的锦缎去谒见羊舌鲋的哥哥,想请他阻止其弟羊舌鲋的行为。
这位兄长知道自己的弟弟贪财求货,不知满足,而且骄横不听劝告,自己也无法劝止,只好出了个主意,指使屠伯把锦缎转送给羊舌鲋,羊舌鲋收到财物后,立即停止骚扰。羊舌鲋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向卫国强行索要财物,是一种很典型的贪贿行为。
如此开端,便一发而不可收,羊舌鲋在贪墨之路上愈走愈远,以至惹祸上身,丢了卿卿性命。这在《左传·昭公十四年》有记载:
有一次,羊舌鲋接手处理一桩诉讼多年未决的土地纠纷案。当事者是晋国两个地位显赫的人物——邢侯和雍子。邢侯封地和雍子封地毗邻,封地的界限没有严格划分。雍子扩大边界侵占了邢侯封地,导致相互之间不断争夺。
案子诉讼到晋国当政的韩宣子面前,韩宣子知道这起纠纷是因为雍子贪婪而起,但是他们皆有功于晋国,谁也不好得罪,因此难以决断,便把案子交给了羊舌鲋。羊舌鲋接手办理这桩公案的时候,雍子获知消息,抢先对羊舌鲋进行性贿赂,将女儿送给羊舌鲋为妾。
羊舌鲋得到雍子的女儿,便不问是非曲直,宣判雍子无罪,邢侯有罪。羊舌鲋利用手中掌握的刑狱大权,作出了是非颠倒的判决,并坚持错判。邢侯贵为诸侯,受不了这冤枉气,一怒之下杀了羊舌鲋和雍子。
由于羊舌鲋徇私枉法,后被晋国贵族统治者论律定为“墨”罪,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钉在耻辱柱上的贪墨之官。
贪墨罪比起其他的犯罪行为影响更加恶劣,因为贪墨既攫取了本属公众所有的财产,又败坏了官府在公共大众中的声誉,威胁或破坏了统治秩序。因此历朝统治者都把贪赃枉法的贪污贿赂犯罪规定为不赦之大罪。
即使加强了反腐力度,但也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贪墨行为,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不说古代,就是放眼今日,重蹈羊舌鲋覆辙的贪官污吏也是层出不穷。
要知道,号称“新中国第一贪案”的核心人物――刘青山、张子善是在战争年代经受过生死考验的优秀干部,他俩却在建国前后迅速蜕变,利用职权,通过盗窃国家救济粮、治河专款、干部家属救济粮、地方粮、民工粮、机场建筑款及骗取国家银行贷款等方式,贪污钱款共计171.6272亿元(旧人民币,10000元等于以后版本的人民币1元,相当于现在171.6272万元),贪污数额之大,令人咂舌。按当时的物价可以购买小米2000万斤或者是棉布800万尺,可以给50万人每人做一身衣服,或者让他们吃一个月的饱饭。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又破获了以王守信(女)为首的贪污集团案。王守信当上某县燃料公司经理后,一手抓权,一手抓钱,不择手段地大量鲸吞国家财富。这个贪污集团从1971年11月起到1978年6月止,贪污和侵吞物资折价共507702元。
以上两起案件的被告实属罪大恶极,国法难容,最终都被处以极刑。又如近十年的老虎贪腐案,更是触目惊心。如周永康高至政治局常委,徐才厚贵为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军委副主席,他们在重要领导岗位上,不为人民谋福,利用职权大肆贪污受贿,其罪当诛,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名利不可贪,这是亘古不变的训诫。古人早就有这样的说法:“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也就是说,本不该得到的名位和利益却得到了,这种人所享受的福分终究会变成祸患。
入仕为官,贵在不贪。分民忧、解民愁、保民安才是每位手握公共权力的官员工作的目标。
想当年,唐朝的宿州太守陈王番,因贪赃被处以极刑时题诗一首: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
诗意盎然,也颇有看破人生的悔悟,但见寒光一闪,脖颈一阵凉意,命将休矣,是否为时已晚?
各位正踟蹰在贪污之道上的官员,别心存侥幸了。千万记住: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及时收手吧。
2020.08.22于桂花里。
投稿方式: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 刘杰
首席顾问:刘艳芹 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王笔正 张小平 魏红霞 杨秀波
顾 问:戴俊明 荒村 廖望月
社长:彭永征
总编:彭永征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彭永征(兼)
现代诗歌主编:项俊平(兼)
报告文学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英汉互译主编:倪庆行 魏红霞(兼)
潇湘诗苑组稿主编:周丹(兼)
当代先锋文学微信群网管:李铁峰
法律顾问:刘明
记者:彭谨 杨子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