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聚雅阁文学 关注精彩

聚雅阁文学投稿邮箱:
553952083@qq.com


【编者按】:
郑毅先生诗词,构思新奇,立意优雅,风格秾丽,韵美辞工,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其虚实对仗,结构严谨。文笔之洒脱,感情之奔放,心境之辽阔,语言之流畅,不同凡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又逢周末时,还读郑公诗。
细嚼平凡字,欣然解渴饥!
——开卷有益
郑毅诗作欣赏(51)


七律,归渝后送旭峰新友返京
十月卅一日
燕都一识别渝州,绮梦拈诗意巧留。
千里巴山释新笑,半枝兰蕙解清愁。
曾经抵掌知歧路,已怅离航记暮秋。
怯问凌空高大上,放低身段作闲游?

七律.苑春大姐悼咏
十一月一日
雨来盈掌在宵殊,哀乐千巡有渐无。
天际终招魂自去,戚间恨未手常扶。
荒茫易转峥嵘忆,灿烂惟求淡泊呼。
化鹤烟中难觅迹,宁思时节拥清虚。
【注】:“荒茫”,出自南朝.梁.沈约 《郊居赋》中“披东郊之寥廓,入蓬藋之荒茫”句。 “峥嵘忆“,所忆岳父母当年逃难南下,为协助安娥救亡,只好将年幼之大姊寄养在抗战保育院,大姊亦学到刚強、沉稳矣。

七律. 西北备程,改电脑为手机操作
十一月二日
残秋遣我履匆匆,趁雪将迟试策中。
事比探奇担旧力,人虽喘息效新雄。
九州任眼裁精確,半日编图演不同。
方寸已匡千万里,明朝航向仅赊风。

七律. 自渝飞陕航中(折腰体)
十一月三日
离渝细雨促人行,云破才分炫丽程。
黄土高原盘塞内,黑关低垄出姿横。
料走飞沙传雁语,却游照日冷秋城。
降观无雪非常白,落地闻风寓北轻。

七律. 自榆林至米脂路中
十一月四日
深秋渐觉燥干身,寒热交缠道舞尘。
偶识河神封古庙,隔垂条柳各无邻。
砖房延袭开窑洞,玉米初收晚陕秦。
沿壑生丘漫称岭,江山一脉眺频频。
【注】:三日后立冬,此地仍收割秋稼,时节罕见乎?

七律. 访盘龙山李自成行宫
十一月五日
大顺根基岂此颓,米脂山麓史犹追。
摇旗一闯收天下,借势初尝驻跸猜。
得失江山皆转瞬,送迎风雨几成摧。
甲申祭已前人叹,扼腕吾当问后来!
【注】:“甲申祭”,郭氏《甲申三百年祭》。

七律. 昨自陕北入内蒙古火车长途中
十一月六日
阴山在远索情回,荒漠还寒几度催。
鄂市堪同神木结,包头许送好风来。
须吾西口仍重走,耀陕高阳续昨开。
南客要争千万里,是当拗项讨新杯?
【注】:“西口”,史上称“走西口”乃包头一线也。 “鄂市”,鄂尔多斯市,塞外;“神木”,神木市,塞内。 “拗项”,出自《太平广记》,鹅鸭戏称。亦用以指膳食清俭。宋.陆游 《对食戏作》诗〈之二〉中有“白盐赤米了朝餔,拗项何妨煮瓠壶”句。


言言若抵玑,好个郑公诗。
不厌萦回品,直教来者痴!

【作者简介】:
郑毅,大学专攻汉语言及古典文学。从事过工农军学商教政警等职业,长期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同时作为社会学者,曾连续参加中韩东亚文史学术交流、全国和省级海峡两岸文史学术交流并宣读诗词研究成果,连续为教育部中美交流项目中的美国高校教授访华团开办诗词讲座等。
历经人生甘苦心路,重学养、重生活积累,包括长期囯内外行旅经验,创作大量诗词,极少投稿,诗词作品及理论研究也尚未整理出专著。担任市内外一批文化、经济团体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