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365》新媒体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发自湖北武穴
有一种感情,让你记忆深刻,永远不能磨灭。有一种情怀,让你惊喜,久久不会消散。这都是因为生命中有一份坚强和执着的存在,这种坚持不懈的劲头可以让每个人相伴终生,属实难得!
家人在春夏季节要置办各种种粒,采购几袋玉米种籽,准备栽种,让我帮看播种的节季和用肥当量及行间距离,志在有个良好的收成。我于是翻看种袋说明书,告知于家里人,他们便匆忙耕作,不慎将袋口撕裂,洒下几颗种粒,坠于家门前的土地之中,因数目较少,又碍于时间的紧迫,却无暇顾及遗落在地面的种粒,我也是懒于惰情,更是不予理会,只顾忙自己的事情,而这些小事件也就就此搁浅。
转眼间,一两周的晴雨轮换的时光流逝了。晚饭时母亲和我谈起几周前在地里种下的玉米种粒生长的情况,因与温度和雨水的适宜程度不够好,今年的玉米种籽萌发的状况只是平平淡淡,母亲对这种现象甚是费解,不知其缘由,我想可能还在怀疑我对读看说明书的敷衍,有些许的怪责,以致耽误了她耕耘的大好憧憬吧,我虽听出了老人家的端倪,但也瞥见其价值的浅薄,不给予任何的理睬。根据我执教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可能是由于空气的缺乏和种粒自身的原因,才导致其萌发率偏低而已。后来家人又补种了种粒,才没有深究其一切的成因,为此我多少有点自责。
翌日傍晚,因闻狗叫出屋探望,其屋外的安全状况,我也就将饭碗端出来察看了一番,只是没有发现屋外的异常,便转身回屋继续吃饭,刚抬腿迈了几步,竟被什么东西绊牵了一下,定神一看,居然是蹿出来的几片绿色!我借着微弱的光线,发现是嫩绿的玉米苗的叶子。这才想起她们的来历,回到桌前,和母亲说起这几颗种粒的前生今世。怎么生发还蛮好的呢?您知道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母亲说她早就看到了这些小家伙了。她们淹没在草丛中,这几天下雨催发了她们,她们这才忘情地生长,才从草丛中探出了头来。也只因我眼睛的视力偏低没有发现而已,把玉米苗误为野草才致受牵绊。其实从这些小小的禾苗中母亲也没有寻找到萌发率偏差的答案,我想可能是无从查证,但这却引起了我的思考和探寻。从两处的土地贫瘠程度来看,与种子萌发是没有关系的。再者降水量基本相同,最有可能的是空气的异样,这大概就是萌发率差异大的地方了。
时光来到两三个月后,门前这几粒玉米种籽现在每棵树苗上都结上了二个像模像样的玉米棒子,这让人甚是看好她们的艰辛和努力。与此同时,在这期间母亲也给她们施了一次肥料,等到收获的季节,门前的玉米树也是奉献了十来个果实,看着这些饱满的金黄的玉米粒,真是让人感到生物繁殖能力的强大!陌上人暄包谷熟,村边烟散柿林黄。然而这种力度完全不亚于当时有人为了生育男孩延续家族的香火而甘受各种处罚!
玉米秋成晒满场,长杨丛立守其旁。收割后,我亲手用镰刀将秸秆的一切砍掉,暴晒几日,搁置火灶旁用作柴火料。做饭后,灰箱里留下的灰烬,成堆的、成堆的,这就是她们的没有任何怨言的句点!
岁月的轮回、时针的旋转、记忆模糊与疏远,早已让我淡忘了那片绿色和十来个别样的玉米棒,且混搁在一亩土地里的玉米堆里的场景了。雁去燕来,又是一年的种粒下地的时分。家人又是重复着这份辛苦的农事劳作,只是再也没有那几颗玉米粒掉坠的情景了。可是当我再次无意瞥见去年生长玉米的地处时,却意外地发现那一小方天地里竟从去年枯黄的玉米茬里长出了几小片玉米苗了。我俯身定神观察,竟还发现有四五株小苗,较去年相比一棵也不少,每棵都长出了几片叶子,这让我想到了她们对生命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执念,一种不屈的精神让人有理由褒扬她们一番。难道真是野火烧它不尽吗?!或者这才是她们的个性,很是张扬,力量很是强大,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小玉米苗旁的几棵臭刺也是一样的散发出刺鼻的味道,我有时也惊叹着臭刺的气味,可家人却说她们如果不臭还叫臭刺吗?母亲还追问难道你想改变臭刺身上的臭味而让其变香吗?其实也更不能改变玉米树对自己物种繁衍的责任!我们想想也许确实是如此,既然变黄了,那又为何要去改变呢?
我们在惊叹之时,我却陷入了深思:一种情感在思绪里翻腾和成熟,除去敬佩和赞美之外,更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与探索。但愿我们都永远忘不了那抹绿色,让其变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