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半农
朗诵:杜桥
演唱:廖昌永
天上飘着些微云,
水面落花慢慢流,1920.9.4
作品赏析
《叫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是刘半农1920年留学伦敦时所写,1926年赵元任将其谱曲,当时被人们广为传唱。
诗歌中的“她”,赵元任说是有所指,“有思念祖国和念旧之意”。其实,“她”不管是暗指祖国,还是恋人,并非这首诗的重心,诗歌的关键在于,写出了一种真挚而缠绵的思恋之情。
诗歌分为四节,每节五行,前两行写景,后三行抒情。所写之景各节不同,四节恰好写了春夏秋冬四景,又如一副四季屏。每一景突出两个意象,各用一个句式相同的诗行描述,上下成对,合成一副完整的风景图。用四季景物的变化来烘托,使得“想”有了时间与空间的跨度,暗示着春夏秋冬,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后三行抒情,都是用“啊”领起,表示情感的触动,然后通过第四行有了景与情的连接,完成从不同的具体的景到相同的情的转换,最后引出中心句“教我如何不想她”。
诗歌句式齐整,内容意象丰富绵密,韵律精心优美,同时,诗歌有一种地方民歌的情调,感情真挚、风格清新,雅而不俗,抒情意味浓,兼有民歌与文人诗歌之长,确实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情歌”。
作者简介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清宣统三年(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民国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民国九年(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民国十年(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病逝。主要作品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和《半农杂文》。
演唱者简介

演唱者简介:廖昌永,1968年10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中国内地男中音歌唱家。1995年硕士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曾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1]、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全国青联委员、上海青联常委,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上海市委委员,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教科文卫委员。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4]2020年10月1日,参加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演唱歌曲《归乡》。
朗诵家杜桥简介
杜桥,著名朗诵艺术家、语言艺术教育家、广播电视资深主播、编导,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华夏传统文化网络电视台艺术总监兼总导演,世界华语诗歌联盟朗诵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艺术顾问,中国诗歌春晚执行导演,大型原创诗歌音乐舞蹈史诗“诗韵中华”签约艺术家。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中国演艺界“最佳朗诵奖”、全国高校国学联盟“朗诵家诵读贡献奖”获得者。中国百姓才艺网艺术总监,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辽宁延安文艺学会朗诵艺术委员会主席、辽宁广播十佳金话筒。曾出版专著《抚摸往事》、《杜桥短诗选》、主编有声图书《中华诗词诵读.传统文化朗诵会》,并担任朗诵、音乐编辑、制作。诗作《牧歌》曾获《诗刊》诗赛大奖。
演出讲学足迹遍及海内外。曾多次应邀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南、长春、哈尔滨、南京、郑州、无锡、大连、鞍山、锦州、铁岭开原、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通辽、银川、承德、抚顺、安徽桃花潭、江苏兴化、江西南昌、山东曲阜、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音乐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传媒学院等地巡回演出、讲学、担任评委、主考官。 2017年11月随“诗韵中华”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赴美国洛杉矶、旧金山演出,在海内外赢得广泛赞誉。
著名表演艺术家、语言大师曹灿生前在给杜桥主编并担任朗诵、音乐编辑、制作的有声图书《中华诗词诵读.传统文化朗诵会》 推荐语中写道:“中华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杜桥先生的《中华诗词诵读.传统文化朗诵会》无疑在传承上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他不但让人们欣赏到古诗词的文字美而且享受到她的音韵美!”。
杜桥说:“朗诵是语言的花朵、精神的火炬!生命因朗诵而精彩,生活因朗诵而芬芳。朗诵就是用声音作画,用声音的彩笔描摹一幅或清丽婉约、或激越悲壮的立体音画。朗诵是引领社会风尚向善、向美、向上的高雅艺术,诗歌和朗诵是“文化自信”的一双翅膀。弘扬朗诵艺术,放歌美好生活!我爱母语,我爱祖国!”。
对一首诗的解读欣赏及表现,是一门大学问。我一直很崇拜有个性的朗诵家,他会将你带到特定的情境和意境,让你迷失自己。言为心声,只有深刻的内心体验和独到的理解,才会有声情并茂的再现和锦上添花的升华!
——马戈(《解放军报》主编、摄影家、作家)听杜桥朗诵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