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配诗】画中禅
【原画作者】张敬芬
【原画信息】纸质,136*68cm,中国画,工笔水墨
【活动时间】2020年11月6日
【 主 持 人】张变芳
【收稿时间】19:00―21:00(收稿期间禁发各种链接)
【发布时间】21:30以前,《诗友联谊报》(电子版)发布。请集中转发、点赞、评论、留言。有能力的可以到平台上打赏,让我们多上热门,多上红榜,扩大影响力。凡关注、点评、转发、评论、打赏的热情网友,我们会给予福利性回报。
【入选诗人】:古月,李树长青,周雪平,樊更喜,黄文江,君如明荷,董素平,张建刚,张变芳,张立肖,刘鸣利,小陈,李吉伟,孟胜利,陈静勉,高山峻岭,一路阳光,素君,甄友军,扬眉,张军朝,李英发,吴会茹,兰庆宣,乔安娜,马连山,冰雪,邢俊江,刘晓华,岳建华,刘巨星,陈晔,李占民,霍拴吉,李芳,薛茫茫,引力秋,王敬德。
画中禅
文/古月
从珍惜生命的每一片光明开始
以安静的姿态注视你、想你
在忧郁中嗟叹,绵延的
惆怅,往往使命运的舟船走偏
唯一的慰藉,生长在无垠的烦恼中
使得一切都已过去。但当我
仰望夜空的时候,期望一切都会回来。
四季的更替来证明,人的一生如此短暂
在这张神秘的画面上,我的眼睛
触到了隔世的忧伤和憧憬
以及岁月的禅意。在时光的最深处,
一代代的青春和美丽,渐渐变成灰烬
唯有忧伤和憧憬 ,穿过单薄的
画面直抵人心,一寸一寸的
在滚滚红尘里,这是谁也不能制止的
愿望,从荣到枯从大到小都是
我似乎见过太多的斑斓和杂芜
引领我的眼睛,去看思绪纷飞的画面
尤其她来路悠久,永远作为开始,
成为一种永远的意境
过去的好时光,一些刻骨铭心的时刻
那种安宁、伤感和禅意之美,
就像是一首诗进入了叙事的部分,
那是画面另外的样子
面对荒谬谈论的细节,是必要的尝试
在爱与痛惜之间,落英缤纷
在黄昏的光线里,甚至崇拜的
望着我,就像那个与众不同的人
平庸的力量和仰望,可以水滴石穿
生活的惯性看似无意,却禅意丛生
它们是果核,而我却是骨骸
画中禅
文/李树长青
山选择水双盘而坐
水照见云朵自在悠闲
红楼画笔流动灵感的线条
却按不住一片诗意葱茏
石径连接云端的佛语
留住游鱼又惊走几声鸟音
万物都生长佛性的慈悲
让静与空融入色彩的世界
把淡泊描进画栋雕梁
清露滴下一池幽怨叹息
残荷也托不住渐近的霜雪
丹青渲染仙境的虚无
潜心观照中物我两忘
聆听月光泻下万壑松风
天底下
一山一水一树一舟一人
留白处生长一片空的想象
画中禅
文/周雪平
当微笑入怀
把寂寞丢给无奈
转身的岁月
瘦了飞燕
一缕阳光
一曲禅音
靓了丽人
究竟是芭蕉润了色彩
还是空境轮回成了天籁
久违的墨香芬芳了纸张
画中的长廊,是谁蓦然回首的过往
画中禅
文/樊更喜
一炉暖香香满屋
一簇鲜花映红腮
一杯香茗饮罢
一张宣纸铺开
一片冰心在笔端
一直不肯落下来
一任读者费猜测
一直留空白
画中禅
文/黄文江
画蝶,画月
画别离?
画昨,画今
画聚时?
举笔,难决
何处落……
书房烛影,犹眼前
小亭琴伤,依绕梁
画朝,画暮
画相偎?
画雁,画鱼
画凄寒?
终觉,不画
是禅心……
画中禅
文/黄文江
画别写聚难决断,
静若梅花傲雪枝。
原想如莲含苞待,
不料东风捎春来。
画中禅
文/君如明荷
山静坐 禅与鼻祖 静中
入画 山里山外 画里画外
远古 “惜春” “禅林”
走来。参宗
禅让 禅修 禅化 禅举
万变而不离 因缘使然
轮回 皆 无始 无终
禅(蚕)与蛹 鸡与蛋
谁先来
人的祖先是谁?
天 无先无后 俱时空
变迁 终是其宗 慧往何处
装进 大山 寺院
禅语再寻僻静处 一人一僧
打坐,
色即是空空是色
从来画理可参禅
禅传 童男玉女成流年
修心 成佛。 小女 静思
禅心去往何处 矢心
方失 大爱
画中禅
文/董素平
满眼的是非
煎煮一壶五味杂陈
和着童年的孤寂
再也漾不起心底涟漪
室内缭绕佛香
不经意呢喃佛语
即便画艺绝美
也难勾勒缤纷绚丽
从未被谁怜惜
却在花一样的年纪
诵念禅语,走进
古庙青灯里
画中禅
文/张建刚
心里有春
何惧室外肃杀的寒气风雪
手中的笔墨画一幅丹青
别开一重天地
囊中的暖香
缭绕不尽漫漫长夜的孤独
茶壶里的沸水
终有决堤的当口掀起风暴
寄托于画中禅意
岂不白白夭折了花样青春
遁入佛门
成为最早枯萎春天的一枝
我为一位冷傲孤僻
才华横溢的女子叹息
惜春而不绽放春
这就是悲悯的命运
画中禅
文/张变芳
天上夭桃盛,够不着
云中杏蕊多,触不到
原应叹息,把梦想拉进画中
留待未来的日子,用心解读
有慧根,早已将三春看破
见过繁华昌盛,不惊不喜
目睹衰败残缺,无可奈何
幻化成一只茧,以求自保
用锱衣换掉昔日盛装
用青灯代替省亲灯笼
挡不住,暖香坞的温香
经过蓼风轩,依然飘入藕香榭
一颗稚嫩脆弱的少女心
体会过太多世态冷暖
面对无数死结,无力拆解
逃避可能是最好结果
画中禅
文/张立肖
闪现出一丝灵动,似在清冷
中跳跃的温柔,层层浸染
在浮云下随着月光流动,每个曲线边缘
都充满痴想的诱惑
匆匆忆年,忧愁自眉梢溜去
一缕青丝拂尘,点睛之笔如踏雪金莲,在想
在空色中划出天地,在天地间
变作一道星陨
叠云听任季风,时间与目光瞬间凝聚
恍惚的,偷窥的,硕大的
众山伸长头颅,直到
穿透起落的云纱,一名禅僧手持大锤
重重地敲在晨钟上
画中禅
文/刘鸣利
把情融在墨里
墨色也煽情
把心画在纸上
纸就通灵
有人作画
把自己画进去
有人读画
把自己读出来
这张什么也没有的纸
容得下任何事物
面对一张宣纸
别说色,别说空
画中禅
文/小陈
杏黄的床幔温馨
杏黄的衣衫温和
火红的栏杆隔开了
苍绿的世界
无需任何一个楷字
就写意了不容侵袭的寂寞
不必刻画神情凝重
不必形容眼眸清冽
只一眼就感悟了相近的灵魂
不分时空 碰撞在心底
懂了的都不用说出来
一说就错
画中禅
文/李吉伟
一幅图画
或是山水,或是人物
总有意境贯穿其中
写意人生画外传音
画虽无言
却在笔锋里传神
读懂了画里故事
你便悟出了
禅的境界
画中禅
文/孟胜利
世界或大或小,一个人的天地
来临于心,境界的高度
取决于一个人的品味。人生
因读书而辽阔。她的星辰
是一方书香的世界。她的眸子
闪闪,闪烁着平和的光芒
自然,自乐,感念众生的慈悲
为明天的幸福,去坚守
人性的大美一一
仿佛是书香的世界,沧桑的过往
警示了她,明示了她,她说
读书真好!不读书的人
有多悲哀,那生活多么狭窄
她看见了光
书的力量,透彻纸背,穿透花窗
像一阵初夏的风,惊扰了谁
画中禅
文/陈静勉
出身权贵画家才,
盛世风光笔下来。
友朋姊妹别春去,
青佛孤灯徒自哀。
七绝.画中禅
文/高山峻岭
宁家娇女孤怜妹
寄养观园借惠恩
看破红尘成已梦
玉清冰洁入空门
七律·画中禅
文/一路阳光
峨眉粉黛惹人怜,妙玉埋名秀丽媛。
不享人间烟火味,只读古刹易经篇。
钟楼一梦纷纷泪,鼓院三生泣泣残。
难解红尘春暖日,幽思夜想胜冬寒。
七绝·画中禅
文/素君
三春过后叹繁华,卸尽浓妆迎晚霞。
自此青灯常相伴,缁衣拜佛是为家。
画中禅
文/甄友军
用小桥流水清洗画笔
在千里关山铺满宣纸
借唐宋的一抹夕阳,涂点红色
舀一勺银色的月光,洒向画外
手指的力道,拖细了青春
不知道空灵的种子,还要发芽多久?
名利始终坚守着制高点
导致一场喜怒哀乐,席卷而来
搁下笔,才知道
春夏秋冬都在参悟 禅语
倒不如边画边看,顺其自然
画中禅
文/扬眉
绝情实应寡情伤,
弱女无傍当自强。
遁入空门逃乱世,
青灯黄卷写寒凉。
画中禅
文/张军朝
身外的,随他去
雕琢,放飞
精神大厦
画笔有点笨拙
构筑不好
也许,也许只有书卷
稍为接近,但是
别人的,怎好
去搭建自己的窝
自然的料子最为踏实
砌一座家舍
没有春夏秋冬
不知还有风风雨雨
画中禅
文/李英发
执一管毛笔
画一幅春天
把世界关在门外
把爱恨倾注笔端
水墨丹青
是流动的岁月
浓浓淡淡
是心底泛起的波澜
少女的羞涩
难与人言
只好把青春和过往
都交给春天
香炉袅袅
木桌淡淡
一捧绿色的叶子
扇去了从前
满腹的心事
谁能知晓
负心的人儿
是否能参透画里的禅
点绛唇•画中禅
文/吴会茹
粉靥红妆。身如弱柳东风妒。墨华几许。直欲留春驻。
画遍流年,无寄禅心处。人自苦。若风漂絮。皆化尘烟去。
七律·画中婵(新韵)
文/兰庆宣
纵有凝妆翠满身,谁知秀户可怜人。
芳华落落丹青笔,冷漠森森侯第门。
大厦巢倾风舞骤,红楼梦断雨潇淋。
缁衣粉面空韶色,独卧禅灯古寺深。
画中禅
文/乔安娜
橘黄帐幔下橘色裙摆
本浪漫温馨环境
端庄女子款款提笔来
红色桌框樱桃嘴
腹有诗书气自华也
执笔作诗绘画
抒写胸中万千感慨
泼墨山水人物
找不准角色
一腔诚挚换不来那抹怜爱
墨绿色缀点画中颜色
那是生命的象征
满眼韶华书丹青
却留
一纸空白
感怀
画中禅(一)
文/马连山
红楼作画传天涯,泼墨逼真现艳葩。
建邺金钗超古美,京城玉女过新暇。
惜春出道缘何故,秀色隐居做禅花。
手捧梵经思藕榭,心飞国府梦回家。
画中禅(二)
文/马连山
红楼学会聚红楼,细探深究犯古愁。
黛玉葬花吟绝诵,惜春出道念经轴。
观园笙乐闻天籁,国府编钟舞秀绸。
名著留今无创越,雪芹隽笔耀冬秋。
画中禅
文/冰雪
无论是诗还是画
都包涵着作者的情
总有不同的故事贯穿其中,画虽无音,却脉脉含情
画里画外,传寄流露画
的心骨
红楼画笔泼洒灵感的线条美
翻飞的丝带衬托着杏眼
柳眉
粉面桃腮悬挂着愁容
残荷清露滴下一池幽怨叹息
画是作者,作者是画
美好的一幅画,画中添滿禅意,对佛表忠心
只怜惜,芳华碧玉躯体
化成冰冷的雪
孤月,诗画,禅伴星辰
画中禅
文/邢俊江
檀香袅袅
素手纤纤
铺一张宣纸
画笔在手
蘸一笔春风的浓墨
该怎样落笔
画一张雨打芭蕉
还是西窗剪烛
画春色满园
还是西风瘦菊
愁绪满胸笔难落
心事满怀话难书
倒不如留素纸一张
任凭禅悟
画中禅
文/刘晓华
谁家少女若天仙,
不喜红尘爱参禅。
胭脂水粉无心戴,
青灯夜读古佛畔。
是非对错后世说,
悲欢离合总是缘。
今观你入他人画,
安知我入谁人眼。
画中禅
文/岳建华
心中悲苦,寄托画中
伏案春夏秋冬
隐身藕香榭,默默无声
最惜春暖花开
笔下大观园,容聚散离合
容一个时代的变迁
荣华富贵,皆过往云烟
青灯古佛,怎一个“禅”字了得
看风云变幻,家道中落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只可惜,
终流落街头,乞讨为生
画中禅
文/刘巨星
薄薄的一张纸,蕴藏万物大千
笔墨呈现三分灵动
笔下的美人呼之欲出
透过淡墨,听得见怦怦心跳
纤纤玉指和一根笔管
支撑起瘦瘦的灵魂
作画的人也曾来自画中
离开古典,却离不开纸上的墨痕
出画入画,身影更加单薄
三声鸡叫
圈定这个女人的一生
她铺大地当纸,蘸云霞作墨
不需要更多色彩
只愿为我画出淡若清风的自己
画中禅
文/陈晔
不想入画,却在画中
挥毫弄笔,心装一方山水
立冬在即
该放下花红,为心爱的人
包一顿荠菜馅饺子
从赵州梨花林出来
停住头村下过河的女儿们
锄头换了画笔
梨花还是梨花
立冬后,雪花是冬天的梨花
给我们出路的那些人
吐梨花于纸上,成中国意境
浓墨重彩,云淡风轻
画上的故乡大地
走着梨乡的花言巧语
我最懂故乡了
我更知道——
远离你,靠近你,都是一种美丽
画中蝉
文/李占民
是心灵的艺术
因为生活表达自然
还是童年的梦
把我拉回到小河岸边
蝉声伴我走过夏天的寂寞
小伙伴也因它的悲戚
在篝火面前心欢
那个年代
蝉鸣不是迷人的曲
只是一顿解馋
尽管它凄惨的鸣叫
在火光中静止
它依然是一道美味晚餐
如今回忆
总为那种血腥作呕
其实蝉同蝴蝶一样命短
那就让我们赎罪
为曾经作践的生命
绣一幅画卷
作为永恒纪念
画中禅
文/霍拴吉
半卷的珠帘
洒落下细碎的暖
皓腕纤笔
濡染出五彩的斑斓
花样年华,本该描眉画眼
却偏偏与丹青为伴
深居简出,用手中的调色板
编织梦的彩虹,心中漾着的是不变的春天
风雨袭来,没有一丝情面
模糊了姹紫嫣红
刹那间满眼的凌乱
懦弱、孤独摇曳的是无助的不安
无边春色幻化成青灯古佛的枯黄经卷
画中禅
文/李芳
纤手执毫
一笔一笔,把自己的
前世今生
娓娓勾勒于宣纸之上
方寸之间,朝露夕阳
渔舟唱晚,高山流水
春华秋实,皆有色有声
如果,在C位
描摹出一个丽人影像呢
一定温润贤淑
汲水于盈盈目
眼波流转处
尽是朝阳
画中禅
文/薛茫茫
轻拈画笔,何处落墨
窗外,蝉声沉浮
凝眸蹙眉,步摇也止息了脚步
听秋虫,在月下呢哝
藜草依依,用纤指相互摩挲,脊背的微寒
茶香凫凫,温润了纱幔
青扇微摇,把悠远的心事浮起
思绪隐在月影中,随风游弋
丝丝禅语
在夜空,在暖坞
飘绕,回旋
又赶在清风之末,遁入蝉翼
心,已空如宣纸
你举起的画笔
又向何处着色
画中禅
文/引力秋
秋的尽头,是我的思念
我捧起金黄金黄的花瓣
把它紧紧地贴在鼻尖
深深地呼吸这沁人心脾的清香
我只想沉醉在这片花海里
犹如梵高的向日葵
每朵花像燃烧的火焰
整幅画犹如燃遍画布的火焰
那是狂热般的生命激情在尽情绽放
画中禅
文/王敬德
画中禅
是心中净
是不计名利
是目中空空
是知足常乐
是看谈人生
禅的最高境界
是归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