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韩露)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 “四场硬仗”“六大行动”“四项工程”,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具有洛宁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2019年5月9日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今年以来,洛宁县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紧盯完成剩余减贫任务和巩固脱贫成果两个方面,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持续发力,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质量进一步提升。
2020年11月6日,洛阳市人民政府举行河南省洛阳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洛宁专场。参加发布会的领导有洛宁县委副书记、县长周东柯;洛宁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宏峰;洛宁县扶贫办副主任张丽芳;洛阳市接待办派驻马店镇上窑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一帆;洛宁县河底镇基层扶贫干部代表郭银涛。周东柯县长向大家重点介绍洛宁县脱贫攻坚总体工作情况。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洛宁县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把促进群众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强化政策引导,大力实施金果、金鸡、金牛、金叶、金融“五金”产业扶贫, 引导帮助贫困群众种上“摇钱树”,鼓起“钱袋子”。打造了“上戈苹果”“马店金珠沙梨”“德青源鸡蛋”“崤山牌烟叶”“科尔沁肉牛”等一批特色品牌,实现了所有贫困户产业项目全覆盖,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586元增加到2019年的14455元。洛宁品牌农业带贫模式被列入全省“十大带贫模式”得到广泛推广;2019年9月24日,省委书记王国生莅临洛宁调研,对产业扶贫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一、“金鸡”唱响“脱贫曲”。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资产收益性扶贫试点,以PPP模式与北京德青源公司合作实施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投资7.43亿元建设金鸡扶贫产业园,年产值14.2亿元。“金鸡扶贫”模式赢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肯定,并在2017年《中办通讯(第9期)》上刊发。
二、“金果”撑起“大产业”。洛宁地处北纬34度水果适生带,是“国家无公害水果基地县”,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将苹果、金珠沙梨、核桃作为林果业发展重点,先后引进全球最大的浓缩果汁生产商海升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实施了总投资5.2亿元的海升现代果业示范园区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豫西苹果谷沟域经济示范带、马店金珠沙梨沟域经济示范带。
三、“金牛”拓宽“致富路”。洛宁是全国肉牛主产县之一,山区群众养牛传统由来已久,我们因势利导,对自身有发展能力、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给予每户1万元以内的资金扶持。同时,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引进了科尔沁、三阳等畜牧龙头企业,开启“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养殖新途径,通过代养帮扶、贫困户抱团发展、提供秸秆等生产资料的多种形式,促进贫困户增收。
四、“金叶”铺就“幸福田”。洛宁是全国烟叶种植最佳适宜区、是河南省烟叶生产先进县、全省优质烟叶生产大县,对贫困户制定扶持政策,从烟田起垄、烟苗移栽、地膜、滴灌到收购,都有帮扶补贴,通过合同计划扶持、保险扶持、生产扶持,不断扩大贫困户种烟的覆盖面,全县贫困户种烟面积2.3万亩,带动贫困户3211户,年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
五、“金融”汇聚“源头水”。完善金融服务、信用评价、风险防控、产业支撑 “四大体系”,设立县金融服务中心1个、乡金融服务站16个、村金融服务部380个,在小额扶贫信贷、精准扶贫企业贷基础上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实现“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目前,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03亿元,户贷率29.6%,发放扶贫再贷款4.45亿元、精准扶贫企业贷款3600万元。
洛宁虽然摘帽了,但我们深知脱贫不是终点站,追求美好生活才是永远的进行时。洛宁县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发扬“不破楼兰终不还,坚决打赢攻坚战”的脱贫精神,持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加大产业扶贫力度,让脱贫成色更足、让小康底色更亮,坚决打好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收官战,向上级党组织和52万洛宁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责任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