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杂谈之八十八】”老乡情”(第五篇) 借 钱 (上)
胡必辉/文
借 钱(上)
2013年暮春的一天晚上七时许,广东省东莞市C镇某大型私营企业行政部一位叫施敏的行政专员提着一大包东西来到他的顶头上司、提拔他的老乡张主任宿舍:“主任,吃了没?”“哦,小施来了,我吃了,你吃了没?坐吧,有事吗?”老张这两天在感冒,正躺在床上,见有人来了,便从床上爬了起来,给小施泡茶。“谢谢主任,我吃了,听说你生病了?没时间来看看你。”“谢谢,现在好多了!”“喏,主任,”小施放下手中的东西:“从老家带了些土产给你,嘿嘿,不成敬意!”“哎呀,都是老乡,不要客气,有啥事你就直说吧,只要我能办到的!”“那我就不客气了,嘿嘿!”“你说你说!”“是这样,家里发生了点麻烦事,你是我的领导,又是老乡,我想只有请你帮忙了!”“你说吧,啥事,看看你,别呑呑吐吐的!”老张笑了。“我老婆今天到医院检查说是患了乳腺癌晚期,怕是没得救了。”小施哭丧着脸,“真的吗?确认了?”“是。”“在哪个医院住院?我明天去看看。”“在常平镇医院,还没办手续呢。”“怎么,没住院呀?”“没钱交住院押金呢,这不,没办法,我只有到你这里求救了!”“要多少押金呀?”“一万。”“不够吗?”“我卡上还不到五千呢!”“你要借多少?”“能借我五千吗?这个月发薪还你一半,下个月再还你一半,好吗!”“现在就要?”“我今夜就要赶到医院去,我老婆住不上院在医院门口的长椅子上靠着,等我呢!”“可怜。。。这么急,怎么不早说呢!好吧,我现在就同你去银行取吧!”因为是安徽老乡,又是自己的下属,张主任顾不得头脑昏沉沉的,赶紧掀开毛毯下床,去衣柜里取了银行卡同小施一起走了。

【人性杂谈之八十九】"老乡情”(第五篇)借 钱(下)
胡必辉/文
借 钱(下)
八点二十分,小施拿着老张的五千块钱,同老张告别后又在一个水果店买了两斤苹果、两斤香蕉,来到同是老乡、人资部专员小田的宿舍里,像在老张家里上演的那出戏一样重演了一场,于是他又从安徽老乡小田那里拿到三千块钱。
九点差十分,小施又从小田家钻出来,同样买了几斤水果,又钻进了同样是老乡在公司当保安的小黎家,重复上演前两场的戏。。。。。。
次日清晨,员工们都陆续到公司饭堂用餐,于是,一伙小施的安徽老乡谈起了小施的事,都说小施昨夜到自己这里借了钱,有两三千的,有三五百的,这么一凑合,约有两万多块钱,可是没有谁今天早上看到过小施,于是大家慌了,意识到上了当,于是多数人饭也没吃完,相约一起跑去小施的出租屋看看,这一看不打紧,小施家铁将军把门,于是找来女房东一问,说是他们家昨天深夜就搬走了,连夜开车走的。至此,大家才后悔不已。有人找到人事课查档案,打电话,对方说自己一直在家里种田,要么是他那位不要脸的哥哥,因为在家里坑蒙拐骗害人呆不下,只好偷了他的身份证跑了。原来,连身份证也是小施弟弟的,亏这些年大家都把他当最好的老乡,唉,上当了!
小施的事并非偶然,在整个东莞仍至全广东,甚至全国各省,类似情况并不少见,捞一把就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已经是许多打工者利用人们深信是老乡、老同事、老同学、老上下级、远房亲戚就可以放心这一心理到处骗人害人,趁机借以自己发财致富的拿手好戏!
许多人认为,中国就是一个讲人情面目的社会,然而他们在沒上当之前并不相信事实:金钱早已经统治了许多利欲薰心人的这一切,只要给钱,娘都可以卖!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作者 简 介:
胡必辉,笔名(昵称)月光曲,国家干部,吉安市作家协会作家,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男,汉族,高中文化,江西省吉安市人,家住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吉州南大道华厦金水湾一栋一单元1801房。手机15279680075。微信号hUbh0130。擅长写作、书法、绘画、作曲、文秘、中草医、逻辑推理、乐器演奏等。曾先后在吉安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吉安地区森林工业局、广东东莞勤上公司任职。
自2013年开始写作,曾先后著书《痕》、《城南夜话》、《南苑风》、《人性杂谈》、《被扭曲的灵魂》、《山溪水》、《美丽的故乡一吉安》、《往事》、《百味草堂》等文集,并写有杂文一万余篇,作曲一百余首,绘画一百余幅。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