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
文/常工
第七十章 会务工作无小事

2003年1月19日,季节已临近大寒,俗话说:“三九四九,打骂不走”。北方的冬季,大寒时节是最冷的,户外气温零下二十多度,说话时都能看到白色的哈气,可是,在宾馆贵宾楼的大厅里,确是春意盎然,鲜花锦簇。政协委员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商议家乡发展大计。趁着委员陆续前来报到,我来到大会报到处,与前来报到的委员交谈,部分委员我比较熟悉,对那些陌生的委员,我主动向他们介绍自己,彼此之间增进了解。午餐期间,我到各个餐厅、餐桌,征求大家的意见,既要做到让大家吃饱,更要让大家吃好。 吃过午饭后,我来到大会宣传组,与新闻媒体的领导和记者磋商新闻报道事宜,征求媒体工作者对服务工作还有哪些要求,向他们保证传送稿件用车优先安排。下午四时,市政协第十一届第一次会议预备会议在市宾馆礼堂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本次会议的各项草案,通过了会议议程和大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T主席在预备会议上强调了大会纪律,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我期待着明天的大会顺利召开。

1月20日上午8:30分,优扬雄壮的国歌旋律在宾馆礼堂奏响,市政协第十一届第一次会议开幕。今天的会议是听取审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市政协第十届第五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报告,大会结束后,举行分组讨论。我所在的讨论组是中共界别,市政协共分十六个界别,我陪同市委F书记先后到两个界别小组参加讨论,听取意见建议,与委员共商大计。在下午的分组讨论时,我先后到六个界别小组,一是看望委员,加深了解。二是征求委员意见,确保大会圆满成功。我深入到各讨论组了解到,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很高,一些委员在讨论间隙还在抓紧修改提案,我为他(她)们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的积极性感到由衷的自豪。
晚饭后,我应邀前往电视台审查政协大会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忙了一天,为了在新闻时间高标准、高质量的准时播出,晚上六点多了,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我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我跟他们讲:“同志们如果没有时间到宾馆用餐,你们就买点夜宵,费用我为你们承担。”审查完新闻报道,我返回宾馆,大会宣传组的几位同事正在制作大会宣传版,我协助他们把市级四个班子参会领导同志的图片排序安排好之后。我回到大会秘书处,T主席和几位副主席在等我,商定明天大会后新闻采访人员安排情况。我把接受采访的五名委员以及每名委员所要讲的侧重点,逐一做了汇报。T主席对我的安排表示赞同,我告诉T主席,明天大会召开之前,我把新闻采访人员名单交给新闻媒体的记者,安排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此事。

1月22日下午,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大会,这次会议主要议程是选举、通过大会决议。十一届市政协共有212名委员,这次到会委员196名,我获得196票,全票当选第十一届市政协秘书长。经市委任命,我担任中共双辽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由市委办公室到市政协,我面临的不仅是工作性质的转变,而是角色的转变,由为制定决策服务转变为参与协调指导协商监督工作,我有信心尽快适应政协工作。
(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张晓元,(网名、常工),男,汉族,《中国长江文学社》驻会诗人,秘书长。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吉林省双辽市人,1972下乡插队,2015退休。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养成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