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当代诗人诗观大联展(摘选)
编者按:
这是十年前中诗网的一次活动我留下的文本,是当时的诗友清泉先生发起的一个诗观大联展活动,活动一发起,有很多热爱诗歌的朋友积极参与,跟帖,发表自己对诗歌的创作的看法。活动比较成功,现将当年中诗网千余人的诗观选87篇,在“都市头条”从新整理展示,以供更多的诗歌爱好者创作参考。
1.静川:
我觉得诗歌创作不需要一味地挖掘语言,好的作品绝不是取决于高深的语言技法。写诗本来是一种心灵与情感的自由宣泄,我主张诗歌的语言朴实易懂,奇异的句子让读者边读边猜感觉很累,创作与阅读不应该产生很大的差距。一首诗的诞生只有三层架构:具象、意象和意境。另外就是少用形容词,用动词修饰名词,我感觉诗会更鲜活。诗歌要想拥有自己的读者市场,语言的定位值得深思。
2.包尔尘:
生活很饿,诗可以充饥。
3.罗永德:
诗歌现在的状态,我个人认为是很正常的,没有那些年的喧嚣。还有,诗歌作者和读者的分化,是由于现在的文化样式多了,途径多了,媒介多了的原因,不能划一。
先抛一块砖。
4.蔡德如:
即使是大家都喜欢的唐诗宋曲,我坚信流传下来的也只是极少数。就是说现在诗歌界鱼龙混杂和好劣并存的现象很正常。
现在的诗缺少读者,是因为好诗太少。只有通过各诗刊编辑们的引导,这种情况才会慢慢有所改变。
诗观:让情感自然地流淌,先写出诗味,再写出意境。诗可以没有尾韵,但一定要有内韵。
5.龚卫华:
诗歌决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当今社会有许多所谓的诗人,只是把几句话,简单地排列成几行,就以为是诗了。诗歌应该是作者通过物象精心营造的一种意境与画面。严格的意义说,诗在画外中!
唐诗宋词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年,我认为首先在于能够适应社会大众的传颂之外,更主要的是在诗词中能够得到读者所能感受到的画面;同时,更多采用当时社会的通行语言。
当然,我也很反对那种教条主义者,为了能够符合诗词规律,生拉硬扯地作“诗”填“词”。翻开唐诗宋词哪个文学大家没有出律的作品?而他的传世之作,何尝不是符合人们传唱之规律?
6.钟生钦:
昨夜一梦:诗说/我让冬天安静/春天盎然/夏天热烈/秋天丰腴
诗说/我让大地受孕/泥土发芽/石头开花/草木挂果
诗又说/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诗/是/诗
7.蓝野牧人:
诗歌终将是最美的东西!尽管目前被排挤到了边缘的边缘,但生活始终是存在的,那么,在没有缺少的“土壤上”,诗歌会成长起来的,终将!然而,诗歌自身在成长中,也须得诗人们好好扶植才是,不要拿简单的分段、分行糟蹋了诗魂!
8.冬箫:
诗歌是另一种生活方式
9.杨选兴:
新古体诗大有可为(为文章标题)。
笔者的七言新古体诗主要特点如下
1.每首八句;2.每句七个字; 3.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韵,诗韵参照2005年8月广东中华诗词学会编制出版的《中华新韵府》;4.诗句尽量采用意象对偶,不拘平,仅要求在词性上相对应。5.奇数句末字为仄声,偶数句末用平声,其他字则不拘平仄。
10.赵福治:
诗是行走的思想(或灵魂)!
11.朱枫:
我的诗观:诗是语言的艺术,它首先是审美的。诗是外在世界进入内心世界的艺术再造,它不是生活的还原。
12.沙果:
诗者,仁心。
13.江志剑:
我的诗观:诗以言志、诗以抒情,写诗首先要有真情实感;其次要让人看得懂、要有市场意识。
14.烽火诗歌:
随笔断想:诗歌的天空/已没有了雄鹰飞翔/因为黑心的枪口/忌妒远征的翅膀/我将明天的希望/寄托给嘹亮的歌喉/但稚嫩的百灵/无法穿越诗国的荒凉/如过前面的路上/你意外地/拾起一支断翼/请你仔细查阅呵/上面一定刻着/一位诗人的绝唱
15.晴宝儿:
晴宝儿诗观:诗是灵性之笔,诗为心声诗亦情至,诗品即人品。
16.七月湖:
现代新诗发展和意境创作意识:
现代新诗发展和意境创作意识,招惹了无数青年人的青睐。有人称它第三代、第四代,也有叫他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主要原因有形势被迫潮流要求,有多元化潜在意识反映。有深层次意境朦胧回味。时代不同了,群象体纵拥而出。不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诗人求的真谛就是快餐美味,虽然有许多人对此嗤之一鼻,也有出现看诗没有写诗人多的说法,但现在看来,新老诗人交替慢慢融汇一体了。
新诗有它继承古典意识清新一面,也有包涵意蕴深远的长处。又是追随时代艺术革新的步伐,努力开拓缤纷多彩新的领域。仔细观察,新诗发展突破了情景交融的能动性,也发挥了主观创作意识的潜在能量。虽然情景交融逐渐开拓,坦露直白逐渐隐缩,主观的能动作用和感情越来越跌宕跃居首位。但它悔涩、看不懂,跳跃节奏快,是事而非……的说法照常出现”它有它倾向于感情的怀抱。对于自然与社会景物,不惜部分地适度变形,以增加情思深度和容量。突破了情景交融的单一画面,采用的抒发更为复杂多种多样的意境。
可是,在视觉上感受最深的,必须是揉合迸进音乐流动美和象征色彩。用语言组合心灵乐曲来回答,融绘一幅宏伟雄壮的蓝图。诗,从来是流盛民间音乐,它具有“取乐于民,歌唱与民”的先声。但在突发节奏上和抒情韵律之外,还必须保持紧扣内心感情的起伏跌宕,流动内在诗韵的旋律。这内在感情,必然与意境创造有机部分相结合,对诗人幻感震荡与变化进行生动显象和录音,进而深刻刻化其含意悠远的象征和色彩音韵。我们从一开始在一些散落的诗文中可以看到,有摇曳多姿的诗草,采撷的是不受形式单一格调的限制和约束,可以直接接触抒情不受拘束少扣心弦的腥味。
当物质与精神发展到一定深度时,你就会发现要极力突破一点险阻和不公现象,冲破田园牧歌宁静,就必须轰轰烈烈投入时代的旋穴,象黄河独狂嚣叫的暴吼,象相互交替的合唱热烈展开。作为时代先声与历史明鉴,诗不囿于自然景物,而自由地概括生活细节以至内在思索,从多种角度和各个理念增强情理相生、意境和谐的艺术表现,以构成广阔而又精微的立体世界。
加强诗的内在连系,主张排除一切形式格调,会显示情绪嚣涨,这是艺术发展的一个自然趋势。也是长期以来陷于对西方诗歌模拟,完全忽视民族语言的特质与视觉形象的基础。弄得恍惚迷离难以捉摸的根本。当然,有些优秀诗作,在意境创造上,以视觉形象为基础,又自然地回合到句式形象格律,努力加强内在顿挫回环调子,使抒情流动连绵发展,并获得象征意义延伸和升华,这是值得肯定的纵横和方向。
美在流动,也是诗的意境不能干涸。在今天,它作为时代想象力和情感存在意识,要贮存到时代和现实人生的洪流中去,更大的从单一画面,开始通过心灵折射,转化为诗歌屏幕连动轴转,着重地表现启合和暗示的能动作用。就会一步一步地导向充满象征意义深博智慧诗意中去!
17.七月湖:
诗是赖以生命生存的土地。
18.元业:
把生活真实的一面、奇妙的一面、感人的一面灵性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我诗歌的观点。
19.尹宏灯:
用心爱人!用心写诗! 诗歌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灵魂的追求和安慰!提倡精炼、干净、朴素化诗歌写作,让诗歌呈现其内在的厚重和疼痛感!
21.重庆紫衣:
从词语出发,抵达生活本身。
22.王祥康:
诗歌是流自心底的清泉,又是养在内心的灯盏,它内敛、简约、灵动、温暖,闪烁人性的微光,洞见生活的隐秘。
好的诗歌一定能慰藉心灵,抚慰伤口,唤醒悲悯情怀和生命意识。
23.苍海一吟:
其景,滴水成影;其情,自然流露;兴之所至,偶然而为!
24.童天鉴日:“我手写我心”还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诗歌还是很私人化的东西,并且以其丰富的私人化内涵,来反向抵达更为深刻的公众外延。
25.梁树春:
用象、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26.风中来:
诗,从古到今,她都是文字的闪光点,是洁净的灵魂,是生活的浓缩液,是精神必不可少的食粮。
27.刘聪美:
诗歌是用韵律创造思想的语言艺术。诗歌,是心灵一边表达思想一边给思想谱上乐谱,是思想与韵律和谐的结合体。
俗话说:无韵不成诗。
28.久栗:
当今诗坛英雄太多!我是瞻仰英雄的那个人!
29.陈毅功:
诗是字的音乐、心的舞蹈、灵魂的歌唱。
诗分五品:神品、极品、上品、中品、下品。真正的诗歌,有如有限接近无限,个体感悟万物,卑微显现博大,瞬间完成永恒。
诗境是一种自由的仙境,一种顿悟的禅境,一种精神贵族的审美胜境。
诗既要有纵的继承,也得有横的移植,“藏深思于语言之中,发天趣于摸题之外”,外形凝练,内蕴深永;不论新诗旧诗,这应是诗的本来面目。诗的张力或内力,便如高僧悟觉,全靠苦心修来。
30.连群:
诗歌应以明快为前题去写,多数人能看懂,易记忆,易上口,便於流行才好,詩写得像天書,看不懂就没有人看了。就难以发展。
31.东广建:
诗的思想是生活,诗的形式无所谓,诗的语言是梦语。
32.淡墨水韵中级会员:
诗歌是思想、是灵魂,也是人生观。
33.叶晓霏:
诗是灵魂深处的自白书。
34.feiyin911:
诗歌是丰富的感情,简练的表达,是感情的流露
35.河湟浪:
诗歌是灵魂的家园。
36.梦回楼兰:
有激情就有艺术,有灵感就有创造,没有内涵的诗就像白开水,更不要像歌星写专辑,千篇一律,那是在倒砖块,多而不精,实属文学艺术的垃圾。
37.清泉:
一、当代诗歌应包括的种类:1.当今一般读者公认的现代诗;2.当代人们依据或学习传统形式所写的规范诗词或非规范的拟形新体;3.歌词。
二、当代优秀诗歌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应具备的要素:1.内容方面:深刻、新颖,时代感强,能在较多的读者中引起共鸣,具有积极向上的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2.形式方面:(1)现代诗:要有传统中国诗歌的遗传基因,结构讲究,句式相对整齐,讲究修辞,用词精练,诗句形象生动、读之上口、节奏感强、押韵、具有音乐美。(2)规范的诗词,要符合传统诗词中绝句、律诗、词形式的有关要求;拟形新体的,要么标出拟形新体[如:七律(拟形新体)],要么不要标诗词格律的名称,权作现代诗的一种特殊形式。(3)歌词:符合现代诗的一般要求,结构、句式、押韵更讲究,有利于谱曲传唱。
三、当代诗歌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文化地位:当代诗歌作为一种文本文学,总体的作用和地位,在传媒形式多元化的今天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不过其内部的情形是不平衡的。歌词,特别是名歌或流行歌曲的歌词,作用及影响最大;大、中学生最喜爱,有的相互传抄歌唱,甚至影响到思想。诗词及其拟形新体,因其短小易记和传统的固有情调而仍受不少诗人和一般读者的欢迎。而现代体诗更多的应是在今天网络时代庞大的写诗圈中活跃和产生共鸣,产量极大,但一般的非诗人读者感兴趣的不太多。
四、未来:当代诗歌的发展,从历史的长河看,不应悲观。几百年后,假若后人学习前人,选一本《中华新诗三百首》,肯定也会像《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一样受世人欢迎。
38.天成:
诗是内心的独白,源自生活,高过生活。
诗是情感的宣泄,基于现实,超越现实。
39.山之夫:
诗是诗人孤灯寒夜的咏唱,又是千百万读者心灵的回声。
40.逍遥居士:
中国是诗之国度,有诗以来,不乏“诗观”“词话”,可惜迄今尚无诗学。
41.快乐超人:
诗歌是一种内心独白,也是一种音乐载体。诗歌是跳跃的语言,闪烁着情感和智慧。诗歌的作用在于感召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诗歌倘若徘徊于诗人之间,这是练笔。诗歌倘若谱成歌曲,在大众间传唱,这是成绩。诗歌需要成长的沃土,泥沙俱下时,才有真金在其中。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名诗,仅是沧海一粟。不要寄望于每写一首诗,就是名诗。但每首诗,对于诗人而言,都是珍珠。
42.心蝶:
抓住情感爆发的瞬间,抽离。凝聚一种火花,留下层层空白。
43.微笑如花儿般绽放:
诗,是最美的文字。
诗堪比花,有如牡丹之丰饶,有若兰蕙之幽雅,有樱花之灿烂,有桃之夭夭,也有似路边的马兰,不妖不扰,自在随风招摇。诗可分婉约,豪放。且不说李杜诗不分伯仲,凡有流传的诗词,自有各自的独到之处。
写诗的,如果纯粹只是写诗,而不是趋于名利,创作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幸福的过程。
悲哀的是,许是这个竞争的社会给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打上了竞争的烙印,诗歌,也被分了三六九等。于是,未入流的诗作者就郁闷了。
可是,如果想开了,千年才出个李杜,百年来,也就只有雨巷和康桥在口口相传,做个默默的写诗人,自己开心,足矣。
因为没有企图,没有奢求,好像一种爱情,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我对于诗歌,也是如此。有则写之,无不强求。一首诗,不求写得最好,只求抒发一时的情感,所以,很快乐。
……
44.情长:
诗出于手动于心生于情!
45.河东:
诗是文化的一种载体,特别是在中国,我们没有理由抛弃。
写下去,写下去,写出生命的卑琐与坚毅。
46.黄海卿:
诗人的足迹在大地,诗人的眼光在云端!
47.王建民:
诗品与人品是同步的,为此,我一直在做人上下功夫。这个“功夫”就是超凡脱俗,直至悟出真道。无奈,总也超脱不净;故而,道自然不会悟得太真。所以,尽是些雕虫小技。愿以诗为媒,与诗友共勉。
48.无人野渡:
诗歌创作实践着让生活小鸭变天鹅的传说。
诗歌除了最突出的抒情性以外,应该让诗意诗境诗语诗美等得到综合体现。
1、诗意:作者对某事物某景象某理念等等的发现、挖掘,颇新奇独特、超凡脱俗、精巧瑰丽,如果达到人之未见、人之未想、人欲达而未能,更是难得。
2、诗境:用以揭示和表现诗意的可见或可想可感触的景象。它既可以实、也可以虚。当然虚构也不是完全脱离生活实际经验的。
3、诗语:精美精巧、朗朗上口、具有音乐节奏感,能够帮助提振诗意诗境的升华体现。新诗也要注意诗句的字词声调变化组合,即几个音节间高低起伏升降(抒情性的文学作品尤其应该讲究。一个句子只有一个声调,即便没有语病,也显得难听。何况诗歌?)应该避免直白、啰嗦、污言秽语,即应该简约雅致、形象生动、自然天成。诗语还应该包括具有在全诗中起到点睛之笔作用的诗句与词语。
4、诗美:通过诗意诗境诗语的综合作用产生效果,有整体的、也有局部的、还有句词的(三者未必能够一起实现)。
总之,没有诗歌特性,不能算诗歌;诗歌特性不突出,不能算好诗歌。
49.周洪明:
不迷信权威,不妄自菲薄,不故弄玄虚。
50.陈智泉:
好诗韵味依依,庸诗一览无余。
51.漆明:
诗应该是生活的诗,关注了生活才能被关注。
52.李锦恒:
诗歌,是情感的一种倾诉,在充满人性的河流中流动。
53.杜铁林:
诗歌要有激情,要感染读者,作者不要自鸣得意!
54.梁文卿:
诗脱离了生活,也就失去了其价值。很不欣赏无病呻吟之作。
55.摭年:
有感“白话自由体”(摘要)
……当今诗歌的确已经开始脱离现实,脱离群众,最重要的是开始脱离能被称为“诗”之最低标准。
在下以为,人与世界万物交流之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有音乐,有美术,有理论,有实践,等等,音乐从听觉,美术从视觉,理论、实践可以从创造,而诸多方式方法无一利外发源于思考,而思考所流露形式又因人而异,而各种形式之表达手段,无外乎最初皆先以语言和文字。而语言文字功能强大,包罗天文地理、古来今去,而在滚滚潮流和文明创造当中始终不可缺少先进思想指导理论来实践创造,那么,哲学便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之主导,而表达哲理和思想之方法和手段之一,便是诗歌,这便是诗歌功能之一。
那么为什么当今诗歌的确已经开始脱离现实,脱离群众,最重要的是开始脱离能被称为“诗”之最低标准了呢?
……因此,诗歌之责任重大,于创作,于欣赏,于觉悟和指导,给时代和历史呈现着一颗宁静的心和高尚。
……诗歌并不一定必然赞美,也不至于一味强调表像美,首先它应当是由感而发,而感则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每一位诗人自身对生活、环境的体会,来源于诗人与外部事物交流的结果,结果又取决于诗人与事物交流之能力高下,诸此类推……
……
另外,我们作为诗歌创作者,不应当只将作品放在诗歌圈内评头论足、界定臧孬,如此这般难免“自我”,诗人之间评来评去,看似高雅,实则寒酸、俗套了,必须敢于携作品置身于广大群众之中,一则摭拾中华文明重新上路,指导大众懂得如何欣赏诗歌艺术,并从中受益,引领群众,携手为共创民族美好未来贡献力量;二则,诗歌创作者作品来源于生活,注定我们都是现实生活中人,不应该将自身从生活划分出去;三来,让作品之生命力体现于广大读者(包括我们自己),而不只局限于“诗界”,被虚荣化、理论化、“自闭”化,走向不归路,最终被后来智者终结。
诗歌,之悲欢离合,诗歌,之跌宕滚亘,“美”字以通之,以蔽之,以赞之,以卑之。
时间,是历史的过滤器,最终一个时代能留下什么,最终便知。
56.白云飘飘:
诗是心灵的歌唱。当然有忧劣之分,我以为要宽容。
57.情巅大僧:
1.诗歌首先要让自己愉悦,然后再让读者愉悦。
2.诗是从心灵的最底层泛起的水泡,所以有人会读不懂你,但这要你的诗是透明,虽然读不懂,但也能感受到你此刻的心境。
3.词语虽是诗歌的外衣,或传统或时尚或简陋,但不能丑陋甚至臭不可闻。
58.木叶香禾:
刚写诗时香禾说: 诗是一盏心灯,举着练米卢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我赞成诗歌创作“功夫在诗之外”的说法,赞同诗的风格应该是主观探索和追求的一种自然流露。
爱诗者与生活之间没有模式可寻,诗是诗者们生活的一种方式和自我展示。
诗歌的标准因时而变,因人而异。
诗歌应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个体体悟的写照。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其内核或许应包括情感情怀、意象的采集以及民族性的思想呈现。
尽力去抒民众需要的情,颂时代需要的歌谣。
即活在当下,写在当下,文本或多或少呈现这个时代赋予爱诗者该有的秉性、血性与该有的尊严。老实沉下去安静耕耘,勿乱自个方阵。莫管外界乱刮的东南西北风,坚持走好自己的路。
开明心境,与时俱进,拿来主义与传承主义并存,否定之否定。自然淡定,努力向前。
59.岐子:
岐子的诗观:诗是记载无形的灵魂于有型,发郁内心,活跃心境,以畅而为诗歌。
60.一十千:
情绪是诗歌内涵的延伸/我亢奋/意境是诗歌风雅的展现/我陶醉。
61.枯禅竹:
雅俗共赏,就是好诗;奇意奇景,就是好句。
62.海珂逸:
诗歌就像一位,让你向着他去,而永远不想让抵达他的人。
63.常建世:
明白如话,内涵无边!
64.未归:
勿因私而脱众,勿因众而随波逐流。诗就是诗,抒发情感,托物言志。
65.大晚:
诗,是歌者心中的郁闷和欢乐!像大米中的酒,需要发酵和酿造。
66.缪立士:
写诗是一种病,诗人是病入膏肓的人,用一个个词语敷伤止血。他的命运早已注定,不在语言中获得新生,便死于诗之荒野。
67.亦然:
诗歌是思想的骨悄然秀拔于生活的水中的仙葩。
68.关山夜雨:
诗歌就像一头糜鹿。
不举什么旗帜,不争什么流派,怎么想怎么来。
69.风荷:
诗歌是夜晚的太阳,从通向未来的地图。
70.yingxiaofengk:
灵感源自现实,诗却远远超越现实,大众化的口语可以叫绕口令或者文字游戏,不可以叫诗。
71.满沟酒仙:
诗歌已不是我们情感的唯一表达方式,但却是唯一可以使情感流芳百世的表达方式。
72.华夏戎狄:
当代自有诗歌,大家囿于诗歌之名,视而不见罢了。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必用当时之语言,佳作迭代,不须忧虑。
查诸汉魏六朝,民歌精彩纷呈。今日之歌曲,亦可采撷焉。
还有戏曲、曲艺,白话新作不少,就是旧作不少也是白话。
前两天和几个小小子儿、小闺女儿去K歌,当时目瞪口呆。旋律百变就不用说了,歌词写得也是出神入化。大家再在“传统”的“新诗”里打转,就”奥特“啦。
73.东北浩:
自然、乐观、不拘形式,崇尚写实,倡导文学的社会责任感。反对语言垃圾和个人情绪化。
74.合心儿:
诗,岁月沉淀的金。
75.塘头路口:
诗是上帝的排泄物
76.释源清:
个体造反先锋与赤裸政治之下:谈诗性的出路
一 缘(略)
二 象
从人类的机械革命以来历程看,我们不难发现,今天大众说津津乐道的文明和发展,无不是充满了血腥、暴力、掠夺、侵占、金钱、政治等等阳谋或阴谋的手段,满足一群或一人之私欲,大踏步地跨向其所宣讲“文明”时代。在整个时代机器的强烈攻势下,我看见生活在今天的大众,不是与时俱进、随波逐流,共创欲望的理想乐园,就是极度的自我造反和赤裸政治造反。虽说这二者在行为行动上都有所不同甚至相悖,但是他们都在为扼杀时代诗性的苦难碉堡大献殷勤,打造出就了今天中国诗坛这个难见心灵、性趣和天地气象的惨淡局面。
经过近几年来的围观,我发现网络的兴起创就了不少于诗歌长河中争流百舸的同时,那些叱咤一时的大腕或集体流派,很快就船沉江底,尸骨无存。就算有些还能听说到的,也只是几个专业研究者评论家和圈子里的遗民悲惨寂寞的凭吊声而已。因为那些个一时追逐他们的人,很快就会发现,在他现在所喜欢的现象里,自己孤独的心灵并没有能够感在他们那里寻求到对话安宁,反而更加的狂躁了。所以当再一个新的理论和现象出现,人们又会一窝蜂一样的扑上去,先前所热捧的思想和理论瞬间通通沉水,彻底抛掉。
面对这样一个绝望而纷乱的诗世界,我所想到的绝不是怎么拯救的问题,而是怎么尽快逃离的问题。
三 景(略)
四 行(略)
77.读书画:
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血肉皆具备/灵魂贯通途
78.柳歌:
诗,用源于内心的真情,点亮生活,温暖世界。。。
79.山村墨人:
山村墨人诗观:以语言求唯美,以意象求意蕴,以个性求突破!
80.柳湖:
把感情和道理表达的优美和深刻
81.王文涛:
真正的诗人应当是假、恶、丑的反对者——他的身上敞开着真、善、美的毛孔,同时密布着对于现实不公的粉刺——他是年轻的、冲动的、激情的、百折不回的坚定的革命者。我们不能要求诗人做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强者,比如军人、政治家或者成功的商人,但他的内心必须是强大的,他要热爱他的选择,并坚决为此奉献。五斗米不可折腰,天下苍生亦不可不顾;田园足以怡情,但不可陶醉自我;诗人不是自恋者,不是愤青,不是书斋中的呆子。只有走完了世界重又走回内心的人才能配得上诗人的称谓。我们不妨对“诗”做一个拆解——诗歌殿堂是言论的寺庙,因此它必须庄重,必须虔诚,必须承担对于更广大的人民的责任,为新生者洗礼,为迷茫者指路,教有愿望者祈祷,让有罪过者忏悔。
82.封尘子:
不知道诗是什么,却离我如此之近。
83.荒叶:
我用诗抚摸生活,生活用诗温暖了世界!
84.寒山石:
我以为,诗是“心灵的舞蹈、思想的体操、情感的喷泉、精神的路标”,写诗必须“围绕一个核心,做到三关四真”。“一个核心”就是“诗中有我”,浸透着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体现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关”就是要“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而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偏狭地去抒写谁也看不懂的个体情感。“四真”即有“真情实感、真积力久、真知灼见、真才实学”。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说诗必须是客观现实与你的心灵击撞拼发的火花,是从自己的胸中流淌到笔端的,“一切诗语皆情语”,不能无病呻吟;所谓“真积力久”,语出《荀子"劝学》:“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就是说要下真功夫、持久地日积月累,“一分神来,九分汗下”(郭沫若);所谓“真知灼见”,就是说要“意必己出”、“意新语工”,抒发出自己独到的思想;所谓“真才实学”,就是要力戒浮躁、力戒浮名,要练就真本事。
85.戴永成:
诗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同步,与生活同根,与灵魂同融,与情感同燃。
86.徐义平:
诗是灵魂的流露,诗是精神的家园!
87.霓菲:
十几年前写诗,总想用最华美的辞藻表达复杂而没有意义的诗,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诗歌,说我的诗歌看不懂,回过头来看,是我自己把诗歌越写越陌生了,把诗歌写狭隘了,让诗歌脱离了人性与生活的本质,只剩下华丽的语言,只剩下虚妄的激情,在一个人的挣扎里无病呻吟,所以,我对以前的诗歌是批判的,包括那些只有自己看得懂的好诗,其实是一个自我的诗人在矫揉造作,在虚构的诗歌中愧对诗歌的桂冠。现在,我想用简单的文字,叙事心中的诗歌,褪去繁华的外衣,裸露诗歌的本质,才是我想要表达灵魂深处的诗歌。我用激情记录生活中的诗歌,把心灵最真的文字变成我的诗歌;把社会最深刻的现象记录成我的诗歌;把人性最不容易察觉的一面记录成我的诗歌。所以,2011年我就用记录的方式叙事诗歌。让那些虚幻的语言远离我的诗歌,让那些华丽的词藻远离我的诗歌。
(责任编辑:静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