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南.商丘
秋荷礼赞
文/兰亭竹声
寂寞霜重的深秋
一塘荷殇
垂暮风残
从容凋谢
孓然独立
将枯萎浓缩成风骨
将一腔心思收藏
可有谁知
那柔弱如莲的坚强
不恋昔日风光无限
不怨如今世态炎凉
惟愿心如止水
在瑟风中
低吟浅唱
生如夏花之灿烂,
死若秋花之静美
何惧
色衰枯槁
香消翠减
活出自己的模样
且留枯荷听雨声,
一任时光静静流淌........
荆轲
文/兰亭竹声
风把易水吹得冰凉
荆轲的心也同易水_样
冰凉
他忘不了太子丹的期待的目光
忘不了燕国长公主的寄盼
忘不了秦兵铁骑肆虐的狂妄
还有心碎的燕国父老
刺秦!!!
腰悬利刃
将跨易水界
肃杀的水畔
一棵又一棵的树
正在瘦身
脱掉一件又一件的衣裳
鸿归南方
触景生情,伤感沾着苍凉的日光
粼粼而至
站在深秋的莽野
读一场霜,而不是雪
所有的烦,把它从内心移到外面
让它归于浩瀚无垠的天际
竟自由的万物
宽恕这个要命的白霜吧!
要不是死暴秦
宁死不还家
哦,曾经的杨柳风
虽然远去,
相信温暖还会归来
冰火会同在
梅花会借着寒冷登场
他荆轲也会站在易水的历史窗口
抖一身精神
沒有这纯洁,干净,状似烈士的颜色
就无法讲述霜花
易水寒呀…
菊颂
文/兰亭竹声
是谁,如此潇洒
竟用大胆的心语与秋倾情对话
是谁,如此典雅
竟将朵朵花瓣在寒风中轻盈漫画
是谁,傲然与寒冷
释放着精致与挺拔
是谁,寄爱于深秋
宽容出淡泊箐华
菊啊,你绽放于碧叶之上
一簇簇、一丛丛
红黄白绿,缤纷若霞
嫣然脱俗,无以复加
你蜗居与徐文长的写意里
固守着一方水土
你供养在陶渊明的篇章中
闪烁着露珠的神话
你咀嚼着多情的诗意
氤氲出温软的絮语
你裹着淡淡的馨香
旖旎出几多纤细
你以不羁的灵性
缠绵着温文尔雅
你用莞尔一笑的风姿
翩跹出神采飞逸
如果说一种菊
代表一种风骨
那么一颗花瓣
便蕴藉出一种魅力
如果说一朵菊花
恰似一抹精灵
那么一片花海
便荟萃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我静静地伫立在天水湖畔
感受着菊花的品质
望着婆娑摇曳的倩影
体会着菊花的迥异
你是凛然的骄子啊
你是高洁的皈依
你是上天赐予的丰厚
你是秋色大爱的传递
你媚而不俗
艳而不妖
芬芳赠与他人
沧桑留给自己
即使枯竭凋零
也耸立枝头,傲雪凌霜
即使若隐若现
也吐怒风雅,芬芳绚丽
我虔诚地俯下身去
贪梦的吸取着你的气息
我真诚的赞颂你的美丽
没有丝毫的犹豫
记忆中的乡村夏季
文/兰亭竹声
童年记忆中的乡村夏季,是一个让人难熬的季节。火一样的阳光炙烤掀起股股热浪,知了“热啊、热啊”的嘶叫着,让人有一种无处躲藏的感觉。
这个炎热的季节仍是农民忙碌的时期,虽然打完麦场、垛完垛,交完公粮,颗粒归仓。但秋季农作物的管理仍要提上日程的。俗话说“秋粮要增产,夏管是关键”。因此,这个季节的人们要头顶太阳的炙烤,冒着热浪的熏蒸,给农作物打药、施肥、整枝、打叉、除草、间苗。可那时都是纯手工操作,工作量非常大。喷药工具就像背在肩上的“背包”,一只手有节奏的供气,另一只手拿着喷杆在作物上游走;田里的草也必须在雨季到来之前铲除干净,不然遇雨季出现草荒,杂草会把农作物'淹没',会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那时人们用一个“弯着脖”的锄头,一人一垅,变换着架势你追我赶。在田间劳动,就像进入“蒸笼”一般,真是挥汗如雨!毫不夸张!那时唯一的防暑设备就是每人一顶的草帽。讲究的人家会熬点绿豆汤装进瓦罐捎到田间。
夏天男女的共同装束,就是肩上搭的那块毛巾,在劳作的过程中,这块毛巾不知要浸透多少次,拧干过多少回。收工的时候,男人们在一片清澈的坑塘边停住了脚步,女人们便会意的快步离开,这时男人们环顾一下周围,便急不可待地的跳入水中游上几圈,这是那时常见的一种消暑方式。他们打着、闹着、戏着、笑着,一身的疲乏荡然无存。 望着乡亲们清一色“肘子皮”,童年的我,过早懂得了“汗滴禾下土”道理
午饭是乡民们最好的休息时间,他们在家盛上满满一大碗饭,加上很少油星“杂烩”菜,在较大的树荫下,十几个人围在一起,在一阵相互谦让声之后,边吃边聊。那饭菜也是五花八门,大都咸菜疙瘩玉米糊和玉米面窝头及红薯。白面自然是很少吃的,一般都是留着招待客人或过节用的。一些娃娃们,觉得自家的饭没有别人家的好吃,从这个爷爷碗里吃一口,在那个奶奶碗里吃一口,一圈过后,吃的肚子鼓鼓的。然后便是一阵的调侃,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饭局
那时农家虽然没有好吃的,但都有粗粮细做的本领,有一种叫“面鱼”的食品,是我至今难忘的偏爱。它是红薯淀粉和成稀稠适中的面团,把面团放在钻了眼的“漏勺”中,拍打面团,面团自然漏成上粗下细大小不一的小鱼状,漏在烧着开水的锅内。待成熟后捞入冷水中,然后再次冷水过凉,将"面鱼”盛入碗中,拌上蒜泥和醋,家庭稍富的人家会淋上一点点香油,吃到嘴里滑爽弹牙,咽到肚里清凉,真是美味极了。这是那时最好的消夏食品。
农村的夏夜更是难熬,不仅闷热难耐,而且还有蚊子叮咬。乡亲们找来一些艾草,堆在房间内点火熏蒸,用烟雾驱赶蚊虫。这种土办法是每家每天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不能进屋休息的一家老小,便带上苇席或草席来到大路旁或小巷内,大地当床,月光当被,谈笑风生,和睦相处,就像夏夜里的一道风景。大人们手摇蒲扇,一边为孩子们驱赶着蚊虫,一边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直到气温转凉,室内蚊虫驱跑,人们才转到室内就寝。
村头大槐树下是人们最乐意聚集的地方,也是一个夏季最热闹的地方,忘掉一身疲劳的人们,在这里侃大山、吹牛皮,山南海北的谈天说地,。一些有文化的人轮着班的讲述从书上看到的《岳飞传》、《杨家将》的故事,讲到精彩处,往往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惊天动地的大吼一声,震得打瞌睡的听众睡意全消。故事轮番换,天天有人讲,那老槐树下成了全村有名的说书场。有时村里来个说书的或唱大鼓书的、村民更是喜出望外,兑粮送饭粘着不让人家走,有时一出戏从夏至一直唱到立秋,人们才算过足了戏瘾。
这个季节还是贪嘴孩子的最爱,太阳还没着地,他们便拿起玻璃瓶到树林里摸爬蚱,一顿饭的功夫,就能捉满满一瓶,先用清水洗净泥沙,再用盐粒腌制一夜,第二天便急不可待的让大人们做起了“干煸爬蚱猴”,这种做法省油费时,只用少许底油,一边煸炒一边按压,直到知了压扁,皮黄酥脆为止,带着热气放到嘴里一嚼,满嘴流香,比吃大鱼大肉还解馋。
父辈们常说:“庄稼人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得罪”。意思是,当了农民一生就甭想过享福的日子。但随着时光的变迁,农村机械化的运用,农民开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乡村的土地流转,设施农业的引进,不仅给农村带来了发展商机,也给农民带来生活的快乐。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一眼望不到边的塑料大棚,智能化的田间管理,取代了祖祖辈辈挥汗如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场面…
而今,虽衣食无缺,但乡间那种欢乐、和谐的场景却贮存在记忆深处了…
情醉夕阳
那一年我和你成亲拜了堂,
牵着你的手走在幸福的路上。
低矮的草房就是我们温暖的家,
粗茶淡饭我们却觉得特别的香。
相依为命共度风风雨雨,
恩恩爱爱苦日子过得像蜜一样。
不知不觉儿女们长大,
我驼了背你的双鬓也染了秋霜。
常常相互搀扶走在夕阳中,
回味着过去那美好时光。
蹒跚的身影令人陶醉,
羞得晚霞都红了脸庞。
情醉夕阳,
感动得星星热泪盈眶。
晚风轻轻地吹拂,
低声为我们吟唱。
我们更加陶醉,
幸福的暖流在心中荡漾。
多想就这样走下去,
走到地久天长!
祝天下老人快乐幸福,永远健康!
2020/10/25
《蒲公英》
东风轻送
春雨绵绵
唤醒的蒲公英
带着新生的懵懂
嫩芽破土而出
带着大地的问候
感悟心灵的知足
体会太阳的温度
绽放青春的美丽
带着绿色的力量
施展一生的抱负
月光千缕
夏夜多情
金黄的花絮
像个待嫁的佳人
跳出蛛丝的约束
激情燃烧地绽放
芳香在空中撒布
青春的荷尔蒙
蕴酿了花蜜弹珠
陶醉多情的蜜蜂
翩翩于温床漫步
感受夏季的浪漫
西风无助
吹落秋叶的诱惑
绒球飞舞
携带丘比特的箭
让无法停留的爱
纵情忘我地飞渡
感受蓝天的乐趣
带着一生的骄傲
飘浮在云彩高处
带着爱情的结晶
拥抱大海的身躯
倾诉久别的相思
寒风撕裂
白雪皑皑
一株株残枝凋枯
傲然地耸立风中
渺小的身躯
不屈于原野之上
摒弃寂寞的乡愁
在大地留下火炬
让那刚毅的种子
将生命之火延续
等待春风的呼唤
绿色的故事
再一次叙述
《席间有死鬼》
暮秋,范夫子召饮。一伙酸文人聚成一席,夹菜开喝,好不热闹。酒过三巡,趣事说起。说到起兴,生死无忌。吼一声:死鬼,干了这一杯。女人如花,此句当如谒语:花开见佛。我是俗人,读不透佛理,按少时在农村之耳闻目染,死鬼之称呼无非村妇嗔怪自家男人的专享称谓,可谓温柔之至。此时席间死鬼声泛滥,众人轰嘫而嘻。今夜有戏,单提“死鬼”二字,害羞了多少心肝。
“死鬼”之名男人独配,尤以过气老男人所属。初春少女断不会此称谓,也不理解死鬼可爱又可怜。可爱时活着,可怜时当其真死鬼。正常女子也不会轻意喊出这二字,倒常见乐观颇泼辣的女人当着众人的面得意叫唤:死鬼,你给我回家。往往这死鬼是怕了自家女人的。
虚伪的城市里住着虚伪的人。叫爱人的其实有多少是真的爱人?叫老婆的往往没到老就同床异梦,各自裹上被子收紧了身体,连呼吸都叫人讨厌。如果回到政治挂帅的时代,有多少的爱人同志因为爱人同志的出卖变了死鬼。台湾的罗大佑是个天才,《爱人同志》这样的歌也能写得出来:每一次闭上了眼就想到你/你像一句美丽的口号挥不去/在这批判斗争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要学习保护自己/让我相信你的忠贞/爱人同志/也许我不是爱情的好样板/………。爱人还是同志,当时的人们搞不清,现在的人也搞不清。只能再悲哀地说一声“爱人同志"。罗大佑的歌词里充满的是政治强奸生活的悲哀和无奈。现在爱人+同志转成爱人+?呢。我想城市里的人想法多,花样也多,很难界定。总之,城市里的人活的不如乡村的人活的坦白。
我不喜欢再提“爱人同志” ,倒愿意听到一声清脆的“死鬼”。死鬼很俗,没含政治色彩,出自乡野,活的时候惦念死鬼,死了怀念着死鬼,生死都相依,身躯和灵魄都拥抱。在城市里,能听到这一声的“死鬼”,我想我或许能感动,或许我会为曾经迷失的感情对自己说:死鬼,你该说声抱歉了。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
顾问:品墨 好人有好报 听涛观澜 古韵 豫洁 思航
总编:秀美山河
区域主编:秀美山河
认证编辑:秀美山河
实习编辑: 翰墨凝香 风帆 黄老邪书法
本期责任编辑:秀美山河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都市头条】[诗词雅韵][翰墨凝香]【古韵之声】平台主编编辑可投稿至全国各大微刊平台,商丘头条专题栏目在百度上展示,让全球更多人观看,要求本人原创稿件,不得抄袭它人作品,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2952130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