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邂逅知己,惺惺相惜
俗话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古人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自古以来,人们就对知己很渴望,我们自己或许也深有体会,都期盼一份真挚的情感。不管是穷人富人,也不论是达官贵人或凡夫俗子,都概莫能外。而且经济越发达,物质越富有,越需要知己,可人生确实很难遇到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非常喜欢喝茶的财主,凡是到他家喝茶的人,他都会吩咐下人好生招待,甚至有一次是一个乞丐来喝茶,财主也是毕恭毕敬伺候。可任凭财主如何盛情招待乞丐,乞丐都说他们泡的茶不好喝,直到乞丐从怀里掏出一把紫茶壶,让下人重新泡一壶,他才满意,而且财主也觉得味道不凡,居然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买那个紫砂壶,可乞丐坚决不同意。甚至财主甘愿拿出全部的家产,乞丐仍是没有松口,直到财主想到让乞丐免费吃住在他家里,唯一条件就是让财主每天看到紫砂壶,乞丐才勉强应允。从此,财主与乞丐每天同吃同住,捧着紫砂壶,喝茶饮酒,无话不谈,好不开心。可是随着时间的流失,乞丐和财主慢慢变老,财主很想乞丐把紫砂壶让给他保管,直到乞丐去世时,乞丐总算答应。刚开始,财主为如愿以偿得到紫砂壶而高兴不已,可过了一段时间后,财主突然高兴不起来,总觉得自己少了点什么,此时眼前浮现出昔日与乞丐一起玩壶品茶的场景,可现实中乞丐已经去世,紫砂壶已经没有保管的意义,于是他狠狠地将壶往地上一摔.......财主为什么作出如此举动?因为再好的东西没有人与自己分享就失去了意义;再值钱的物品,也没有知己重要。
唐代诗人张九龄曾为朋友作了一首诗:“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意思是秀美的山河不重要,重要的是遇上一个相知的人,即使远隔万里,也能领会到对方的思绪。李白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也是表示朋友之间情谊的深厚。
人生的知己是可遇不可求的,知己是一种心灵的相依,也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懂得。爱人爱我们,但不一定懂我们,唯有知己懂得,那是一种心灵上的相遇相知。知己最了解我们,了解我们成功背后的艰辛,清楚我们坚强背后的不屈。真正的知己,一般都会与我们侃侃而谈,有聊不完的话题,即便默默无语,也一定关注守候着我们。因为彼此内心懂得,胜过千言万语,那是一种心与心的靠近,手与手的相牵,即便相隔万水千山,距离也不再是问题。
有缘成朋友,惜缘成知己。人生短短数十载,若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懂我们的知己,便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多少友情,只能同甘不可共苦;多少夫妻,有名无实,人在曹营心在汉;多少亲情,看似亲密,却各自嫌弃,唯有知己,可以坦坦荡荡,不离不弃。因为真正的知己,是心灵的陪伴。在我们失落时,可以给我们重新振作的勇气;在我们工作或生活有压力时,帮助我们释放压力,培养新的兴趣,开启新的生活,直至走出人生的低谷。
朋友好遇,知心难求。真正的知己,一般性格相似,志趣相投,也是最了解我们的那个人。在欣喜时,给我们忠告;在失落时,给我们鼓励。而且知己最了解我们的脾气,关心我们的感受,在意我们的情绪。更难得的是,在我们开心快乐时,送上祝福,替我们高兴;在我们生活艰难,情绪低落时,对我们不离不弃。这份感情,无关物质,也无关血缘,但彼此可以无话不谈,很是亲密,那是一种知音的情怀。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便风轻云淡,踏实心安,足以温暖我们的心;有时候一个提醒、一个眼色,好比是及时雨,足以让我们及时止损,迷途知返。
有知己才快乐,有情谊才牵挂。遇到知己,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若能遇上一知己,很是幸运,务必彼此牵挂,惺惺相惜;若能保持三年以上联系,那就是亲人,务必加倍珍惜,好好把握,记得热情的问候,真情的互动,真诚的祝福,并相互鼓励、相互安慰开导,互相关心,互诉衷肠,互相帮助,不负自己,也不负知己,一路相伴,路经风雨也在一起......

作者: 王剑,男,1976年生于蕲春,自幼爱好文学,曾参加湖北电大函授,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社会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通讯员工作,近年采写了大量内容丰富、生动感人的新闻报道,连续多年被评为黄冈日报社模范通讯员。在写新闻报道之余,还坚持写作散文随笔。去年以来,有不少的文章见诸报端。文字散见于《黄冈日报》《鄂 东晚报》《湖北党员生活》等报刊。现为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