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往春天的大巴

2019年12月28日(农历),在外打拼的我和妻子终于等来了回家的车票,这是年前最后一趟大巴。简单收拾行李,带上对深圳的依依不舍,离开容不下灵魂的地方,大巴车载满对家乡亲人深深的牵挂,踏上了回家之路。

自古以来,春节已经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心中,根深蒂固,无论身在天涯海角,回家过年是游子们共同的心声。

大巴车穿梭在热闹的厂区,繁华的都市,驶过偏僻的乡村,狂奔在广袤的田野,翻山越岭,一路上风景美如画。

车轮滚滚向前奔,山峦移动车外跟。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归心似箭可以代表我的心情,路上再好的风景哪有心情欣赏,工作生活的压力统统抛在车后,所有的烦恼统统留在2019年。

临近年关的高速公路上车流量不大,一路上畅通无阻。对于″要想富先修路"我是深有感触,如今国道纵横,高速公路联网,四通八达,交通的便利给祖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忆起95年去广东打工,那时候不通高速,国道省道经常堵车,从老家到东莞长安走了七天七夜,下车时两条腿也不听使唤,小腿肚硬是比以前胖了一大圈(长时间坐车不运动,小腿浮肿),这是我迄今为止坐过最长时间的大巴车。

青山绿水走天涯,一路向北回老家。上车时艳阳高照穿短袖,出广东微风习习挂长衫,过湖南细雨濛濛添秋衣,进湖北冷空气来袭加毛衣,到河南冷风刺骨套厚袄。一路风景无限好,春夏秋冬竞妖娆。
漫长的旅途漫长的等待,难得静下心来,一首新诗涌上心头:
长途跋涉过新年,万水千山只等闲。
路上花开谁去赏,归心似箭盼团圆。

已是29日中午时分,大巴车终于开进县城。放眼望去,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人来人往的汽车站,热闹的商铺林立,干净整洁的古城街道,川流不息的公交车开往各乡镇,久别的县城变化太大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县委县政府带领80多万新野人民大步奔康庄。

到镇上还没有下车,远远从车窗里看见母亲.女儿和儿子站在路边等侯。下车后拿上行李去镇上饭店,烩一斤羊肉,炒几个小莱,热了二斤老黄酒,又下了几碗烩面。说实话也确实饿了,家乡的烩面味道实在太香了,一会儿功夫酒足饭饱。一路上的倦意消失的无影无踪。身在南方的时间,每天都是米粉河粉螺蛳粉,还有吃不完的猪脚饭,有时间也去饭店吃烩面,可是怎么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来。

腊月的阳光总喜欢捉迷藏,若隐若现。十里八村赶来购买年货的乡亲们依旧络绎不绝,宽阔的街道被围的水泄不通。小商贩的吆喝声,大商场的减价促销声,买东西的讨还价声,电动车小轿车刺耳的鸣笛声,汇成一首动人的乐曲,在集镇上空久久回响。熙熙攘攘的超市里人头攒动,在母亲的唠叨和推辞声中给家人购买新衣,置办年货,大包小包一大堆,不知不觉已经夜幕降临,总是还觉得意犹未尽。
大年三十早上的天空阴云密布,东北风犹如脱缰的野马在大地上怒吼,细雨飘飘洒洒。腊月的雨。冷得让人望而却步,冻得两手发抖,插进口袋不敢伸出来。门前红红的春联驱散了天寒地冻,拉开了浓妆重彩的序幕,温暖了千家万户。接下来忙着过油锅(炸油条,鸡鸭鱼,做点心,卤肉等),包好饺子,下午带上孩子们去坟上烧纸祭祖。
年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吃过晚饭,瓜子糖果.点心放桌上,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熬年守岁,相约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

劈哩叭啦的鞭炮声从美梦中惊醒,新的一年开始了。穿上新衣,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新起点许下新年愿望,规划新的蓝图。初一给长辈拜年是必须不能忘的,中午一家人相聚一堂,吃团圆饭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年初二"外甥走舅家,姑娘回娘家",世代相传的礼节不能丢,妻子早早把准备好的礼物搬上车。只听见村里的大喇叭响了:″各位村民请注意,由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接上级政府通知,各家各户今年不走亲戚,不串门,今年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微信视频网上拜年,一会儿村里开始封村堵路……"

接下来的日子里,村里的大喇叭每天不厌其烦的广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戴口罩,勤洗手,不串亲,不访友,不给国家添麻烦,坐在家中做贡献……"墙上贴着政府的公告:凡是从武汉返乡人员,和新冠肺炎患者接触者一律自觉上报,集中隔离;凡是感冒发热患者,居家隔离,村医每天量体温,做好登记;凡是聚会,红白喜事,娱乐活动一律取消;汽车站暂时关闭,公交车大巴车统统停运……

每天都是过着睁开眼睛吃饭,闭上眼睛睡觉的日子。上班时总说很累很累,心里总想着有一天什么也不干,吃完睡,睡完吃,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孰不知这一天真的到来,每天犹如行尺走肉,心灵极度空虚,人要是这样活着,感觉一点意义也没有,还不如去上班,虽说忙一点,累一点,可是每一天过得很踏实。

武汉的疫情时刻牵挂着全国人民的心,感恩白衣天使们的无私奉献,感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慷慨相助。心中默默祈祷,但愿病毒早日消失。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县电视台征集抗疫专题诗词,闲暇无事,我也用手中的笔赋诗一首,第二天刊发拙作。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瘟神肆虐起今朝,宅在家中不寂寥。
莫怕肺炎能百变,须知妙医有千招。
冬寒叶落一江远,春暖花开半步遥。
万众齐心魔鬼赶,挥刀斩尽世间妖。

闲坐家中没事干,寒假漫长寻雅趣。有时晒晒午后的暧阳,有时泡一杯清茶;有时陪父母聊天,有时督促儿女学业;有时读一篇佳作,有时听一首悠扬的乐曲;有时写一首拙诗,感悟一下人生,自娱自乐自开怀,诗情画意每一天,这可是多少人向往的神仙生活呀!
又到春暖花开时,新冠肺炎疫情逐渐消退。无聊的时间怎么过?打开手机,上都市头条,聊聊微信,刷刷朋友圈。群里有人发信息:镇政府已经开出农民工专用大巴,需要外出的抓紧时间报名。有人说是真的,有人说是骗人的,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已是正月二十八下午6点多钟,夕阳的余辉洒满人间,红彤彤的云霞映红了天际。我骑上电动车直奔村委而去,远远看见包村干部高炳献,村支部书记徐新果,村干部刘献奇端着饭碗,正吃得津津有味。

″您们这么早可开始吃饭了,吃什么饭这么香?"我大步迈进村委大门笑着说。
"因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坚守岗位不能回家,中午做的蒸面条(卤面条)没有吃完,晚上热热吃,一会儿吃过还要换岗,"村干部刘献奇笑着回答。
″万众一心抗肺炎,党员干部冲在前,封村堵路阻冠疫,您们辛苦了!"我说明来意后,村支部书记徐新果放下手中的碗筷,打电话询问情况。
"前天在镇上开会,县人民政府联合县交通局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即日起开通农民工返岗大巴。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没有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二,没有感冒发热症状,三,外出必须有村医,村书记,包村干部的签字盖章,镇政府的盖章方可外出,四……,今天先报名,明天过来填资料。"包村干部高炳献仔细解释道。
连声道谢,我骑上电动车一溜烟消失在夜幕中。

第二天一大早,我匆匆忙忙去村委。走到村口,村干部刘书文等热情接待,填写资料;村医陈庆凡慌着量体温,做好登记;村支部书记徐新果边询问外出地,边讲解外出注意事项,签字盖章;包村干部高炳献忙着在网上报名,填写资料,等待实名认证通过。时间不长,外出所需各项资料已备齐,万事俱备,回家静候佳音。
二月初三上午,女儿在上网课,儿子在写作业,母亲闲不住,先剥了一筐花生种,又扛起锄头去菜地。"叮呤呤,叮呤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接过包村干部高炳献的电话,一边开始收拾行李,一边催促儿子喊母亲回来。

昨天在田间挖的荠荠菜,洗净切碎,母亲炒好鸡蛋,拌好葱姜蒜,撒上调味料,切好饺子页(皮),一会儿功夫饺子包好了。妻子忙着烧锅炒莱,一顿丰盛的饭菜上桌了。

吃过饭,父亲开上三轮车在前面走,我们步行在村里新修的水泥路上。看着白发苍苍的父母,还有正在上学的儿女,因为肩上的责任,不能陪伴在身旁,心里总有千般不舍,万般无奈。离村庄越走越远,心中一股莫名的酸楚涌上心头………

到镇人民政府大院时,已经有不少人在等候。每个人都自觉做好隔离,镇卫生院的医生给每个人量体温,做好登记工作。镇政府工作人员免费发放方便面饼干,火腿肠矿泉水,给游子们的长途之旅送上家的温暖。一个熟悉的身影跑前跑后,原来是彭兴才老师手拿摄影机,记录百姓生活,留下精彩瞬间。最后由镇党委书记马正三讲话:"疫情期间注意自身安全,团结互助友谊深,勤劳创业莫忘根,人人争做宣传家乡的使者……"

大巴车还是年前的大巴车,司机还是那两位爱说爱笑的师傅。阴霾散去,江山无恙,冬雪融化,春暖花开。27位乘客来自同一个镇上,镇政府工作人员和医生同车前往,戴着口罩,做好防护,带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带上挥之不去的乡愁,带上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带上母亲早早准备好的芝麻香油,带上自己的梦想,乘上2020年开往春天的大巴车,出发了………
难得糊涂诗文原创作者:刘振汉,河南省新野县人。

我喜欢在文字的海洋中寻找乐趣,在诗词的世界中扬帆启航,在优美的韵律中感悟人生。
用心发现世界之美,用笔抒写幸福人生,尽情享受美好时光。
以诗会友,传承诗词文化,广交天下朋友。欢迎关注请雅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