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与不幸》
【五】
作者/郭伊林 演播/老菩提
插图/栾晓宁
十六、齐光舅舅没能活到为他平反昭雪的那一天!
这次的批斗会,就让我给开完了。
王丽走过来帮我给姥姥穿上另一只鞋,我感激的看着她!
我们俩互相的使了个眼神,会心的笑了一下。
从此以后,我就不是院里那个沒妈沒爸的小可怜了,我也成了挺厉害的小姑娘了,像王丽一样!
反正小清、桂芳她们再也没有欺负过我,不过我也从来都不用正眼看她们,因为我不喜欢她们。
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想要不被别人欺负就得自己保护自己!
不过姥姥可不这么看!回到家里,姥姥说我:以后可不能这么说话,站人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啊!记住了,小不忍则乱大智(谋)啊!咱家成份不好,遇上啥事,能忍就忍,能让就让吧,你可不能太好强,将来像你妈似的吃大亏呀!……

说着姥姥的眼泪就掉下来了。我刚才那神气的劲也被姥姥的眼泪给淹没了。不过我却更恨万老三了,是他让我的姥姥难过,吓的姥姥腿都不好使唤了,不能出门,我家的生活也更难过了。
这件事,好像院子里的大人也有不同的看法。二楼的哈报记者齐光舅舅,几年后因裴多菲俱乐部的案子从监狱回家了,正好我从农场回来了,姥姥让我去看看他,我来到他家。
齐光舅舅还提起了这件事,可能是齐姥姥告诉他的吧,齐舅舅还表扬了我,并且还给我讲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原则。望着他家墙上挂着的马克思恩格思列宁斯大林四位伟人的照片,我就更是敬佩他了!
那时的我从来没有去过大机关或政府,除了在苏联小说上见过列宁的照片,其他三位我都不认识,是齐光舅舅告诉我这位是谁是哪国人的,在我的同龄人里,我又比别人多了点知识。

我离开他家时,他找了一本书给我。是《马克思青年时代》。我一边开始读着,一边晚上坐在马路边上的路灯下给我的朋友们讲着,马克思青年时的故事,讲着燕妮马克思,讲着劳拉。
那时的我也被朋友们崇拜着,就连前面大安街上的一帮人也每晚来听我讲故事。其中的一位叫程x学的,后来是我市某区的区长,他也是位好学求上进的人。
我喜欢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书看完了,我找了一张硫酸纸把书皮包上,当时硫酸纸包书皮是很上档次的,我把书送还给齐光舅舅,齐光舅舅没有要,他把这本书送给我了!
至今,这本《马克思青年时代》还在我这,但齐光舅舅没能活到为他平反昭雪的那一天!
十七、姥姥就这件事给我讲了一些道理!
说实话,再开批斗会的时候,万老三对我姥姥的态度还是有点变化的,喊口号的时候也不那么的声嘶力竭了,问问题的时候也会说回去好好想想吧之类的人话了。
有一天的下午,姥姥从窗户看见万老三来我家了,急忙的示意我出去并小声说万老三、万老三,平常我下午的这时候还真是都不在家,去学校或找同学们玩了。
我明白姥姥的意思,急忙来到外屋,万老三端个小盆,里面装了四块豆腐也走进了外屋 (我小的时候,只要是家里有人,一般人家是不锁门的),我把他堵在外屋问他:什么事?万老三说:过来看看臧娘,刚买的豆腐给你们家拿来四块,省的你们去排队买了。

我很严厉的对他说:你快拿走,我家可不敢吃你的东西,谁知道你这东西放沒放毒药啥的。万老三接话说:这话说的,上那去弄毒药,我能放毒药吗。我又说:不放毒药放点哑药也没准的。
这时姥姥在里屋也听明白了万老三来干嘛了,就大声说:三,快进屋。小姑娘,快让你三舅进屋。万老三急忙的端着豆腐进屋了。我真生姥姥的气,怎么四块豆腐就让你跟仇人投降呢?你的骨气和坚强哪?你?
我也进屋了,万老三已经坐在姥姥边上和姥姥说着话了。姥姥对我说:快拿个盘子把你三舅送的豆腐捡出来。我很气愤的说:咱不能留,他这是黄鼠狼子给鸡拜年没安好良心,他要是放了哑药(当时我正好看了一个故事,有一种药放在食物里吃下去立刻就变哑巴了),还没等我说完,姥姥就大训我:少教!然后就对万老三说:这孩子没(可能觉得不能这么说,我知道她要说什么),她三舅,你可别跟她一般见识,那天她跟你犟嘴,你可别往心里去啊!……
我的姥姥啊,您这是怎么了?是,那个时候物资匮乏,买什么都限量供应,一个豆腐票2毛5分钱才能买十块豆腐,还要排队,但你也不能为了四块……我仍然站那没有动,姥姥看我那样,就对那屋喊我大舅妈出来,大舅妈也是慢慢吞吞的才走过来的,还对万老三说:三兄弟来了!然后就把豆腐盆给端外屋去了,再把空盆拿进来问万老三:用不用刷?万老三只能说:不用刷,不用刷。
姥姥让大舅妈把万老三送走了,还一个劲的说,谢谢,有空多过来之类的话。真是气死我了!趁着大舅妈送万老三的空,姥姥说:看着没有,跟你大舅妈学着点。学什么?当时我只知道生气,什么都不懂。

晚饭,大舅妈用这四块豆腐炖的雪里荭,香味挺浓!姥姥、大舅妈、舅舅们都往我的碗里夾豆腐夾菜,可惜,我还是在生气,我一口菜都没有吃,连碗里的粥因为有了菜也不喝了,我真是干啃的包米面的大饼子!
后来,姥姥就这件事给我讲了一些道理!大舅给我找出了《伊索寓言》故事这本书!唉!当时我还是小啊,不懂事故呀!
十八、32元钱,对我就是个天文数字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当1968年的6月份,毛主席的这个新政策刚推出来的时候,哈尔滨的许多家长们并不太知道或者说并不太清楚这对于他们的孩子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那时候我也从小学毕业被分配去了第十八中学,这是文革前和文革后都是哈尔滨的一所重点中学。
说实话,要是凭我那小学都沒毕业的数学成绩,想考取进十八中学?那还真是未必!幸运的是,我碰上了不用考试就能上重点中学的事。不过,上了中学也没课可上。我依然也就是个小学将就着的毕业生而已!不管我是不是个真正的知识青年,反正我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这上山下乡的运动一来,农场什么的就来我们学校招人了。在初三年级的动员会上,我碰巧就听到了让我激动不已的介绍:每个月工资32元!每顿饭都吃白面大馒头!天啊!那不是共产主义吗?那不就是天堂吗?那不是比今天的社会主义还好吗?
我要报名!我要去农场!我要上山下乡当知识青年去!虽然我还真是没有什么知识。还开什么动员大会,我顺便就是一听就决定了。
我第一次报名的好像是北方农场,是个什么军马场。管他什么场呢,有32元钱,有白面馒头吃就行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军马场竟然没有要我!难道是???
这更坚定了我要当知青的信念。赵光农场来招人了。说是在北安方向,管他啥方向呢,反正我也不知道北安是哪,我只知道哈尔滨有道里道外南岗这三个区,至于太平香坊动力区我都不知道,更别说哈尔滨有八个区了。
终于我报名成功被批准了。原来我这批去赵光农场的,我们十八中学只有我一个人!
要是有个初二初三的人,是不是我又去不成了?这些个考试进校的初三的同学啊,我是该谢谢你们哪还是该说你们点什么哪?
总算农场开的户口迁移证发到我手里了!我那高兴劲就别提了,我仿佛都看见那32元钱和白面馒头了。

要知道,那32元钱对我就是个天文数字,就是个富翁的代名词啊!因为我从来都不曾有过一分钱,属于我自己的一分钱啊!可是我也不知道,那32元钱是需要我自己用辛劳的汗水和泪水才能换回的,那白面馒头是要用这32元钱里的一部分才能吃上的。
啊,我真是太天真太无知了!我竟然还以为我只要开上拖拉机就会有32元钱哪!
我找到户口本去派出所迁户口。户籍民警问我,这是你吗?我回答说:是我。两年前就是我捡的手表送来的,张所长认识我。嘿,这民警进那个屋去了,一会他和张所长一块出来了。我迎上去喊着张舅舅。两年前我捡了块挺旧的手表,交到派出所,就是这个所长还去我家做的家访,姥姥让我喊他张舅舅。
可能是上山下乡的运动,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张所长就让户籍民警给我开了户口落户证,把我家户口本上我的名字臧霞这页给注销了,一个我叫了十四年的名字臧霞,就不存在了!

我的名字还真不少,妈活着时总叫我,伊琳娜!我还有个名字叫小军!后来听二舅说是我爸给我起的,我不太喜欢这个名,听起来像男孩。姥姥一直叫我小姑娘!直到她八十多岁去世,都一直在叫我小姑娘!
今天,我随便的找了个大舅妈的姓(大舅妈的名字叫郭湘芸,她家的成份是贫农),再把妈叫我名字的前二个字加上,我就有了新名字。
郭伊林。这个至今我已经用了四十八年的名字。说来还真是有点奇怪了,别人的名字都是父母老人给起的,唯独我的名字是随随便便的,拿个姓来,捡个名来,就开始叫上了:郭伊林!以后还得继续叫着。好笑吗?可悲吧?


(下期,部分导读)
十九、我应该报答我姥姥和我大舅!
回到家里,我把户口本拿出来递给姥姥,告诉她:我要下乡了!
户口都迁完了。姥姥一听就哭了,都没有问我下乡去的地方就说我:这小姑娘,你的主意也太正了。不行,乡下你不能去,你是不知道,那乡下太苦了,你可吃不了那苦,赶紧去退了去。我心想:苦?我吃不了?还有比咱还苦的吗?我对姥姥说:退是退不了了。吃苦我不怕,再说哪还能比咱家更困难的。听了这话,姥姥哭的更厉害了:再困难,也没有让你吃不饱饭哪。
听了这话,我心说,姥啊姥,我也有看着别人的脸色,嘴里的大饼子不敢往下咽的时候啊!看着姥姥哭的那伤心的样,我心里也挺不是个滋味的。

✍ 作者简介

郭伊林(順其自然)1954年出生·1968年(14岁)下乡·1973年返城 在工地等干临时工·1979年按政策分配到红旗锅炉厂工作·夜大毕业后的几年一路考干 调转 终于考入心怡的省属的某事业单位 ·现已退休。
🎤 主播简介

段爱国(网名:老菩提/段王爷)。一级注册艺术设计师、大东北朗诵艺术会艺术顾问,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黒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剪纸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理事。
长篇小说《天生间谍》等演播作品在《懒人听书》上展播。曾参加《国际仓央嘉措诗歌朗诵颁奖盛典会》《首届全国“散文诗”作品音视频大赛》《普林斯顿大学文化艺术节》等交流活动并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