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 命 题•乌 龟 论(修改)
文/梅湾赏雪
乌龟论是个伪命题。它流传已久,传播很广,影响甚大,害人不浅。
乌龟论者认为,乌龟少运动长寿,猛兽多运动短寿。难道是这样吗?鸟比蝴蝶更会飞,鸟的寿命比蝴蝶短了吗?还有人认为,乌龟爬得慢而长寿,猛兽跑得快而短寿,但蜗牛比乌龟还要爬得慢,蜗牛长寿了吗?所以说不同生物没有可比性,乌龟骨包身体,人皮包骨肉能比吗?牵强附会是会误人的。

乌龟论者的理由往往是百岁老人大多不锻炼,似乎很有说服力,而且有统计学数据,但仔细一想荒唐。旧中国是个农业社会,百岁老人大多是农民,而这些老人又大多终身劳作,更有上百岁还在从事农业劳动的,这不是运动又是什么?不要把运动理解的太狭隘了。当然,我讲的运动是适当的运动,科学的运动,适合自已的运动,是动静结合,形神兼修,心身兼养的运动。也有一些名人也主张静养,但他们往往有书、画爱好,这也是运动的形式,运动形式何其多,不只是锻练。而且适合自已的运动,更能坚持更有效。如果把运动当成了负担,那运动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还有农民终身劳作不缺运动,而现在城市人大多缺少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再讲乌龟论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更是有害的。因为人体长期缺少运动会对身体产生系统性危害。如:肥胖症,癌症,骨质疏松症,意外跌倒伤害症;心肺病,代谢病,心脑血管病等等,而这些都是健康的杀手。可见,缺少运动是健康的大敌。虽然,动养静养都有长寿之典型,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动养老人的长寿比例相对更高,生活质量相对更好。长寿而在病痛中煎熬有何意义。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年龄的概念,只有健康的长度才有意义。

乌龟论还有一个貌似正确的谬论。人的新陈代谢越慢越长寿。也有确凿的统计数据为证,似乎无懈可击,由不得你不信。他们进行了所谓长期的大量老年人跟踪调查与研究。发现人越长寿新陈代谢越慢,所以新陈代谢越慢人越长寿,既此,为了长寿,应象乌龟一样静养以降低代谢率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无疑,长寿老人新陈代谢慢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但结论却是南辕北辙的。因为他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倒因为果(当然犯这种错误的还有更荒唐的养生理论,另文论述)。人不是新陈代谢慢而长寿,而是长寿而新陈代谢慢,慢到不代谢了,也就完成生命历程了。 要是高龄老人新陈代谢还象年轻人一样,那真的青春永驻了。但这绝无可能,因为衰老是自然规律,即所谓的生死由天。区别只是这个过程的长短快慢,也是我认为的“生死由天也由己” ,人能改变的是过程,不能违背的是规律。其实,人的新陈代谢主要不是快好、慢好的问题(过快过慢都不好,如甲亢和甲减),而是是否平衡的问题,新陈代谢平衡为要。 道理很简单。新陈代谢就是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自我更新的过程。如果通俗一点、狭义一点,就是生物体获取营养物质并转变自身的物质(同化作用) 同时又把自身一部分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其中的能量并排出废物的过程(异化作用),再简言之,就是进与出的过程。显然,这一过程只有平衡,人才能健康,一但失衡就有问题。“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这些代谢性疾病就来了。为什么有些中年人比年轻时没有多吃,却身体胖了,肌肉少了,力气小了,机能弱了,这是你的代谢能力降低了,不那么平衡了,是你开始衰退了,该吸收的难以吸收了,该代谢掉的代谢不掉了。老年人常感自已骨头僵硬了,其实是你的骨质疏松了(骨质疏松也是代谢性疾病),是你血管变硬了,变小了,甚至受堵了,你的肌肉弹性变差了,甚至纤维化了,也就是该硬的不硬了,该软的不软了,该通的不再畅通了,于是活动不灵便了,甚至不能活动了。
事实上,不同生物有不同的代谢平衡。如:乌龟有乌龟代谢平衡,人有人的代谢平衡,其它生物都有各自的代谢平衡,即便同是人,人与人之间代谢平衡也会有所差别,但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如果打破这个限度,身体就会不健康或亚健康。乌龟的长寿不在于它的代谢慢,而在于它平衡代谢的过程长。乌龟到年老时,代谢会更慢,但这不是它更长寿的标志,而是它走向终点的标志。因此,如果,你比同龄人或你自己以前新陈代谢明显变慢了,提前不平衡了,那将来可能你提前不代谢了,也就是生命提前划句号了。
总而言之,人的新陈代谢平衡才好。而不是越慢越好,太慢了,不是衰老了就是病了。长寿了肯定衰老了,衰老了,代谢变慢了。而不是代谢慢了,就长寿了,而是平衡代谢的过程长了,才长寿了。
2020.11.05
作者简介:郑根权,笔名梅湾赏雪,浙江省嘉兴学院退休教师。曾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获浙江省委宣传部论文二等奖一篇,浙江省人民政府论文三等奖一篇,浙江省政教研究会论文一等奖一篇,嘉兴市委党史研究室论文二等奖一篇。诗作发表于 作家,齐鲁文学,首都文学,上海文苑,北方诗刊,红柳文学,诗情太平洋,岭南微文学,浙江老年报,世界作家文集,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报刊、平台,有的诗作被推荐到都市红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