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位支教老师的心声
文/池朝兴凉山的十月

凉山的十月
心中盘旋着纠结
夏天的裙子被寒冷装在箱里
外套和羽绒,已裹着冬日的讲台
太阳能热水器断了粮食
孩子们的冷水澡,冒着无奈的白烟
良心的呼唤,在大山里穿梭不已
几分不安,在夜里苦苦扰眠
支教的日子,愁乐参半
滔滔不绝的演讲
风趣了成长的阶梯
写在案卷上的岁月
除了彩云纷飞
还有旷日持久的差别
发达和欠发达
绝不是一个字的距离
凉山的十月
我闻到了岁月的坚强
孩子们说:习惯了,不冷
我听起来,却是无比心酸
日记飘荡着阳光的呼唤
应对寒冷,只有知识改变命运
写于:2020年10月14日

再穷也要挺起做人的胸膛
——有感凉山贫困学子挺拔向上的求学精神
文/池朝兴
凉山的寒秋
有缝补不完的日升日落
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
载着四面八方爱的心意
托起一缕缕温暖的阳光
点亮了孩子们
求学上进的希望灯火
一张张笑脸,穿过蒙蒙的寒气
痴痴伫立的期待
在山村升起筑梦的炊烟
多少年风风雨雨,爬山越岭
多少载寻寻觅觅,奋力攀登
再穷也要挺起做人的胸膛
再苦也要用知识,铺开一条
通往山门以外的大道康庄
啊!今天在校园演绎一场
助力贫困学生的神圣典礼
爱的雨露,滋润成长的幼苗
爱的阳光,照亮未来的希望
捧一把滚烫的沃土贴在胸口
我看见,一棵棵参天大树
仰望遥远的天穹
“时刻准备着”的豪言壮语
响彻大凉山的美丽山谷
响彻圆梦中国的万里鹏程
写于:2020年10月19日

秋凉思秋
文/池朝兴
秋,凉意让人乡愁
说不透的心语,像丝瓜囊那样
结网着,垂在半空
储藏的种子
对着未来憧憬希望
燕子驮着呢喃返回娘家
不舍的声音,希冀来年春归
倒挂在林中的雨滴
不再把能量留在梦里
摇曳瑟瑟的秋风
不断品读秋的意境
上善若水是天的召唤
季节轮回是人的福气
风停了,雨停了
一缕阳光把思绪拉回身边
撒落树下的清辉
斑斑驳驳盘点金秋的光景
我捧起庚子年最珍贵的收获
祖国母亲,你在我们的心坎里
写于:2020年10月10日

宇下听民声,枝叶总关情
——读《人民领袖,牵起老乡的手》有感
文/池朝兴
题记: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回忆起知青时期和老乡的一段难忘对话有感而发,习近平总书记说——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
陕北的青葱岁月,黄土地的贫苦,
滋养出忧国忧民的参天大树——
深根扎在老百姓的坊间,
躯干挺拔龙的筋骨,
难以割舍的情感,
在枝枝叶叶中结网,
每个脉络都将人民冷暖放在心头。
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
2013年元旦前夕,踏着皑皑残雪,
总书记走进困难群众家里,
拉着乡亲的手,盘腿坐在炕头——
收入有多少,粮食够不够?
过冬的棉被有没有......
贫困地区要把种什么养什么、
从哪里增收想明白;
乡亲们要早日脱贫早日致富......
总书记一句句的贴心温暖,
融化了寒冬的冰雪,
春的阳光,照亮了千家万户,
让几千年煎熬在贫困中的老百姓,
有了希望,有了盼头!
2018年10月23日,
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崎岖山路,乘车来到
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
很长时间,
总书记与陆奕和的手紧握一起,
详细了解他的家庭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一直惦记着
贫困地区的乡亲们,
乡亲们一天不脱贫,
我就一天放不下心。
锤子镰刀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千江万河必然簇拥南湖船帆,
朝着百年梦想,共同驰奔!
2020年9月16日,
雨后的沙洲村彩霞满天,青山滴翠,
村中“半条被子”故事雕塑静静矗立。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来到这里,
深情地对乡亲们说——
“半条被子”的故事
让人民群众认识了共产党,
把党当成自己人。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我要不断接受教育、接受洗礼。
离村时,总书记牵着一位老乡的手,
边走边不时低头询问,
笑声欢呼声掌声,
回荡在一个个幸福的村落。
写于:2020年10月18日
作者简介: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广东五星志愿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协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