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 张涵自传[96]


张涵自传【卷四】《独木之桥(96)》
[朗读版]
文/张涵(韵娘·吉妮)
96.祈祷故土文明进化,期待大学重塑人生
科里老师们真说对了,那段时间,院里邻居都已将我的杳无音信当作我今天没有考上的铁证。
“头年考上了竟敢不上”,“今年果然名落孙山”,“我就说嘛,去年考上就应该走!”他们为我的另类、张狂、好高骛远、挑肥拣瘦议论纷纷扼腕叹息。
然后,家里就就收到了我“考上北京外贸学院”的小纸条,于是全院震惊,扼腕叹息重又变回敬慕赞叹,我的另类、狂妄和挑肥拣瘦、好高骛远旋即又成了我有理想有志气、有决心有毅力的证明。
只是,人多嘴杂但人云亦云、道听途说又不求甚解,就跟当年学军“拉练”口令传到最后已是不知所云和有人听风就将刘队长的飞机跳伞世界记录安到我的头上一样,等我终于回到周村,我“考上北京外贸学院”的消息已从“考上了北京某所大学”演变成我“考上了北京大学”,且热心邻居更是通过横向比较迅速得出了“我是高考恢复之后铸钢厂家属院出的第一位大学生”的量化结论!

父母已经搬到家属院后面一排最东头两间较大的平房,要穿越这排平房和它对面的一排小厨房间宽处两三米窄处一米半的拥挤通道才能到达,但这自然也挡不住邻居的热情。像以前每次我在区运动会拿冠军破纪录一样,我还没到家,屋里屋外就已挤满了热情和羡慕的邻居亲朋。
“北京冷,可得多带棉衣铺盖!”邻居们走前,都这么叮嘱。
那时在山东,一说到北京,大家第一概念就是“冷”。我更是,因为永远无法忘记那些清晨蜷缩在冰窖一样的被窝里后背阵阵发紧那种难受的感觉,自从收到录取通知,我就一直在纠结到了北京冬天怎么御寒的问题。
“我想把这条旧毛毯带上,还有这条床围子。”我说。
这条粗硬破旧的咖啡色毛毯,是一九六九年母亲经不住邻居阿姨的说服带领而失手狠心买下的,虽不够暖和,也聊胜没有,而这块颜色暗旧纹路稀疏已经再也洗不出来的粉底白条的平纹布,用在家里总是寒碜,用在宿舍则不必心疼。我用旧的,省下钱让家里买新的,我觉得自己很懂事,我的简朴和孝顺一定会让母亲高兴甚至感动。

但是,从我进门就莫名其妙没有好脸甚至倒有几分不快的母亲,一听我“竟要要从家拿点什么”就火冒三丈,怒目圆睁,差点就要从床上跳起:“你看看!你看看这家里还有什么能拿的,都拿走吧!”
虽然深知父亲收入微薄家里生活拮据,但那时的我仍然只是觉得母亲暴躁无理而仍然没有真正明白:对一生都在悲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母亲来说,我考上大学事小而从家拿东西事大,我追求梦想事小而上大学要花钱事大。
“妮儿,”父亲一如既往用他稍显轻细的青岛口音叫着我的小名,“你放心,虽然我这已经退休,但不管家里多么困难,我一定供你上完这个大学!”看着年过六十、天生老实善良、一生逆来顺受慈父,听着他毫不犹豫发出的誓言,我鼻子一酸,泪湿双眼。
要是去年考上走了,我就可以带工资,但今年,在职职工上大学只能带工龄不能带工资,所以工龄好几年了,我还要靠家里供我上学,而且还要供上整整五年……我赶紧低头收拾东西。
搬到这排的这头,我那半间独立的闺房没有了,满墙的奖状也没有了。

“我那些奖状呢?”我问母亲。
“烧了。”母亲回答。
“什么?烧了?!”我的心疼得一抖。
“搬家碍事,又木有用,还不烧?!”母亲理直气壮。
“那是我……”站在屋子中央,攥起颤抖的两手,我努力克制,不让自己失控和爆发。
晚饭之后,二哥和小哥一起回来。
此时我对高考成绩和中专录取的关系已基本明白,所以我猜小哥前年所谓的“高考错报成中专”应该就跟黎玲小寇他们一样,是参加高考但分数只达到了中专线。我问小哥今年的情况,想告诉他,人生不是百米赛而是马拉松,起点高低并不重要,学有专长、保持后劲才是关键。但小哥说,因为环境恶劣,所以他今年没有报考……

就这样,我想对小哥说的一切,都已没有了意义。
正在这时,二哥把母亲和小哥叫到了门外。
“你们看,院里她这年龄的女孩,哪个不是戴着坤表,骑着坤车,吃好的穿好的?可她,跳了好几年伞,到现在什么都没有,还不声不响考上了大学,而且还考得这么好!所以我建议,咱们三方凑钱,买块好一点的手表送给她,就西铁城吧,一来表示庆祝,二来也真实用。”
母亲一脸愠怒返身回来:“个女孩子家,以后还不知道是谁家的人!等以后有了人家
,让人家看着给买去吧!”

门外,愤怒而绝望的二哥一个转身跳上他的破自行车,头也不回地冲进门前的狭窄通道,引起一阵鸡名狗叫……
母亲识字且识字不少,能独立写信且写的不错。一年夜校扫盲就能这样,说明母亲智商很高。但是,在悲惨世界和冷漠虐待中长大,从未体会手足情深阖家欢乐,母亲的字典里似乎已无”亲情”和“温柔”二字。
文化,不是读书识字,而是文明进化。人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文化。没有文化人就容易思想荒芜情感狠辣且荒芜狠辣的理直气壮不知不觉,且从不反省拒不改进且会长期持续世代相传。
入夜,躺在床上,充斥内心的,不再是对母亲的义愤和不满,而是对母亲人生悲剧的深刻同情、对小哥轻易放弃的无限惋惜和对自己重写人生的热切希望。
我即将走进大学校门!我即将接受大学教育!虽然我仍不清楚大学将怎样重塑我的人生,但有一点我很清楚:我将冲出家庭的桎梏,我将摆脱童年的阴影,我将坚决拒绝思想的荒芜,我将坚决拒绝情感冷漠,我绝不允许母亲那样的一生在我和我的后代身上重演!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用名,张立新,张焓。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海 报
自传作者张涵女士出售同名百集网剧、40集电视、单集电影剧本《独木之桥》,协助售出,两成致谢!行业淡季才是事业良机,资源共享方能合作共赢!欢迎联络,共赋新篇![握手][握手][愉快][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