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李思怡,荷兰华裔知名女诗人、词作家,自由撰稿人,音乐人。擅长唯美爱情诗、情感诗创作。喜爱音乐、种花草,摄影,烹调,喜欢在诗词歌赋里游走。
获奖代表作歌曲【花无寂】【许你今生】等。
诗歌前后在杂志、报纸、各大网络平台和各个微信平台上刊登发表,优秀诗歌作品曾多次获奖,深受扩大读者喜爱与好评。(正在筹备出版爱情诗集)祖籍是浙江省青田县。
【渴望】
作词/李思怡
谁愿意在战乱中 恶梦相伴
谁愿意失去家园 伤心茫然
谁愿意离开亲人 孤单路上
谁愿意挣扎在生死边缘
蔚蓝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
宁静的星空是月亮的港湾
曾经是幸福快乐的孩子们
是谁 给他们新生和希望
用爱驱散战争 平静风烟
歌声拥抱明天 牵手大善
用坚强的信念 遗忘忧伤
心中有光芒 世界就温暖
一路芬芳 歌声飞向蓝天
让和平鸽把橄榄枝插遍
人间大爱是最美的风景
祈祷明天阳光永远灿烂
善良与我们在一起 永远
爱心与我们在一起 永远
今音评论:
胸怀大局的姿态
这首歌词提出了一个严峻问题,如何让战争走开。这是一个带有政治的话题。不是简单用爱和善良能够解释和解决的。因此,歌词显出了呼吁。所站的层面和所处的境界都很高。对有决定权的来说,能够影响,但左右的话有难度。
于是,歌词又体现出知难而进这么一个特征。有向虎山行的举措。这是歌词的实质内容。点子是爱。其过程之长,之艰辛,其中含反复等,都已由歌词三个“永远”来替代和展现。
这时候歌词和诗歌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因为第一段的排比和三个“永远”的并举,以及和“大爱”之间的关系,变得凝重。凝在思考中,凝在已经发生的战争中的现实。这时候的“大爱”的作用,已经无与伦比。由此把“爱”无限放大,目的是阻止和拖延战争的爆发和时间。减轻损失,保护人类仅此一次的生命。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并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