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李思怡,荷兰华裔知名女诗人、词作家,自由撰稿人,音乐人。擅长唯美爱情诗、情感诗创作。喜爱音乐、种花草,摄影,烹调,喜欢在诗词歌赋里游走。
获奖代表作歌曲【花无寂】【许你今生】等。
诗歌前后在杂志、报纸、各大网络平台和各个微信平台上刊登发表,优秀诗歌作品曾多次获奖,深受扩大读者喜爱与好评。(正在筹备出版爱情诗集)祖籍是浙江省青田县。
【白日梦与秋姑娘】
文/李思怡/荷兰
无论是秋风与树叶的缠绵
还是潇潇秋雨和花的眷恋
抑或是山川与河流的蜿蜒
都是大自然对秋的呼唤
季节告诉我们时间在流逝
生命在轮回,岁月在更迭变幻
春秋四季,生命苦短
是秋风洗刷着青春的容颜
还是秋雨萧瑟了内心的苍白与惆怅
其实它们是在演绎一段
从生到死的爱恋
当秋姑娘睁开迷蒙的双眼
不会为看到季节的凋零而伤感
她会为看到的春华秋实而欢颜
我们走过了春暖花开的情缘
听过了炎夏的蝉鸣悠扬
黄沙漫卷,落花付水流
静默的时光悄然离去
一种眷恋流连在空间
是咫尺天涯相伴的暖阳
是秋姑娘从容回眸的笑脸
我踩踏着满地的落叶,沙沙作响
俯身拾起一片漂泊的落叶
清晰的脉络里透出一缕佛光
我仿佛听见了虔诚的真言
瞬间感觉到如潮水般的思绪
渐渐平静了下来
此刻,有一种通体的醒悟
收拾起和秋风一样的记忆
全神惯注倾听大自然在召唤
舍得、放下,本真归来…
【今音点评】
心律与旋律的一致
《白日梦与秋姑娘》这首诗出彩的地方在于旋律的编排。比如按照心绪适合秋天的节奏,能够娓娓道来,是诗歌里面所传出来的脚步声。通过所结构出的四段中的移动来体现的,比如四段和诗歌第二段第三行的“人生四季”同步。这也属于是诗歌的一种外形结构的特色。像这样的特色也往往会最能反映诗歌整体上的严谨,于是增加了审美效果。
而效果是根据每个读者的素质,来决定从中获益多少。这是指受益的程度。比如诗歌题目所展现出来的色彩上的反差。这个反差的形成与突出,其实就是诗歌主人公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
能力的展现就是通过四段的发展过程来予以证明的。像这样的证明方式也具有它的个性是在于认识上的独特,比如四段之间的递进方式,呈现出第三和第四段诗行的增加与相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有意而为之。
又比如意在梦中的渴望与“从容。”(详见第三段。)意在“踩踏”时的情绪变化,(详见第四段。)而变化依靠动词来推进与发展诗歌线索,但是在层次上处理的非常严谨,是指第四段里的三个层次划分。
第一个层次是在该段的第一行至第三行;第二个层次是第四行至第六行;第三个层次是从第七行开始至第十行。主要是运用了通感手法,来表现诗歌行、思、辨的立体效果,比如“踩踏、”“听见、”“感悟”等。欣赏。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并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