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李思怡,荷兰华裔知名女诗人、词作家,自由撰稿人,音乐人。擅长唯美爱情诗、情感诗创作。喜爱音乐、种花草,摄影,烹调,喜欢在诗词歌赋里游走。
获奖代表作歌曲【花无寂】【许你今生】等。
诗歌前后在杂志、报纸、各大网络平台和各个微信平台上刊登发表,优秀诗歌作品曾多次获奖,深受扩大读者喜爱与好评。(正在筹备出版爱情诗集)祖籍是浙江省青田县。
【一别经年,该如何再相见】
文/李思怡/荷兰
夜阑人静 风拂珠帘
我端坐于莲花池畔
沐浴着淡淡的幽香
白云漫步于天地之间
寂寞星空,寂寞的白莲
思绪装点了我的遥望
不禁令人遐思,又添几分沧桑
一地相思,两处情愁乱
春花秋月几度 时过境迁
思念绣出隐形的翅膀
如有来生、如有来世
我愿做一朵白莲
我愿日夜守候在你的身旁
一一道尽曾经的往事
风唱祝福 歌声在飞扬
覆盖在灯火阑珊的窗前
白莲花儿摇曳着身姿
挥舞着无尽的温存与缠绵
嗅着袅袅生香的时光
走进年华里的那段芬芳
亲爱的人儿啊 甜蜜的爱人
我们偎依在花溪水旁
笑声染红了一池白莲
遥望着银河 溢彩流光
星星洒落在我们的身上
幸福盈满远山和海洋…
夜深人静,轻轻抖动梦的翅膀
“山盟海誓”顺势蔓延
慢慢合起缱绻的记忆
是爱是恨 是痛还是疯狂
烟雾迷梦 万语千言
一曲倾心 明月空山
今生的情啊 几世修来的缘
一别经年,该如何再相见?
我已忘记如何与你分散
【今音点评】
诗歌节奏的定位
《一别经年,该如何再相见》其中的“经年,”则要根据不同的语境作不同的体会。在这首诗歌里面所体现的年限可能为一年,因为有诗题的“再,”已经在程度上作出了反映。诗点以“夜”切入,故显静态,于是诗歌节奏也定位于缓。比如这个缓,首先由第一段第一行的环境渲染,“风拂珠帘。”这种写法的特色是在体验和观察所一致起来的原因。
于是诗歌的跳跃,也便作为欣赏的一个方法,可以深入到第二行,甚至贯穿第一段的整体结构。第一段为十行。而“我”这个人物的联动效应一直贯穿了九行。这九行着重于“思绪”的流动,(详见第一段第六行。)于是有一个符合身份的特征也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第一段最后一行的“思念绣出”这四个字。它直接和第一段第二行的“端坐”对应起来。这是一种首尾相接的灵活用法。其中主要是显灵活。
像这样的灵活结构的方法还在第二段中得到体现。比如灵活在段落之间的转换,比如从第一段第十行的“思,”在第二段里把它展开化。它所展开的意象选择,则和第一段没有重复,这就是驾驭诗歌的能力。
从第三段开始,主要是修辞的通感手法在这里也得到了应用,它的特征是在于第三段第一行的“嗅。”在诗歌创作中的切入一般以第一行为主,它相对于诗歌的第二行,还比较好处理,不好处理的往往是诗歌的第二行。
这个道理和跳交谊舞有相同原理是在于第二个舞步跨出去的时候,尤其是男士,最容易显出破绽。诗歌创作也是这样,往往第二行要比第一行难以把握。在这首诗歌里面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这里能借用动词来推进诗歌线索的发展,尤其在推进上表现出来的是跳跃。
比如第三段最为明显。第四段的结构是立足于全篇的基础上,是与第一段形成的首尾照应,这也是在前面所提及的手法的灵活性应用情况。这时候,诗歌基调的“思,”在经过了三段演绎之后所得出的结果,是对“山盟海誓”的再次确认。这符合常情和常规,还有常识。
又于是,“思”出有原,和“思”出有果的潜意识,在诗歌主人公的心里面“慢慢合起。”其中的“慢慢”两字,其实在诗歌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大,比如大在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与展现上,显得有情致,有风度,有涵养。这时候,诗歌已经达到了情理一致。它的好处就在于,“一曲倾心 明月空山。”这属于诗歌所赋予生活该拥有的智慧。是对执着的淡化与看轻。于是,伤害也就会少很多。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中国知青作家杯”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