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见读录
读书忆趣.临川四梦
赵秉礼
2015.3.21
书有时是抬着读,或叫被牵着读的。读《汤显祖集》就是这样。
赵新龄借来一套书的其中两本,既《汤显祖集》中的戏剧部分,当班间歇时高声诵读其中的有趣部分,引的大伙笑声叠起……。我拿过一看,竞有这么美绝的文句……,於是随后就从铁路图书馆借到此书籍。
入世界文化遗产与莎士比亚齐名并同时期生人的汤显祖及他的剧作对于中国人应是家喻户晓。
此版本之明《汤显祖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国家出版社再版发行的。其中以传奇称的戏曲剧作集共收五种戏曲剧本。包括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后四种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其以后人尝称的《牡丹亭还魂记》最为著名。
五个剧本我都细读了,在点划微笑中,体味到中国文化、中国文字的美不胜收……。同时能体味到《样板戏》剧词的源宗。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曲、赋在民间戏剧里或俗或雅及生、旦、净、末、丑错落有秩地唱念做打、展逸腾挪空间之乐趣。
书被我寄到满洲里博克图正在服兵役当作训参谋同学那里,他看完又寄到另一地也在服兵役当炮兵参谋的好友那里。书在外旅行了三,四个月才返回。几十年后他们回忆起此书籍对他们所起文学雨露作用,仍津津有味地大笑不止……。
其“蚂蚁缘槐夸大国”“一枕黄粱再现”人们耳熟能详的句子就出於《南柯记》和《邯郸记》。当然我和当时铁路地区图书管理员师傅作了晚还书籍的说明,她也予以理解,同时此书也不是热门抢看书籍(馆内购存三套),确能有人在认真地读,对她也是一种工作欣慰。
后来读了王《西厢记》和董《西厢记》,当然是以后很多年了,仍感到文人刀笔之厉害,入木、入心之功底。下乡期间还读到过文革前出版的依关汉卿等人戏剧剧本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诸如《六月雪》……等。
注:
〈1〉汤显祖(1550—1616)明戏曲作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所居名玉茗堂。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著有《汤显祖集》,收其诗、文及戏剧五部。
〈2〉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生于商业家庭。当过剧场杂役、演员和编剧。现存剧本三十七部、长诗两首、十四行诗一百五十四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