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365》新媒体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通讯员 杨秀娟 发自湖北武穴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更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为了给孩子们增添有趣的户外器械,自制低结构活动器械是我们的首选。近日,梅川镇实验幼儿园在陈贵芬园长指导下,教师们结合地方本土文化和传统民间游戏利用各种废旧物品,通过精心的设计,大胆地想象、采用剪、贴、缝、等多种方法,制作出适合各年龄段幼儿不同领域实用的教玩具。
瞧!一个个废旧物品在教师的装扮之下,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件件孩子们新鲜的、可操作的户外活动“宝贝”了。
▲踢毽子
是不是有种重温童年的感觉,老师们利用垃圾袋,小铁圈通过剪的方式完成毽子.踢毽子可以充分锻炼全身,提高幼儿身体灵活度和反应速度,更可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降落伞
老师们也是利用废旧的垃圾袋和线等材料做出了孩子们爱玩的降落伞,这个游戏激发幼儿对动手试验的兴趣,也可以通过试验了解伞面对速度的影响.
▲保龄球
老师利用平时收集的易拉罐、报纸,再用小竹竿完成的,瞧,孩子们玩的多认真!打保龄球可以提高对数量的认知能力;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通过协作和示范提升孩子模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加孩子的耐心和受挫能力。
▲“母鸡”下蛋
废旧的盒子经过老师的”大变身”,也成为了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孩子们玩的多开心!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弹跳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及与同伴间的合作交往能力。
▲跳竹竿
生活中常见的竹子,经过老师的装饰也闪亮登场了,传统的跳竹竿也加入了我们的户外活动中,跳竹竿不仅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身体的协调性,更培养与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抓石子
废旧不起眼的布料也派上用场了,经过老师的”变身”也成为了孩子们玩具中的一种,抓石子不但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还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度,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也具有一定的益处。
还有孩子们乐玩的跳绳子、跳皮筋、挑花篮、闪光跳…...每每看到孩子们活动中洋溢的那一张张笑脸,就是对老师们最好的回馈。尊重孩子的权利,相信孩子的能力,做有温度的教育。
本次自制教玩具活动很好地贯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打破了高结构玩具的束缚,低结构的自制教玩具,同样给了孩子们游戏学习的发展空间,更贴进幼儿的生活,更有利于激发幼儿游戏和探索的积极性。充分做到了"儿童即游戏,游戏即儿童"的教育理念,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金色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