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一部染料厂
.文/李祖荣
第二十章
各位看官,你也看出来了,我们在这篇记实小说里,充份展示了染料厂工人们的创造力,生产力和他们的智慧。
他们可能文化低一些,但并不影响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他们可能粗俗一些,但并不影响他们的人格。
他们可能朴实一些,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创造力,他们可能有沉重的家庭负担,但不影响他们干活的卖力气。
染料厂工会曾经办过一个展览,内容就是展现工人们的智慧,爱好,手艺,学识,业余生活。
在展览中,我们看到有国家级的学术论文,有报刊发表的诗歌,文章。有女工们的编织,刺绣。自己设计剪裁的服装。
有形意拳,太极拳,炮拳,三截棍的演练。有拉丁舞,恰恰舞,交际舞的展示。
还有仿制的明清家具和家庭厨艺的诱人的味道。
工人阶级是有力量,更有智慧的阶层,是共和国的脊梁,任何时候都不能够小视他们。
大硫酸车间那年进行设备改造更新,有些设备都是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图纸资料,还特地邀请了德国的高级工程师。
经过一个半月的改造,新设备的更新,开始试车了,但就是在自动化仪表这一块,总是出现问题,仪表不准,自动化起动不起来。
德国专家认为是工人操作的问题,又给工人讲课,又亲授操作手法,但一试车仍是不行。
德国专家急了,又更换了一套国产的设备,重新试车,没想到,还是老样子,自动化不自动,仪表总是有异常。
气的德国专家直摔水杯。
这时,一个有五年仪表工龄的仪表工站出来,他说可能是德国进口的仪表有问题,调试一下仪表试试。
德国专家哪能容忍说自己国家的仪表有问题,怒不可遏的问厂里的翻译,他是什么学业,哪个大学毕业的?
仪表工说,我就是高中毕业,翻译过去后,德国专家一脸的不屑。连说no,no,no,
但接下来仪表工对他说,我虽然高中毕业,但我看的懂德文,虽然口语差点,但看说明书没问题。
翻译过去后,德国专家有了吃惊的表情。
几经对话,德国老終于同意仪表工调试一下仪表。
仪表工按照说明书调了20多分钟,说可以试车了。
操作工一按按钮,所有设备如愿起动,试车一次成功。现场一片掌声,德国专家也竖起大拇指,连呼: 漂亮,漂亮!
这个仪表工技术高超,为国家赢得了荣譽。也为染料厂的工人赢得了尊重。
他本人也是仪表堂堂,他当时31岁,人有1米78高,长的也帅气,瘦溜的身条,留着一边倒的头。
后来他获得了厂里的奖励。
再后来,下岗风大刮,他也下岗了。
有道是: 都言工人是底层,
谁知山外有高峰。

爱情有多种多样,就像染料厂的色,五颜六色。
大分散车间有个段长,姓什么忘记了。他原来是北京一个看守所的一个獄警。那年他也就二十四五岁。
监獄警察给人的印象都是一脸的严肃,喝三吆四的,从没有笑脸。在监獄形成的习惯,回家脸上都没什么笑意。
但他们也有感情,到了找对象的年龄,工作岗位上又没有女人。可能都是有点压抑。
自从来了个新犯人后,这监狱里突然经常来个女人了。新犯人五十四岁,是个工人,因为和别人打架动手,过失伤人,要服刑三年。
这个段长就是他的獄警,也可以说是管教。
女人其实是个女孩,21岁,身条高挑,马尾辫梳着,上衣白涤确凉汗衫,下身一条花格裙子,很是青春。
她一个月来两次,给他爸爸带点吃的,还有换洗的衣服。
一来二去,獄警也认识了她,有时来的不巧,不是探视时间,獄警也帮忙给稍个话,传送几件衣物。
女孩很是感激他。他也觉得女孩孝顺,心地善良。
八月十五,女孩给他爸爸送月饼,也给獄警些。獄警也觉得很温暖。慢慢的女孩探视她爸爸,也和獄警聊一会,日久生情,双方都有些意思,但都没捅破。
獄警对他爸爸除了管教外,又多了层照顾。女孩更是感激不尽。
正当二人要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有人把他们两的事汇报了领导,领导觉得这事不妥,批评了獄警,獄警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自然也不愿意接受。女孩不知道此事,来往依旧。
领导没面子了,把獄警叫来说,要不断绝关系,要不调离监狱岗位,獄警坚持来往,終于领导发火了,把獄警调离了监狱。分配到了染料厂当了工人。
女孩最后打听到事情的原委,觉得对不起獄警,七拐八拐找到染料厂,找到獄警,向獄警表白了爱意,两个人的感情升温了。
半年后,两个人领证结了婚,男方没房,住在了女人家,两年后生了个女孩,小日子幸福的过了起来。
獄警还是监狱里的脾气,喝三吆四,喜欢训人,女人是会计,多少有点受不了,但也没在意。
獄警在小喷雾从工人干起,工作积极,又是党员,没多久就当了班长。
班里有个妹子,个头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两条辫子,头发乌黑。特别是两只大眼睛,乌黑明亮。就是身体有点弱,出料搬不动大桶,班长出手相助,也是情理之中。
成天在一块滾打干活,相互都有了好感。一起吃饭,还一起出去游玩,当然,刚开始是全班一起出去玩,后来就人越来越少,只剩他们两个人了,一起看夜电影。关系不一般了。
女会计平时忙工作,下班带孩子,又做饭洗衣服,也有些慢待了獄警。
比较起来,染料厂这个女孩更温柔体贴。
有一天白班,大家坐在大分散车间楼前聊天,有人起哄二人互相喜欢。獄警挺高兴,女孩有点害羞,说不喜欢獄警。
有人开玩笑的问獄警,喜欢女孩吗,獄警说喜欢。
女孩更受不了了,突然冒出一句话说: 你要是喜欢我,你就去爬硫酸车间的大烟筒,爬到顶,再下来,我就喜欢你。
说话算数?獄警认真了问道。
说话算数!女孩斬钉截铁的回答。
獄警放下手中的搬子,向硫酸车间的大烟筒跑去。众人凑热闹不闲事大,起着哄说,爬不上去,别回来!
硫酸车间的大烟筒83米高,是整个朝阳区最高的烟筒,
烟筒里有铁梯子,但基本都是直上直下,从烟筒里底下仰头看,只有一个井口的天,除了专业人员爬上去过,谁也不敢上去。
女人的一句话,有时能使男人发疯,干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獄警的屁股后面好像有个核动力,獄警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这时的他,没有恐惧,没有了自己的身体,有的只是一个信念,爬上去。
半个多小时,大烟筒上有个人影在招手,众人信服了,女孩脸红了。
獄警为了证明自己,头脑和身体是存在的,是一体的,他掏出来老二,在烟筒顶上撒了一泡尿。自己看了看,是真的。才往下走。
过了些日子獄警的媳妇天天来染料厂,在车间坐着,在大食堂吃饭。原来小两口在闹离婚。媳妇不愿意,来染料厂一探究竟。她要用她的力量挽回这要倒塌的大楼,她要挽回这段婚姻。
最终的结果,染料厂的女孩调走了,獄警的媳妇成功的挽回了婚姻。
有道是: 夫妻感情有缝隙,
烟筒高耸露玄机。

车间工人还有一个福利,就是厂里有个洗衣服房。这个洗衣房可不是什么都洗,他除了给车间洗滤布外,最主要的是给工人们洗工作服。
工人的工作服往往穿三四天就都挂上色了,脱下来集中起来,每件衣服上有个铜牌,由车间统一交到洗衣房。
如果没赶上统一交,自己也可以去洗衣房交。洗衣房有两个一米半直径的圆盘式工业用洗衣机,一下能装三十多套衣服,转起来轰隆隆做响。
讲究点的工人自己洗工作服,因为洗衣房能把你的衣服,由蓝色的洗成绿色的,那是因为你的衣服和翠绿车间的衣服一块洗了。
但有个洗衣房总比没有好。
染料厂有钱,工人奖金也不少。有人就承包了老招待所,把它改造成餐厅和卡拉ok厅,车间聚会可以在这摆个十来桌,酒菜齐上,又搓又侃,大吃一顿,车间也不怕花钱,图一个团结,热闹。
吃完饭还可以去唱卡拉OK,老板又能收入一笔钱。
个人哥几个好朋友,下班不回家,也可以开一桌,吃完喝完,还可以在房间里打麻将,输赢他们都抽头。
他们都是吃染料厂的,厂里不管,工人们也愿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退了休的干部成立废品废物回收公司,简称后回收。
他们有人专门回收工人们的劳保,包括新工作服,手套,水鞋,口罩,一身新工作服只给三十块钱,一副手套只给八毛钱,水鞋一双十五块,口罩五毛钱一个。
回收后,他们再包装好,再卖给染料厂劳保科,如此循环,也赚了不少钱,劳保科装聋作哑,收没收好处费,只有天知道!
他们在车间附近建几个回收罐,回收车间排放的废酸水,经过处理,变成了好酸,再卖给厂里,也是一本万利的事。
其实厂里有后处理厂,就在北边,好大一个废水废酸酸处理厂,工人就有一二十个,一个大处理池,往池子添加石灰,起到中和作用,酸水成中性后,排放下水道,如此而已,并没有回收赚钱。
回收公司成立后,废酸水都被他们截留,赚钱了,厂里的后处理厂也就名存实亡了?(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