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 通讯员 刘大海)早上六点,天空刚透出一丝光亮,迎着村边竹林里清脆的鸟鸣,河南省焦作市各县区的残疾人及建档立卡盲人学员便开始了紧张的学习和培训。学员们小心翼翼的捧着按摩器材,沿着盲道,慢慢地走进竹林边环境幽雅的焦作市大海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

一间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五十多位残疾人正在认真的听课和训练。按摩、火罐、艾灸……
偌大的实训课教室里,雾气腾腾,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中药香味……不一会,学员们额头上细细的汗珠在层层雾气中若隐若现。
尽管有点累,但他们很开心,也很自豪。因为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后,他们就可以到康复保健按摩中心上班了。一个月可以有2000多元的收入,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不用再让亲人朋友为自己操心了。学员们因不同原因导致自身残疾,使得家庭贫困,摇摇欲坠。冰冷的现实几乎使他们绝望,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这时,焦作市大海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带给他们希望和温暖,信心和力量。学校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给他们提供了优良的食宿环境、教学环境以及广阔的就业平台。在他们学习过程中,教师们手把手进行教学,使其掌握推拿按摩的专业技能。想成为赢家,首先成为专家。
焦作市大海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创建于2016年10月,位于博爱县美丽乡村——义沟村。由当地知名爱心企业家刘大海投资80余万元建成,是一家慈善性质的培训学校。学校以培训就业为主要目的,面向残疾人,引导残疾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自强自立,改变命运,过上富裕、有尊严的生活。

这所特殊学校的校长、二级盲残青年刘大海谈起自己的办学经历,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
刘大海出生于焦作市博爱县鸿昌街道办事处芦桥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家境贫寒,而且视力很弱,影响了读书。为了生存,初中毕业那年,他不得不独自来到洛阳河南省针灸推拿学院上学。
1998年毕业后曾多次到省内外进修深造,取得了高级中医康复理疗师的荣誉证书。
2001年,他开始走上创业之路。当时他手里只有不到300元的钱。他东凑西借,又把自己结婚时买的洗衣机卖了600元,才在洛阳开了自己的第一家按摩小店,当时,按摩店只有4张床,也缺乏高档次的仪器设备。没有火罐,他就找些罐头瓶替代;没有牵引床,刘大海就采用“人力牵引”。
“创业时太难了!但我们要干成一点事,必须有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头!”刘大海掷地有声的说。在他身上有一种永不服输的志气和风骨。
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凭借这股不向厄运屈服的勇气,最终,他的事业越做越大,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一无所有的视力残疾人,经过多年的创业历练,成为了一个创造奇迹的爱心企业家。
身为残疾人,刘大海深知残疾朋友就业和谋生的艰难。2002年,尚处在创业初期的他就开办了残疾人按摩培训中心,免费教残疾人学习按摩,下岗职工半价收费。
2002年——2007年,五年来,他小小的按摩培训中心已先后培养了千余名按摩师。其中,残疾人400余人,全部实现就业。还有不少学员到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从事按摩。
2007年至今,因为这种无私奉献的情怀,刘大海被评为中残联盲人保健按摩委员会常务理事,洛阳市区残疾人代表,政协委员,洛阳市残联盲协副主席等,成为残疾人自强创业的典型人物。
已进入不惑之年的刘大海为人忠厚低调,他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表情中透出几分儒雅和坚韧。就是这位普通又传奇的农民把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的事业演绎得风生水起……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掌握实用技术,早日脱贫致富,焦作市残联受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的委托,在焦作市开展盲人培训与就业试点工作,强力推进盲人小康进程。
2016年10月,刘大海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应运而生。
他深知,脱贫是目的,就业是手段,培训是前提。
五年来,学校坚持学习生活于一体的全日制脱产学习模式,不断加大硬件建设。建成高标准的理论教室和实操教室,建成了宽敞明亮的厨房和餐厅,一次能满足200人培训和就餐。为改善学员的住宿环境和生活条件,所有宿舍均配有空调,配备独立卫生间和洗澡间。
五年来,学校坚持“技能培训与立志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充分就业与自主创业相结合;普及性培训和提高性培训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以中医推拿按摩技能、手法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课程设有人体解剖学、中医理论学、推拿按摩基础学、经络腧穴学,常见病推拿与保健推拿学社会信息知识及励志教育。
2018年,刘大海又投资150余万元创办了位于博爱县鸿昌街道办事处芦桥村残疾人按摩实习基地——大海康复保健按摩中心,占地1600㎡。学员可以分批次到店实习,便于提高学员对各种按摩手法、技能的灵活性和对工作岗位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员能够顺利适应工作岗位。由于残疾人多有生活不便之处,学校就专门配备几名生活老师,无微不至地帮助同学打饭和上下楼梯,让每一位学员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学习,愉快的生活。
五年来,学校开办盲人保健按摩技能培训班九期,共培训六百余名残疾人及残疾人直系亲属、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其中仅盲人学员就有二百余名。学校还结合焦作市福利院、博爱县中心敬老院等慈善单位,不断为周边群众开展义诊,免费对偏瘫、颈肩腰腿疼患者的按摩和调理,共义诊上千名患者,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五年来,学校和北京、天津、广州、沧州等几家按摩用工单位签订定向合作协议。又对接了成都、昆明、厦门等地区,让结业学员学有所用,集中就业,给残疾人提供更优良的岗位,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办学目标。学校培训结业的学员大部分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天津、浙江、青岛等地区就业,还有不少学员自主创业开办盲人按摩店,就业率达到70%以上。
盲人班志杰提起大海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三年前,他利用自己在培训学校学到的手法和技能,在焦作市开办了盲人按摩院,自创班氏按摩品牌,月收入一万八千元。如今,他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在市里买了车子和房子,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这样成功的例子,在大海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的毕业生中举不胜举。温县的晁二光,沁阳的汤二龙,修武的薛新建……一个个全盲人学员在大海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学到了技能,改变了命运。正因为如此,学校不但成为省市县残联培训基地,而且也是博爱县人社局定点培训机构,同时还是残疾人心理咨询定点服务中心和学雷锋教育基地。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一路走来,付出许多,收获很多。
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首歌。最让刘大海欣慰地是,前几年,由市残联举办的“脱贫攻坚走出去战略保健按摩培训学员赴北京、武汉、广州就业欢送仪式”在焦作市会议中心圆形报告厅举行。
这是一次高规格的欢送会。省市县领导和残联、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学员400余人参加欢送仪式。
这是一次残疾人走出去、改变命运的动员大会,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走在了前边,气魄前所未有,规模前所未有,力度前所未有,为残疾人脱贫致富奔小康趟出了一条新路。焦作市也因此被确定为全国盲人充分培训和充分就业试点,领头雁。
正是在这次欢送会上,刘大海代表全市残疾人做表态发言。他培训的158名学员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的保健按摩就业基地顺利就业,月收入平均在6000元以上。技能培训和产业带动,结出了残疾人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
冰心在《爱在左,情在右》中深情写到:“爱在左,情在右,在道路的两旁,我们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使一路上穿枝拂叶的人即使走过荆棘,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焦作市大海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不负重托,迎难而上,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在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起舞和歌唱。人人献出一点爱,涓涓细流成大海……
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所写满爱心的学校,必将和青天河靳家岭的红叶一样,红遍焦作,叫响河南,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