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博杯”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中小学师生征文119
节 约 粮 食
济南市历城区神武小学 秦璟耀
当看到我国国徽时,如果你仔细看,相信你一定会注意到国徽最外圈的图样,是什么?没错,是形变后的麦穗,这象征着粮食,也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却建国后不久的粮食饥荒,更警示着我们节约粮食。
粮食,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也能一天三顿的吃上,如今很难想像与电影《1942》的关联,可以说顿顿吃饱,顿顿吃好,平平常常,司空见惯。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失去粮食的持有权会怎样,那会怎么样呢?战争,惶恐,饥饿,抢夺…… 其实这都是粮食的供给不足造成的,在我看来这些灾难已经离我们很远了。
全球各国都承认中国是地大物博,土地肥沃,粮食充足的泱泱大国。但是,随着城市占地面积的扩大,人口的增多,包括本地人口、外来人口、境外输入人口等增多。珍贵的土地资源其实也在日益减少,城市占地,商业占地与农耕用地此消彼长,即使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也可能早就受到污染,不能种植出优质的庄稼。
前几天看到袁隆平院士还在研制水稻,专门的盐碱地水稻,能适应盐碱地而且产量还不低,院士从来吃饭都是将碗中的每一粒米吃干净。如果每个人每次吃饭能节约1粒米,或者节约一颗蔬菜,当然不是让大家当苦行僧,那么全国节约下来的就有十几亿粒米,十几亿颗蔬菜,足以养活非洲吃不上饭的难民。然而不能做到节约粮食的还有不少。最简单的从我做起,劝导身边的同学做起。不搞形式主义,比如之前的学生集体就餐要唱就餐歌,饭店点菜采用N-2模式等。
我呼吁同学们节约粮食,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玉米最快95天成熟,而小麦时间更长,古有云冬天麦盖三层,来年枕着馒头睡,从侧面看小麦的成熟期更久。总而言之节约粮食刻不容缓,为节约粮食迈进新的一步。
指导老师: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