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汴梁
文/王丽珍
来到西安,便到了大唐,来到开封,便揭开了八朝的历史,作为八朝古都,在历史的画卷里,开封似乎比西安更胜了一筹,西安去过两次,而开封即便途经,由于时间原因,也是擦肩而过,揭开内心汴梁的面纱,来次专程的开封之旅。
’十一’高速免费的诱惑,终不能抵挡,明知车多人多,还是虎山行了,四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达开封,一念之间,似乎回到了大宋,就连空气也是浓浓的北宋味道,真所谓“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到达开封,已是傍晚时分,早就听说开封的鼓楼,开封的鼓楼是地标性建筑,也是开封的商业文化中心,鼓楼夜市,是开封千年传下来的特有文化,根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鼓楼夜市也是开封最大的夜市,是集吃喝玩乐的夜市,可以说,没有感受过鼓楼夜市文化的旅行者,都不算真正来过开封。

夜幕降临,我们步行进入夜市,两边的小吃依次排开,铁板豆腐、炒凉粉、桶子鸡、羊肉炕馍、臭干子臭豆腐等等,数不胜数的小吃,我先来了个铁板豆腐,老公说,还是再吃点当地最有特色的吧,于是又来个羊肉炕馍,看着师傅麻利的操作,瞬间出炉,咬了一口,那个烫呀,没感觉出味儿来,老公说找什么急,又没人抢你的,还不是被美食诱惑,想尽快享受美味,再咬第二口,鲜嫩的羊肉露出来了,加上馍的萃香,那种独有的口感,瞬间觉得麻醉,然后又吃了炒凉粉和年糕,至于味道,就不再提了,留着给读者想象的余地,或许能再带来些吃客吧。
走进开封府,下起了蒙蒙细雨,我想,这绝不是冤屈案子的呻吟,而是游者思念”公正廉明”的泪滴。

开封府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曾被誉为“天下首府”,据说只是一座再造的府邸,但并不影响游者对刚直不阿的敬意,以及对官员清正廉明的渴望,它有一种力量的象征,最为庄严的,当属包公的倒坐南衙了,原来开封流传“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包公到任后,得知这一情况,毅然打开开封府的大门,任百姓自由出入,并可旁听庭审,以示公正,在我看来,这个地方,便是现在官员们最佳的廉政教育基地了。
走出开封府,已临近中午,旁边的“包笼府”,据说是有名的灌汤包店,于是进去品尝,要了两种馅的包子,包子上来后,接着盘子,咬开皮儿,一股鲜嫩而不腻的汤汁从中溢出,满满香味,就连过后打个嗝,也是鲜美的汤包味。

如果说,前两个景点是开封的名片,而我更觉得,清明上河园,是名片中的名片,清明上河园,是穿越时空走进北宋的画卷,是东京汴梁的真实再现,也是《清明上河图》的再现,清明,即政治清明,当初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进献宋徽宗时,当然有取悦之意,然而才艺皇帝宋徽宗,只关注了图画,却忽略了画外之意。
我们顺着园里边的小路 ,一直往里面走,园内楼、阁、桥、亭林立,最为代表的虹桥,被列为中国十大名桥之一,横跨’汴河’,气势如虹,于是让老公拍照,与桥合影,留作纪念。来到跑马场,也许是想为此次游园尽兴,我骑了一圈马,似乎,我马下的枭骑,就是北宋将领的铁蹄了。
继续前走,一处水的中央,有木战船,战船前面不远,有临水的亭台,此时才发现,人们把这个水景地,围了个水泄不通,问了游客才得知,马上要实景的水战表演,于是等待演出,不一会儿,宋兵上阵,音乐响起,一场东京保卫战开场,逼真的表演,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战火中,宋兵的呐喊声,加上火炮的轰鸣,烘托出整个园内的气势磅礴。


园内的酒楼、茶肆、当铺、汴绣、官瓷、年画等,都集中展现了当时东京汴梁的繁华街市风情。在景点的中间,有宋代科技馆、宋代名人馆、宋代犹太人文化馆及张择端纪念馆等,每个馆内详细的介绍以及物品的描述,成为宋文化的集中展现中心。
即将走出园的时候,又看到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处于好奇,又挤进人群里,看到是斗鸡表演,目睹了一场精彩表演后,由于时间关系,依依不舍离开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如果能把你感情真正带进去的,当属夜场的《东京梦华》表演,它是北宋的大型实景演出,据说美仑美奂,令人震撼, 去的还是仓促,错过了提前网上定票,没能看上,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开封,以其特殊的地理、气候、交通等便利条件,在历史上屡次被封建统治者定为理想之都,乃至北宋时,成为世界第一大都,足见开封的魅力。
开封,从来不乏传奇,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才子佳人,留下的只是淡忘的传说,却因有一个黑脸包公明镜,照耀着世世代代。这中原的明珠,宋文化的瑰宝,在现代化大都市下,以其独特的方式,奕然显示着昔日的繁荣昌盛与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