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粮节粮
济南市历城区神武小学 马刘天笑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们都知道,也都理解诗的意思,但能在现实生活真正体现它的又有几个人呢?
抛开资料,环顾我们四周,随时都能看到浪费粮食的场景:某人吃了一口面包,因为里面不是自己喜欢的蓝莓馅而扔往路旁;一碗米饭吃不了几口就倒掉……看到电视中播放的新闻,贫困小学的同学让我心疼不已,一顿午饭便让我难受不已—每个孩子都是带着自家饭菜到学校吃,没有一点菜,没有一点肉,只有一块细长的菜脯,如果某天多了一点菜,那便是幸福的,甚至是奢侈的……非洲那片彩色的土地上却有1400万食不果腹的饥民,其中近一半是儿童!他们张大着嘴渴望食物的填充,一双大而无神的眼睛流露着绝望和恐惧,每天都在生死的边缘徘徊……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饥饿需要我们同心协力去驱赶!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对于我们只是生活中。
马克思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家底的清醒认识。无论从人均资源量或政府、企业、家庭的财政情况来看,我们手头其实都很紧。在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能否在节约的问题上进入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事关社会和谐乃至中国社会的未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内心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离真正的节约型社会不远了。”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节约不再被认为是美德,却被当成小气、抠门的意思。其实不是的,参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培养良好的现代生活习惯实现的。 也许有人说:“这是小题大做,不就是点粮食吗?”是的,虽然扔掉的粮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爱惜粮食的人,也会不爱惜其他的一切,到头来只能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节约粮食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