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李海华,山东临清市人。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聊城市作协会员,临清市作协副秘书长,中冶银河纸业有限责任公司《银河纸业报》责任编辑,《当代新文学》副总编,作品散见于《中国纸业报》《精短小说》《聊城日报》《鲁西诗人》《长安日报》《西部散文选刊》《齐鲁文学》《作家文学》《临清周讯》《中国现代文化报》等报刊杂志。《长眠在麦田里的母亲》在2018年全国首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荣获散文类二等奖。通讯报道2次荣获全国造纸产业优秀企业新闻一等奖, 2019年,被中国华夏精短文学学会评为十大创作明星。出版散文集《岁月静好,寻梦远方》,著有长篇小说《转动的青春岁月》。

玉兰精神玉兰缘
文/李海华

重阳菊花香,金秋收获忙。深秋的时节,空水氤氲的气息是燕赵南部平原这片土地的主旋律,它要让你看见这里的黄土地,这里的绿水,这里的树林,这里的玉兰构成了最美的风景。10月25日上午,临清市作协重点作家一行12人,来到吕玉兰家乡——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进行采风活动,还参观了玉兰酒业,并在临西县玉兰酒业召开区域性运河文学研讨会。

玉兰精神
吕玉兰同志是全国著名女农业劳动模范,于1993年3月31日病故,终年53岁。为缅怀玉兰同志的丰功伟绩,弘扬玉兰“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东留善固村根据全村干部群众意愿,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在玉兰同志故里修建玉兰公园和吕玉兰纪念馆。
玉兰公园为绿色公园,除展厅、礼堂、广场、道路及附属设施外,为突出特色,在园内塑玉兰同志头包白毛巾,身着方格褂的半身胸像,塑像形神逼真,质感真实.昭示后人。园内空地栽种果树、玉兰树、龙爪槐、花卉、苗木,建有人工湖、假山、六角亭、八角亭、水榭、宣传栏、功德碑、体育器材等,毛白杨、花椒树是公园的围裙。
玉兰公园和吕玉兰纪念馆也是一个有机结合的建筑群体,我们在玉兰纪念馆前合影留念后,带着敬仰的心情拾阶而上,纪念馆门楣上悬挂“吕玉兰纪念馆”的金字匾额。台阶周围为汉白玉护栏,每块栏板上浮雕着不同样式的兰花。纪念馆采用四合院布局,四周环廊相接,院内青色大理石铺地。北面是玉兰生平事迹展览馆。展馆迎门是毛泽东与吕玉兰在中共“九大”会议上握手的巨幅画像。展厅为回环式布局,分有吕玉兰事迹、党史、国防教育、劳模、电教放映5个展厅。共展出照片214幅,实物58件,以大量详实的资料再现了吕玉兰由一个农民的女儿成长为一名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的过程,重点展示了她“植树造林、锁风固沙、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把一个贫穷落后的穷沙窝改造成林茂粮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过程。
纪念馆西面是临西好人展厅,南部是国防教育展厅;南面是全国劳模展厅,重点介绍了126名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辉事迹和在全国省重大影响的24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代表。纪念馆是邢台市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河北省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人的名字能够沉淀于人们的记忆之河,必然有其厚重的理由。一种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必然有其璀璨的价值。在纪念馆讲解员娓娓道来的讲解中,我们感到玉兰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吕玉兰同志解放前出生在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她高小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务农。当年她就当上本村“铁球社”的社长,成为新中国最年轻的女农业合作社社长。入党后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在千亩沙荒地上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科学种田,推广小麦优良品种;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国著名女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女省委书记,但仍是头扎白毛巾,布衣布履,举手投足,被人亲切地称为“头扎白毛巾的女省委书记”,连任三届中央委员,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并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吕玉兰是务实肯干勤奋进取的劳动模范。不管在什么岗位,她都不改质朴本色、公仆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个世纪80年代她任正定县委书记期间,无怨无悔,一如继往的拼命工作,赢得当地党组织和百姓的称赞,做到了禅精竭虑,夙夜为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玉兰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品德和风范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
有一种精神叫无私奉献,有一种情怀是百姓至上,有一种品质是无惧艰难,有一种作风是艰苦奋斗,有一种精彩是永不谢幕,有一个传奇需要代代传颂,有一个名字让人刻骨铭记。吕玉兰的成长历程是一个奇迹,她的生动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她是当代中国农民的骄傲,也是中国妇女的骄傲。她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她生命的烛光却放射着无限的光芒。无情的病魔能夺走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但磨不灭激荡在吕玉兰血液里的英雄气概和玉兰精神。
“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能够穿越时空,永远不老,历久弥新。上个世纪60年代,吕玉兰的事迹曾传遍了大江南北,影响和激励了无数的人。“玉兰精神”是她一生历经风雨,千锤百炼的结晶,是她几十年如一,用毕生心血和汗水凝结的硕果,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玉兰精神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一样,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中华传统民族精神为底蕴,继承和发展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而成生的时代精神,是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励精图治、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力量,也是现代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动力源泉。
忠诚,就是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一切听从党的安排;爱民,就是时刻将百姓的冷暖记在心上,时刻装着百姓,唯独没有自己;吃苦,就是以苦为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实干,就是在工作中埋头苦干、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做出样子;无私,就是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甘做人民的“傻子”;奉献,就是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为党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玉兰精神就是具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党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和信念;体现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不怕苦、不怕死的奉献精神。 吕玉兰同志是一个虽死犹生,活在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人。她的精神,她的形象,将逾远而弥存,历经时而愈加光芒四射,与时俱进,永不过时。
今天,我们大力弘扬玉兰精神,就要像吕玉兰同志那样忠于党的事业,坚决服从大局,积极服务大局,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打破思想桎梏和利益藩离,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落实到实处,可以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创新上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像吕玉兰同志那样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工作,努力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业绩。
弘扬玉兰精神必将促进社会和谐。吕玉兰同志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切实改善民生,真心为群众谋利益,解忧愁。她恪守公仆情怀,时刻把群众冷暖记在心上,始终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她蹲地头、坐炕头,唠家常里短,无事不谈,无话不说,与百姓心相连,情相依,解决实际问题,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和谐发展。
吕玉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伟大的理想和日常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出了不平常的业绩。吕玉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伟大的理想和日常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出了不平常的业绩,体现出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高尚情操,并铸就了伟大的玉兰精神。
玉兰精神既属于昨天,又属于今天和明天。玉兰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我们的时代精神,过去和将来都是教育和激励人们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

玉兰缘
参观完吕玉兰纪念馆,我们受到玉兰精神洗礼后,来到临西县玉兰酒业有限公司,玉兰酒业公司位于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吕玉兰的家乡——东留善固村,主要生产浓香型白酒。公司薛坷达厂长采用“倒序”的参观解说方式,把我们带到玉兰白酒储藏车间,车间内整齐排列着很多装酒500斤左右的红布封口的陶瓷储酒罐,甚为壮观。
薛厂长虽然很年轻,但对白酒文化、酿造流程了解很多,也很专业。他说玉兰酒业有限公司还与吕玉兰同志有渊源。东留善固村吕廷祥是吕玉兰一手培养起来的干部,他17岁当民兵排长时,吕玉兰鼓励他:“廷祥,往前闯吧!敢想敢干是年轻人的特点,本事都是练出来的嘛!”他参军时,吕玉兰嘱咐他:“军营是个大学校,你要好好的向解放军学习,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将来把军队的好作风带回来!”他复员回村时,玉兰劝慰道:“你既然回来了,就安心务农吧!农村大有作为!”他当村委会主任时,吕玉兰引导他:“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东留善固的农业、林业上去了,还应上些工副业项目,尽快让农民富起来!”
吕玉兰还利用在省农业厅工作之便,亲自领着廷祥,多次找省、市直有关部门的领导,帮着跑项目、搞原料、找销路,使村里的水果罐头厂越搞越兴旺。之后,村里又陆续新建了棉织、合线、酿酒等厂子,成立了实业总公司,这个酿酒厂就是玉兰酒业公司的前身。2017年薛宗鹏总经理回乡创业,收购了当时临西县玉兰酒业,投资5300余万元,对旧厂进行翻新扩建。仅一年时间,就成功打造出北方最高标准的浓香型白酒生产窖池群,“玉兰缘”系列产品上市后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和认可,并且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连续2次作为中国邢台国际自行车赛唯一指定用酒。
好粮酿好酒,薛厂长讲到选好粮食是酿造白酒的基础,可酿造白酒的粮食有高梁、玉米、小麦、大米、糯米、大麦、荞麦、青稞等粮食作为原料,酿酒的粮食必须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曲是酒之魂,酒曲的不同决定了白酒风味的不同,不同类型的白酒都有其适合的酒曲,白酒的口味如何,选曲至关重要。发酵更重要,酿酒分固态发酵与液态发酵法,发酵方式的不同,酿酒设备的选择与出酒的口感都不一样,液态发酵相对简单,固态发酵窖池由于长期持续发酵,生成的栖息微生物和香味物质上百种。这些栖息微生物与香味,又持继不断地往窖壁深入渗透,使窖泥微生物和乙酸乙酯等香味物质日积月累,不断激活,以糟养窖,以窖养酒。酿酒装甄是有技巧的,它直接影响着白酒的品质与出酒率,在白酒酿造工艺中关系重大。也是工艺要求最复杂的一道环节,“轻、松、匀、薄、准、平”六个字就是装甑难度的高度概括。蒸馏出酒的过程重点在火候上,不同的温度下蒸发出来的成分完全不一样,接酒的时候掐头去尾,可以把酒分成不同的档次,得到的原酒度数一般比较高,不同批次的原酒其质量、风格都不相同,需要分批存放。
薛厂长指着眼前一个陶瓷储酒罐说:“一般白酒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才可装瓶售卖,现在一般多用不锈钢储酒罐存酒,使用寿命长久,但我们公司为了保证酒的品质,还是用传统陶瓷储酒罐窖藏。”薛经理还当场打开一个陶瓷储酒罐,取出一些酒让大家品评。虽然我不懂白酒,喝了一口也感觉到入口绵甜,自然协调,余味净爽,窖香优雅。
闻着一股浓烈的酒糟味,薛厂长把我们带到酿造车间,看到六十个用窖泥封好的长方形窖池,顿时让我们大开眼界,虽然经常喝白酒,但对酒的酿造过程,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仅凭自己的臆想猜测,没有见过真实现场,若不是亲眼所见,真的不知那些甘冽的酒会是从这些阴暗潮湿的窖池发酵出来。
在车间浓浓的窖酒香中,薛厂长说:“玉兰缘白酒无论在原料选材,酿造工艺还是建造窖池等环节中,都是请酒业泰斗赖高淮大师亲自把关。窖池均按照国窖的标准和工艺打造,窖泥全部采用四川泸州当地的窖泥,除此之外,玉兰酒业还引进了当前最先进的车间生产设备来辅助生产。”
“窖池怎么做发酵才好呢?”同去的一位老师问薛厂长。
薛厂长说:“我们公司做窖池还有大家想不到的事,为了发酵好,我们在国酒大师赖高淮先生的指导下,专门从四川泸州运来制作酒窖的全部泥土,窖泥采用泸州老窖大曲作为辅助材料,加入了大量产自泸州当地的白酒,作为制作窖泥的稀释液体,还加入了大量的牛肉、鸡蛋、豆芽,苹果、梨,玉米、高粱、小麦、大米、糯米、豆柏等有机物质,来保证窖泥的品质,从而使生产出来的白酒更加香浓。”白雾弥漫的蒸馏过程有一股浓浓的酒香,大伙饶有兴趣的品尝了刚刚出来的白酒。
勾调是纯粮酒与纯粮酒之间口感统一的调配,不同批次的酒口感肯定是不一样的,同一个牌子,不能今天是这个味道,明天是那个味道,所以用不同轮次和不同等级的酒及各种调味酒进行勾调后,才能去除杂质,协调香味,降低度数,便于消费者饮用。调酒室里,薛厂长现场为我们勾调出不同口感系列的白酒,与我们一起探讨怎样让酒的品质更好,更能符合多数人的味蕾。
人靠衣装,酒靠瓶装,玉兰酒业灌装车间是用玻璃与外界间隔的无菌密封车间,包装人员统一着装白色工作服,并佩戴无菌头套、口罩、手套、鞋套,车间时刻保持干净整洁。包装流水线上,全自动灌装机,灌装过程快速流畅,避免酒与空气过多的接触,保证酒的清澈与储存寿命。
我们边走边看,感受着浓郁的酒香,不时用相机、手机记录着厂区厚重的文化、蓬勃的生机。参观结束后,薛厂长还和大家一起分享玉兰缘系列白酒高品质背后的故事。他说:“玉兰缘酒之所以注册‘东留善固’品牌,正是不仅让消费者喝到高品质的白酒,还要了解吕玉兰同志的不平凡事迹,传承‘玉兰精神’, ‘玉兰精神’ 是我们把品牌做大做强的动力源。”
最后薛厂长说:“品酒一门艺术、消费一种文化、享受一种服务。酒品的外延与价值彰显着酿酒人的人品。滴滴原粮酒,醇雅玉兰缘。玉兰缘酒业利用地理、环境、水质的先天优势、坚守固态发酵,精心打磨,匠心酿造,确保酒体醇厚,柔而不淡,香满净爽的独特风格。就像‘玉兰精神’一样,成为业界一张靓丽的名片。”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看着默默无闻的酵池和一堆堆的制酒原料,却能酿出人世间最美的酒来,看来美的东西往往就蕴含在普通里,平凡里。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尽管我们的参观走马观花,但还是增长了酒的知识。


主审/陈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