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人 好朋友们好,不负韶华,一起开心玩耍,用你的诗心续写诗画,请诗心斋微型诗社编辑部老师们挥刀改写,〖诗心诗画〗第八期:
静待
绿云/辽宁
暮色 流进窗棂
厨香弥漫 灯光映亮
望向巷口的眼
收稿时间:2020.11.01号晚
下期出题老师:清雅神风
请各位老师大胆挥刀改写,不要顾及,越狠越好!砍得体无完肤,遍体鳞伤,这样才有感觉,才有进步和提高!
[抱拳][抱拳][微笑][微笑][玫瑰][玫瑰]

修改一
静待
新茗/山东
暮色流进 一桌温馨
巷口的风 是母亲
盼望的眼
这是一首留守乡愁诗,绿云老师的诗语质朴,动词用的不错!整体感觉前面两句的铺设的过于繁琐,可以改动一下,结句又是太实了!我这样写,是不是含蓄些呢!欢迎老师们指正。
修改二
静待
李登科/河北
一柱灯光捅破夜色
满桌丰盛的心情尚温
门张开双臂巷口翘望
感悟:和原作思路一样,只是略作微调。说得是夜晚作了一桌菜,静等游子?老友?
修改三
静待
清雅神风/陕西
港湾映亮思念
厨香弥漫路上
眼神拉暮色入座
修改理由:在尊重原作创作意图的基础上,稍作变动,用映亮、弥漫、拉三个动词在虚实相映的意象中烘托场面,表达情感,突出静待过程。这里的暮色既是时间又是人,港湾映亮思念表明人即将归来,厨香弥漫路上与前一句自然衔接,说明饭已备好,也表明了等待程度,借物言声,最后借拟人再次渲染主题,升华思想感情!
修改四
静待
常青/山东
窗棂上 日暮
颤动着漂泊的脚步
灯光成了望向巷口的眸
改写理由:赏读绿云老师的诗,眼前呈现出慈母盼归图。按原诗的思路,我做了删减与改动,用“日暮颤动着漂泊的脚步”表达盼归的心情,把“灯光”比作母亲“望向巷口的眸”。是否合“静待”题意 ,请老师们指正!谢谢!
修改五
静待
雪儿/黑龙江
暮色 溜进轩窗
小炒的清淡掩不住浓情
巷口那灯 踮脚张望
改写思路:细读绿云小诗,温情脉脉,用词精准。不想违背作者原意,稍做改动,首先将“流进”改为“溜进”
增强俏皮感。继而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写出等待之人备“客”之最爱,融入深情。巷口的路灯似乎也知人意,踮起脚眺望。这一系列于无声处的描述,环环相扣,深化主题。改诗也是一种学习,我愿意继续努力。
修改六
静待
王海云/山东
摁住 一颗惶恐
细数秒针 挪移
翘首 盼儿归
修改思路:结合原创联系自身感触。儿出国访学正赶上疫情盛行,慈母之心牵肠挂肚、彻夜难安却束手无策。只有静下一颗惶恐为儿祈福,盼平安归来!
修改七
静待
湖/长沙
暮色挤进窗
灯闲怠慢厨香
邻家土狗 两次误报
思路感想:静待方式多,多而难取。酒菜都准备好了,坐等宾客或亲人。其实心迹单一,表达跳跃受阻。既然意思抵达,词组要求方圆有度,衔接无隔。在原作基础上,雷同护主,彼岸区分。
修改八:静待
兰韵/辽宁
黄昏挤进最后一个窗棂
娘把灯芯挑长
一头锁紧目光,一头伸向远方
自我解读:微型诗能抓住一个元素就可以,太多有时候显的凌乱。静待。静静的等待亲人,或等待事物发生变化的心态过程。黄昏透过最后一个窗棂之后,母亲想等的人还没来,母亲就把希望寄托给明天或者更久,她选择静静的等待,把灯火加亮一点,盼望远方的游子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