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母
文/贾美芳
霜降了,秋风带着丝丝寒意,百草枯,银杏树叶黄,枫树叶儿红,落叶随风舞,深秋故事多。
小路上,落叶如金色地毯,我沿着小路轻轻走过,仿佛间听到了树叶的呢喃声,多想回到母亲身边。树妈妈也暗自难过,一下子空空的,孩子们各奔东西,树妈妈只好把一切心事装进心里,强忍着挺直腰板,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忽然间,我有一种莫名的伤感与思念,不由想起了母亲,母亲就像一棵大树,把营养输送给枝叶,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这个家,把希望都寄托在我们兄妹六个身上,辛苦操劳了一生!
小时候家里日子过的紧,母亲为了供我们上学,费尽心思搞养殖业,养鸡,养兔子,喂猪,开荒地。下了鸡蛋,不舍得吃,卖了给我们攒学费!
记忆中的故乡张家口,冬天很冷,滴水成冰,呼出的气都看的清,甚至老人们的胡须上冻的都成冰柱,玻璃上结着厚厚的冰花,尽管挂着厚厚的棉门帘,还是四处透风,于是母亲把窗户糊的严严实实。尤其是下了雪,呼啸的西北风猛烈地刮着,风雪像小刀一样割在脸上,出门穿戴厚厚的,跟大包子似的。棉袄,棉裤,老人们上身还得套件大皮袄。
家里每年都养猪。冬天,怕猪冻着,母亲给猪铺上软柴禾,挂个棉帘子,有时遇上懒猪,起来就尿,母亲只好每天换柴禾,父亲刨刨尿冰,生怕猪生病。就这样精心饲养,细心管理。猪还时不时生病,灌药,打针,有时挺大的猪就死了,母亲伤心的偷偷抹眼泪,父亲心量大,安慰母亲,母亲叨叨着,一年的开销就这么泡汤了。气得母亲唉声叹气,因此心脏落下老毛病,一听猪叫,心跳急剧加速,赶紧捂住心口进屋。

每到冬天最难熬,家里水缸上面结一层薄冰,外屋放上菜还冻,无奈之下只好往家里堆,原本狭窄的过道,更窄了,一家人挤在一起倒也热闹,说话声,欢笑声时不时传出墙外。
母亲怕我们冻着,白天顾不上做针线,晚上在油灯下加班,粗糙的手上满是大大小小的裂口,手背上的裂口细小还好点,但大拇指上最厉害,拇指做活一使劲,渗出殷红的鲜血,母亲强忍着继续缝,实在疼的不行,裂口处抹点凡士林油,到油灯旁烤烤!
母亲的加班加点做针线,一入冬,就能让我们穿上干净暖和的棉衣。
由于母亲经常熬夜,她的眼睛红肿红肿的。有时我们睡了一觉,母亲还在油灯下打着瞌睡做针线活!父亲体谅母亲。大清早,为我们做饭,好让我们吃饱饭上学不冷,父亲的刀功很厉害,把咸菜切的细细的,放一点芝麻油,加点葱花,倒一点酱油,那个香呢,吃小米饭就点咸菜,甭提多好吃!现在想起,不由垂涎……

母亲含辛茹苦的照顾一家老小,却经常忽略自己,吃饭时不住地给我们盛,刚拿起碗,就递过一个,娘再盛点,所以母亲往往是最后一个吃完。盖的被子不知补了多少个补丁,里面的棉花碎的成了小块块,父亲看在眼里,咬咬牙为母亲拉块花布,买了棉花,让母亲做被子,被子做好了。母亲却一天也没舍得盖,让给了我,说你到外面上学,盖个好的,娘在家怎么也好凑合,夏天做了件白底黑点的小衬衫,给了大姐,母亲的一生总是在不断的付出!不过我们兄妹几个都很懂事很争气,学习很用功,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学生!
改革开放后,承包了土地,日子稍微有所好转,我们兄妹几个逐渐长大,哥哥姐姐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考上了大学,有了工作,日子慢慢好起来,随着母亲的年龄增长,母亲的身体却愈加不好,经常看医生,还好我们这些子女都很孝顺,让她安享晚年。母亲享了几年福,父亲的一场病,把母亲彻底累倒了,一年后,也就是非典那年,母亲匆匆走了,耗尽了一生的心血,带给了我们无尽思念!
不知不觉母亲走了十七个年头,母亲带着牵挂与不舍,含泪而别!母亲临终前对我的嘱咐,以及对哥哥姐姐的托咐照顾我,母亲的一字一句,温暖着我,也心痛着我,每每想起泪如泉涌。
母亲把勤劳,善良以及吃苦耐劳的品德留给了下一代,把所有的爱给了孩子们,说真的,母亲从没骂过更没打过我们。
大树的叶子落了,次年春天还能长出新的枝叶,可我亲爱的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这些枝叶再也没机会,回到母亲温暖怀抱。母亲,儿女们永远思念您!
写于10月22日

作者简介:贾美芳,笔名,美丽芬芳。鹿泉区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多家网络平台发表。微信号:jmf1971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