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 祖 潘 修 武 之 钩 沉 往 事
在我们家族内,一位耳听名熟的人物,与我神交已久。虽未谋面,却在我我心中树起了一尊雕像,那就是上辈人讲述的故事。沧桑隔世,依稀如昨的轮廓。
从父母、庆叔、姑祖母,潘家湾的长辈不经意的言谈中,无疑充满传奇色彩。谜一样的朦胧,见证这块土地毓秀钟灵的冥冥造化,聚焦在人身上一串串现家,前因后果,在当时不得而知。
有非凡的母亲,必然会教育优秀的儿子。曾祖母是张家冲上湾人氏,生养二男一女,即宝树、宝林、书林。
宝树,字修武,即庆叔的爸爸,宝林是我未谋面的祖父,书林是我姑 祖母,很聪颖。曾祖母是《杨家将》中佘太君一类人物,沉着、刚毅、坚强、威严,属于女强人的范畴。还是我们门内家法的执行者呢!谁有违者,男丁脱了上衣,赤膊在祠堂刺树条伺候!饺子l n j ho b bk z z x ma g
她的基因,在伯祖身上有明显的遗传。造就自己人生的高峰,成为影响后世的一湾活水。诗书传世,文脉绵延,异代对接着香烟。

家道中落,并没有忧天ga怨人。秉承着“穷读书,富习武”的古训,踏上文武兼备,改变家庭命运的坎坷道路。先后就读于木兰山藏书阁iTdy、二程书院、湖北讲武堂、武昌中华大学法律系,抱着一腔热血报国的志向,写下“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朽骨何须埋故土,人生到处有青山”的豪迈诗句。
清王朝与民国的轮替,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在延续。投笔从戎,是当时很多读书人的不二选择。黄陂人盘龙城人陈毅,字彰武,被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任命为漠北都护使、乌里雅苏专员。经潘正道先生介绍,随同一支黄陂子弟兵,开赴漠北唐努乌梁海,参加保卫祖国边防的行列。
凛冽的寒风,猖獗的沙俄。孤军在万里边城,浴血收复了山河,写下历史的壮丽华章。敌我力量的悬殊差距,最终功败垂成。迢遥跋涉归来,以打野兔,射苍鹰,饮马尿维持生命,悲壮在沿途。
家庭的变故,百感苍凉。闲赋的日子,品味着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登木兰山而生慷慨:“胸中块垒多,斗酒又如何?励志磨针涧,凌云好汉坡。千流足下泻,万家眼中罗。岭树生飞壁,风雷势不阿”。人生低谷的心曲,可窥一斑。

在逆境中学过法律的他,坚守正义与道德的良知。有一个很有声望的乡绅,还沾亲带故,做出有悖常理的事情,惹起众怨。他仗义直言,用“打僧骂道,拦河霸港,欺祖灭伦”十二个字的诉状,递到县衙。县太爷不敢怠慢,立即审理此案,一时传为佳话。
胞弟宝林工伤身亡,家庭沉浸在悲天呛地的痛苦之中。倾刻之间,他成了家庭的顶梁柱。抚养侄儿的担子,落到了他肩上。一家六口的衣食住行,沉甸甸的压力,驱使他挑着扁担,在世路上蹒跚前行,为生计而奔波。
来到汉口,找到黄陂同乡会,联系到一家律师事务所。有了经济来源,不时带些钱回家,供老小杂用。侄儿上私塾,弟媳孤儿寡母,在那个世道生存不容易,也是他最挂心的事。每回到潘家湾,还带点衣物食品,使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有伯伯在,腰杆子硬了,多了几分底气。
喜欢交游,口才又好,应变能力很强。得到朋友的推荐,考试录用,进入江岸税务局。用现在的话说,当上了公务员,进入吃财政饭的编制。干得很出色,上级特别赏识,坐上了局坐交椅。不久,调到江岸警察局,仿佛春风得意。

侄儿竹村,经舅父细余家湾宗人介绍,到汉口纸盒铺学徒。初来乍到,避免不了受当地地痞流氓、小混混的欺负。听到侄儿倾诉苦楚,老板说出其中的原由,真相大白。凭借黄陂人的关系,一张名片递到杨庆山面前,请到茶馆小坐。呼来当地龙头老大,作揖美言请多加照顾。一听局座大人亲侄,哪敢放屁,连连点头哈腰称是。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这类事情了。
在内战频繁的岁月,他忧心如焚。向何去的道路,又摆在面前。迷网困扰在风云变幻的莫测之中。按照上峰的遣差,转入军界,重操戎马生涯,受命管理部队被服职守,隐约感觉炮火声音的逼近。他赋诗写道:“征程扑扑不辞劳,受命为储战士袍。火急前方供给迅,沙场朔气喊声高”。
果然,烽烟滚滚笼罩着武汉。日本人打来了,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将要向湖南行进。临别前,行色匆匆向侄儿竹村告别。叮嘱他要好好照顾全家,支撑家庭的接力,转移到幼嫩的侄儿肩上,踏上了生死两茫茫的军旅。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不二抉择,这一去,讵知竟成了永别!

部队到了湖南桃源,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讲到了战场的惨烈悲壮。又委婉的谈到了他带去的一位邑人,中途将团的伙食费卷走逃跑,险些受到军法严惩,就地枪毙。经查明实际,降级处理。接到信后,家中老幼涅了一把汗。
时光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海峡两岸破冰解冻,国民党一批退休军政人员回大陆探亲。我到泡桐下陈寨看望姑祖母,碰到当时衡阳会战人员,交谈中,方知伯祖所在的国民党58军,在衡阳会战中,几乎全军阵亡。与他一起战友,侥幸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弟兄,被日军用毒气弹熏瞎了双眼。在弥漫着死尸臭味中爬出来,紧接着,日机的狂轰乱炸,倒在血泊中,不和埋骨何处。让人唏嘘不已,无穷遗憾。
在多灾多难的中国生存,报国的一腔热血,壮志未酬,那一代人的写照。每一个人都受时代的各种局限,并不是以个人意志转移的。努力了,无愧于今生。在归宿中面对一切,都很坦然。对亲人、对家庭、对国家、对民族不做后悔的事情。最后,不觉得抱恨终身,也就满意了。
伯祖留下的课题,值得我深思。在血浓于水的亲情中,特别是当代人,无论是城市与乡村,都是一场考试。以牺牲别人为代价换取自已的利益,玩一些小聪明,自以为是得计,也不想想,所造的孽,已经发生了,却还没有觉察,不是很可悲吗?
人性的真善美,不要被利益扭曲,义永远高于利,无形的口碑,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为了金钱利益,牺牲了亲情,付出的代价将是怎样的呢?砸碎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让所有的人一提三摆头,背上沉重的道德骂名包袱,又何苦呢?
2020年1月31日 庚子正月初七
客寓黄陂木兰乡小寨村蔡胡家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