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柿子红了》
文/樊江运
十月末,去西安临潼战友家的柿园,山坡上有许多百年以上的柿子树,叶子已经脱落,满树的柿子还挂在枝上,太阳从山顶照射下来,耀眼火红,仿佛节日装点的灯笼,栩栩生辉。
临潼柿子石榴名扬天下,古时就是上品,是当地独有的土特产。这里出产的“火镜”“火罐”两种柿子,生长在骊山脚下,秦始皇陵园以南的丘岭地带。因个小皮薄通透如镜,色泽红的如火,故称“火镜”。又因柿顶略平,形状酷似瓦罐,故称“火罐”。这种称谓是从一代代老人口中得知的,它的故事源源不断,流传久远。
柿子在北方种植分布很广,它是一种耐旱高产树木。因品种、水土和光照差异,形状色泽味道有很大差别。大的足有二斤重,小的最多一两。我自幼就爱吃柿子,陕西富平的柿子适合做成柿饼,远销国外。渭南塬上的柿子无核,口感细腻甜蜜。还有其它产地的各种柿子,都尝个遍,唯有临潼骊山的火柿子味道一绝,每当拿起小小的火柿,轻轻地除去柿把(柄),便出现细如筷子般的小洞,嘴巴贴着小洞轻轻一吸,那细如蛋黄甜如蜂蜜般的乳汁便进入口腔,甘甜爽口,回味无穷。柿皮薄如纸张,像镜子一样透明。
改革开放后,临潼人利用地缘和特色优势,不断扩大石榴和柿子种殖面积,加上科学管理及现代营销渠道,品质不断优化,销售日益惧增,收入连年提高。正是那红红火火的柿子,带给人们红红火火的日子,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体现了党的富民政策的正确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看着满山遍野的柿子,我的心像火一样燃烧沸腾,为战友和他的乡亲们,能有今天美满幸福的生活,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