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怀念严子陵

文/夕阳(鲁国元)
旅雁哀哀抱恨频,关山萬里不辞辛。
風尘海内勤双翼,泪涕天涯费六神。
北里音书来已绝,南乡景物别時新。
严光钓誉终归隐,越渚滩頭菊吐春。

【注:严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低塘街道)人,原姓庄,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其后他积极帮助刘秀起兵。事成后归隐著述,设馆授徒。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后卒于家,享年八十岁,葬于富春山。范仲淹赞撰有《严先生祠堂记》,内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赞语,使严光以高风亮节闻名天下。】

【题严子陵钓台】
作者/佚名
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传颂到如今。
当年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
(这首诗题在钓台边上一道观墙壁上,大意是批评严光不是真隐士,是在沽名钓誉,在東漢初期,身穿羊裘钓鱼之人必定是上流社会之人,所以刘秀一下就找到他了!)

(公元二0一六年九月廿三日【农历八月廿三日】于上海徐泾)
https://m.booea.com/news/s_16699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