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夕阳红
记《曹起云、陈培德二位老师画展》
文/赵子敬
2020年10月14日上午9时,商丘市红旗飘飘书画院二楼大厅座无虚席。今天是曹起云老师的硬笔画和陈培德老师的宣纸烙画展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到现场祝贺的领导:睢阳区统战部秘书长苗先军、商丘日报社副社长张万红、睢阳区原政协主席、区老年书画院院长顾相亭、睢阳区文联主席张学勇、商丘师院音乐学院副书记唐丽、京九晚报社宋亚威主任,以及来自我市各界书画艺术家、书画爱好者近百人参加了画展启动仪式。仪式由京九晚报中老年记者李红月主持,首先由红旗飘飘书画院商丘分院秘书长张龙翔致欢迎辞;睢阳区文联主席张学勇、区老年书画院院长顾相亭、商丘日报社副社长张万红,分别作祝贺讲话;曹起运老师和陈培德老师分别作这次画展的个人简介。
今天画展的第一个主人公是曹起云老师,已83岁高龄。他曾任商丘市轻工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职称。他现任京九晚报中老年记者团秋韵民族艺术团团长;红旗飘飘书画院商丘分院副院长。他一生务实求真,勤勤恳恳的工作,多次被评为省、地、市先进工作者。退休后,酷爱文化艺术,组织了一百多人的秋韵民族艺术团,和老伴免费办班,让中老年朋友学习葫芦丝、舞蹈、戏曲、走秀等。参加他举办学习班的多达300多人。他所带领的艺术团在每年的春晚及节庆日大型演出活动中,都认真组织,积极参与,编排节目,协调汇演,有时为了演好一个节目,熬到夜十二点也不休息。用曹老师的话讲:“虽然累点,但看到台上精彩的表演,我很开心”!
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宅居在家,不能出门,曹老师就突发奇想,想起了古人用硬笔作画的情境,他也想试试用硬笔作画,但没有基础,是个门外汉,但他有决心有信心,大胆尝试,参考模索老式硬笔作画的技法,又细心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功的绘制出几十副反映祖国大好河山的山水及花鸟画,用洁净的构图构勒出现实的大美中国,也受到大众的认可。像这位八十多岁老人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给我们书画爱好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画展的第二个主人公是宣纸烙画的陈培德老师,他2010年睢阳区编制办退休。退休后,不甘清闲,爱上了烙画艺术,开始在烙画艺术上苦苦追求。烙画古称烫画,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过去烙画都是在木、竹、骨和葫芦上烙。他刻苦研究,大胆创新,采用宣纸作为材质,用烙痕作墨,在宣纸上烙出黑白分明、浓淡相济、层次参差、错落有致的作品画卷。在烙画时不仅要“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的意识形态,还要着重“烙铁的温度高低、轻重把握、缓急适当”的表现手法。从而达到中国工笔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历史之久,效果独特,被誉为“中华一绝”。
由于不辞辛苦的艺术追求和探索,他所创作的宣纸烙画作品已被国家邮政,国际邮政采用,美国、德国、法国、荷兰邮票所采用并全球发行。去年6月,一副宣纸烙画《中朝友谊永存》作品被朝鲜国礼收藏馆收藏;宣纸烙画毛泽东肖像,被毛主席的侄女毛冬青收藏,今年年初,疫情突袭江城武汉,全国各族人民在国家领导人和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最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为了记录下这一历史性的重大事件,开始收集抗疫资料,精心的在宣纸上用烙铁绘制《抗疫图鉴》17米长卷,共21个篇幅,大小人物94名,大小文字1068个,耗时109天。不分白天黑夜的烙,饿了吃点东西,困了就睡一会,醒了继续烙,为完成这幅长巻,左眼累失明,右手伸不开,付出很大的心血。最终完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的抗疫长卷,在省内各地展出,受到各界人士的赞誉。
画展仪式结束,大家来到三楼展厅,看着、欣赏着这两位老人的佳作,无不感到震撼,无不拍手叫绝。他们俩对艺术的执着和对艺术的苦苦追求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这次画展既展现了二位老人的夕阳风彩,也充实了晚年文化生活,真正诠释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真正内涵。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
顾问:品墨 好人有好报 听涛观澜 古韵 豫洁 思航
总编:秀美山河
区域主编:秀美山河
认证编辑:秀美山河
实习编辑:翰墨凝香 风帆 黄老邪书法
本期责任编辑:秀美山河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都市头条][都市新闻联播][诗词雅韵][翰墨凝香]【古韵之声】平台主编编辑可投稿至全国各大微刊平台,商丘头条专题栏目已入驻百度,让全球更多人观看,要求本人原创稿件,不得抄袭它人作品,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Sqttxmsh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