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许 晨
朗诵:罗兰
编辑:黑马建雄
时光之水一刻不停地潺潺向前流淌,似乎只是一眨眼间,伴随了热心观众近一个月的60集电视连续剧《红高梁》,犹如女一号主人公扮演者周迅的名字一样,迅疾地跳跃着一簇簇闪亮的浪花,渐行渐远地离开了当下的视线。然而,那一曲象征她那精灵一般化身的主题歌《九儿》 ,却还在我---以及所有喜欢这部作品人们的耳畔回荡。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身边的那片田野啊 手边的枣花儿香 高粱熟了红满天啦 九儿我送你去远方...... 只有短短四句朴实无华、自然亲切的歌词,在作曲家阿鲲和演唱者韩红的精心演绎下,经由小提琴华丽婉转的前奏,一节节变调递进,一层层曲高升华,悠扬壮美,凄婉动人。尤其是全剧大结局的画面里,出现了女主角九儿义无反顾,为了拯救浴血奋战弹尽粮绝中的抗日武装,在漫山遍野的高粱地里引吭高歌,勇敢而机智地引开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直至引燃成堆的高粱酒与敌人同归于尽。歌声陡然升高了八度,变得撕心裂肺、直冲九霄,孩子豆官的童声按照高密东北乡送亲人“上路”的风俗随之响起: “娘、娘,你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船。娘,娘,你上西南,溜溜的宝马,足足的盘缠.......” 如同一枚重重击在人们心弦上的琴鍵,轰然作响久久共鸣,令人泪奔。同时全剧中那些具有典型性的动人镜头,依依闪回叠印着,此时此刻,每一个荧屏前的观众无不热泪盈眶,深深地被剧情、被这些高粱地里宁死不屈的中国人强烈地震撼着、激动着。
在一片红遍天地烧得鬼子惨叫的大火中,在远方的余占鳌、张俊杰、抗日将士和代表着未来的小豆官们复仇的目光里,电视连续剧《红高粱》达到了高潮,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坐在电视前沙发上,我久久不愿站起来,眼前不断闪现着九儿、罗汉、淑贤、朱县长夫妇,以及那些惨死在日寇铁蹄下的村民身影,耳边一再回响着这首荡气回肠的主题歌和片尾曲。
老实说,电视剧版的《红高粱》从筹拍到开播时,虽然集结了编剧、导演、演员等许多名星大腕,我并没有十分看好这部沉积近三十年重新翻拍的作品。前有诺贝尔奖得主莫言的小说成名作,再有将金熊奖揽在怀中的张艺谋执导的同名电影,而且我与莫言是军艺文学系的校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熟知他的《红高粱家族》(初版小说名),已将那片土地那段岁月展现得淋漓尽致,加之近年来改编名著鲜有佳作,一窝蜂打鬼子又产生了不少啼笑皆非的“神剧”,真真让人为电视荧屏上的《红高粱》捏了一把汗。
然而,当漫不经心地看了几集之后,竟如大功率电磁铁一样强烈地吸引了我的眼睛和心灵,先睹为快,欲罢不能了。
尽管手头上正在集中精力写作一部“海洋文学”的作品,每天晚上还是在看完新闻联播后,牢牢锁定山东卫视频道上,观看这部源于原著忠于原著又丰富于原著的新版《红高粱》。无庸讳言:莫言的原作提供了故事、人物、立意等等深厚的基础,金牌编剧赵冬苓和王牌导演郑晓龙,又付出了巨大心血,潜心设计二度创作,补充丰满了新的人物性格,讲述了一个个传奇故事。加之周迅、朱亚文、秦海璐、于荣光等演员们的精彩演出,应该说,丝毫无愧于与小说和电影,完全可以与其相媲美。
最使我感到惊喜及受到启迪的是:电视剧可以这样改编!我早就熟悉编剧赵冬苓女士---她曾是我在《山东文学》工作时的重点作者,也十分欣赏和钦佩她的许多影视作品,比如《孔繁森》、《沂蒙》、《北方有佳人》等等,可这部《红高粱》却更使人刮目相看。莫言创造的高密东北乡,提供了一个再创作的硕大舞台。
在那个“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她充分展示自己在编剧领域“长袖善舞”的技艺,与导演、作曲、美工和演职员们,精益求精,把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山东历史、民俗、传奇汇聚于一炉,酿造出一坛醇香浓烈的高度高粱酒,醉了众人、醉了天地。
当然,其中的主旋律和片尾曲《九儿》,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地烘托渲染了本剧的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从某种角度上说:这首歌曲就像一根长长的红丝带,牢牢牵引着观众的神经。甚而弥补了个别剧情的仓促和镜头的穿帮,使人即使看完了一集之后,并不马上转台或离开,还要聆听欣赏整首歌的回响。这就是完美艺术的力量!据导演介绍,先有歌,后有剧,剧组就是在播放着《九儿》的旋律中,一场一场地拍戏的。直至最后九儿壮烈牺牲时,音乐、剧情一齐达到了高潮,全体剧组人员潸然泪下。而今,我也是一遍遍倾听着这首歌一气呵成此文的。事实证明,好的插曲必将为影视剧增光添彩,传之后世。
“高粱熟了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 激昂壮美的歌声中,高密东北乡,不,是整个山东、华夏大地上那“遍野血一样的红高粱”,那“高粱红成汪洋的大海”的描写,化作了银幕荧屏上震撼人心的一幕幕活剧。那是中华民族的血性精魂在翻腾狂舞,那是流淌着千百年不屈鲜血的古老土地在昂然崛起。
哦!九儿,美丽如花的九儿,敢爱敢恨的九儿,以澎湃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安全送走了抗战将士,也是将子孙后代的希望送到了并非遥远而盛开着鲜花的地方.......

作者许晨,山东德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原山东文学主编。青岛市海洋文化研究会会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出版有《人生大舞台---样板戏启示录》《真情大援川》《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等长篇报告文学。曾获得“冰心散文奖”、人民日报征文一等奖等奖项。

朗诵介绍:罗兰,语音教育家,朗诵艺术家,从事多年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的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优秀国际导师”奖。在历届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中,学生刘雨彤、董书言和王紫璇等均荣获国际语言类最高奖——钻石奖。在2016年全国蒲公英少儿艺术总决赛中,陈思涵等斩获三金一银的佳绩,罗兰老师获得全国优秀少儿艺术教育工作者嘉奖。《蜀国风》文学、《蜀国风诗刊》、《东方文学诗刊》公众微信平台主播!

编辑黑马建雄简介:网络资深时评人,原名赵志刚,四川成都人,籍贯绵阳。中国诗歌学会、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诗歌学会、成都市作家协会、成都市摄影家协会会员。2019.3月份出版《空樽》诗集一本。
《东方文学诗刊》、《蜀国风》文学、《蜀国风诗刊》主编,《国际联合报社》副主编、《词坛诗海》编委。写过近万首诗歌。作品500余首发表于国家、核心、省市一级纸刊,作品零星散见《诗刊》、《文化研究》、《中国文艺家》《精神文明》、《新国风》、《星星》、《绿风》、《鸭绿江》、《凉山文学》、《椰城》、《常青藤》美国、《澳门月刊》、《香港诗人》、《当代教育》、《贵州诗人》、《诗风》、《文学百花苑》、《作家报》、《北疆文艺》、《西南商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网、2018.1-10.作品收录《中国先锋作家诗人》、《九子岩.诗歌大赛》精品录、《新诗百年纪念典藏》、《世界最美爱情诗》等国家级正规书号书籍。
黑马建雄跨越过祖国六百多万公里的大好河山,心胸开阔、阅历丰富。原(中华网、搜狐、环球、等)资深版主、所写原创文章网络点击率3个多亿。开办过西南区域第一家东方雄狮军事网站,影响遍及60多个国家。微信号:heimajianxi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