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脊梁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五周年
文||王静文
今天
2020年的9月
硕果累累
秋风送爽
让我们重新把目光
投向
那弥漫硝烟
那艰苦卓绝
抗日的战场
才发现
七十五年虽远
而枪炮声仍在耳旁
仿佛东北抗日联军还在
还在白山黑水间拼死抵抗
仿佛英勇的八路军战士还在
还在太行山的沟沟壑壑里沐浴着风霜
仿佛可敬的新四军战士还在
还在云岭
在南方浴血沙场
从白雪皑皑的北国
到鸟语花香的南疆
不但横亘着万里长城
不但横亘着黄河长江
更
驰骋纵横着一道道
他们一个个铁骨铮铮
他们一个个让敌胆丧
他们是
杨靖宇、彭雪枫、赵尚志、吉鸿昌......
张自忠、佟麟阁、戴安澜、夏国璋......
他们
都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七十五年虽短
而全民族抗战的精神绵长
仿佛战士们仍在平型关大捷
仿佛勇士们仍在血战台儿庄
仿佛毛泽东的游击战术仍在五湖四海
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从海南琼崖
到巍巍太行
从血染的沂蒙
到冰封的沈阳
不但诞生了晋察冀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不但诞生了陕甘宁
鄂豫皖湘赣抗日根据地
更多的是
在每一块根据地上
都巍然屹立着一道道坚韧不屈的民族的脊梁
他们演绎了
狼牙山五壮士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砸抢跳崖的可歌可泣
抗联女战士八女投江的荡气回肠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那就是
光荣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就是让这道脊梁永远坚韧不屈的榜样
就是让这道脊梁永远牢固不垮的力量
让全体中国人民看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国民党跑了
共产党人却在那里扎下了根
那个叫赵一曼的文静的伟大母亲
能割舍年幼的孩子期待的目光
那个叫许世友的至孝的七尺男儿
含泪下跪告别了急需照料的白发亲娘
都
决然奔赴抗日的战场
更多的他们
舍弃了小家
用生命点燃了全民族抗战的熊熊烈火
用民族的大爱
铸成了一道道全民族抵御日寇的钢铁脊梁
从农村到工厂
从内地到异乡
从简易的地道到一望无垠的青纱帐
无意中却把《义勇军进行曲》奏响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凝成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又让《黄河大合唱》的歌声更加嘹亮
听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看
万山丛中
青纱帐里
万千抗日英雄端起大刀长枪
凝成中华民族钢铁的脊梁
七十五年很长
长的容易让人遗忘
遗忘了那场抗日救亡的英勇悲壮
让我们重新把目光投向
那烽火连天
重温这段血与火的历史
让世世代代永志不忘
八年抗战我们付出了
三千五百万军民的死伤
让我们
永志不忘
我们的先烈
我们的英雄
我们那高傲不屈的民族的脊梁
作者简介:王静文,河南新乡平原示范区人;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新乡诗词学会会员、原阳诗词学会会员;有多篇散文、诗歌发表于纸刊及网络平台。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