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母亲的第一个骄傲
池朝兴
2020年10月31日
燃起一堆禾杆草
火苗烤着酒坛活蹦乱跳
母亲的脸颊
泛起了娘酒般的红霞
眼神全是宝宝
天真的笑声

客家娘酒是坐月子的喇叭
坛子里涌出芬芳
飘荡在大街小巷
父老乡亲闻香而喜
一大碗一大碗的祝福
陶醉了母亲的心灵
宝宝带把的炫耀
喂饱了几千年习俗的眼睛
我是母亲的第一个骄傲
母亲紧紧抱着我酿酒
告诉我怎么样做人
告诉我怎么样做人
附习俗资料:
客家地区,客家人家家户户几乎都精熟于酿制用糯米发酵而成的“客家娘酒”。为了喜庆,不少娘酒加上红粬。因此村中家家户户少不了酒瓮、酒缸,晒在庭前院后。逢年过节,妇女们在自家的灶头和院子里做客家娘酒。农家人常常说:“酿酒做豆腐,无人敢称老师傅。”即便做了几十年黄酒的师傅也不敢大意。而妇女们也喜欢拿出来比较手艺,如果谁家的酒做酸了,会遭到笑话。 以前“客家娘酒”都是作为客家妇女坐月子时的滋补品、“客家娘酒”炖鸡,客家人叫鸡子酒。当小孩子出生三天后,亲友要喝“三朝酒”,满月喝“满月酒”,一岁喝“周岁酒”,成年结婚上轿前喝“暖轿酒”,喜宴喝“完婚酒”,年老寿辰时喝“生日酒”。每逢这个时节,妇孺老幼也禁不住小酌几口酒。
客家人除了自饮娘酒外,还把它当作礼品。在婚礼中娘酒是女方回赠男方的礼品,女方把自家酿制的娘酒和其他礼品一起用扁担挑送,俗称“送酒担”。如果客家人生了孩子,婆家要备一壶娘酒、一只公鸡、一挂鞭炮,送往女方家里报喜。
如今客家娘酒不仅成为客家人春节喜庆日子饭桌上必备饮品,更作为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作者简介: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广东五星志愿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协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