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水千山总是情(外二篇)
文/崔伟成(黑龙江)
走过山川,趟过河流,吻过松花江,拥抱过镜泊湖,饮过清清的溪水。小溪,如一曲富有光泽和悦耳动听的歌,飘过山川,流向遥远的大海。
寻着歌声,挽着溪水,来到海边。望着浩瀚的大海那博大的胸怀,大海发出湛蓝的色彩。蓝的使人感觉像进入梦境里一样。走在阳光下温暖的沙滩,留下一串淡淡的脚印。

欣赏着大海美丽的姿态,白色的浪花冲击着海岸,抚摸着沙滩。碧波万顷的大海,令人心旷神怡。多少诗人热情地歌唱大海,引出多少崇高壮丽的遐想。
看那蓝蓝的海面,漂浮着一朵美丽耀眼的兰花,深情的海风轻轻的吹拂着、追随着。幽香的兰花张开花瓣,静静温柔的笑着、漂着。漂过万水千山,万水千山总是情。

游中的笑脸
我和张长彬老师相识,是在一次我与李景和老师去穆棱河公园游园时认识的。他,中等个,体貌丰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着稳重与深沉。一张清秀的脸上,总是挂着一丝善意的微笑。
人们常说:善良写在脸上。是的,张老师的平易近人与善良不仅写在脸上,而且践行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到每一个微小的细节与举动。
我们仨人在园中边散步边观赏着美景,穆棱河公园太大了,它是东北三省最大的水上公园。观看半天,都感到有些走累了,这时我们刚好走到建在园区里的东北民俗博物馆门前,李景和老师便建议我们,到他的好友韩基成馆长那儿坐坐,也好休息一下,并将存放在馆里的,由他亲自参与主编的精美的【穆棱河文化长廓】图书赠送给了我一套,这一套书共六本很厚很重。

在回家的路上,张长彬老师看到我用手捧着书很吃力、很不方便,就停下来,将他手中拎着的二个包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重新整理合并装在了一个包里,将余下来的空包递到了我的手中。
我充满感激地看着张老师,看着他递过来的包,看着他的微笑。让我看到了他美丽的心灵。更让我体会到了他的游中的笑脸。

扭曲的车轮
傍晚,夕阳已落山,阴沉的天空灰暗。走在回家的路上,为东山自发小市场发生的一幕而惊叹!
一个小商贩,启动了三轮摩托车,对着地上的一堆韭菜,加大油门,前进、倒退,来回辗压。另一商贩冲着他喊,哥们,这是干啥呀!何苦呢?汽油不花钱咋的。只见小商贩脸上带着得意,继续开着三轮摩托车来回摇摆着、扭动着、辗压着......
原来,这是一堆卖剩了的、不怎么太好的韭菜。天快黑了,便宜卖也没人要,但是,要是扔掉,肯定会有人上前挑拣一些拿回家食用的,特别是那些弱势的群众。你看!前面不远处就有几位老大妈站在那儿等着、望着......
或许是小商贩看出了几个大妈的意图,心想,便宜你们都不买,只等着白拣呀!所以,小商贩才做出了此举动。
哎!有句成语叫"损人利己",此举白白浪费汽油,简直就是损人不利己啊!看到他一脸的得意,他的笑是如此丑陋、卑鄙龌龊。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内心,正如这摇摆扭曲的车轮。
注:此文发表在《花溪》杂志上。

作者简介:崔伟成/笔名山花烂漫、人民声音,自由撰稿人。鸡西市作家协会理事、市艺术摄影学会副秘书长、市诗人协会会员、市地域文化研究会会员。作品发表于《鸡西日报》《鸡西晚报》《河南科技报》《雪花》《参花》《文学百花苑》《作家新视野》《时代作家》《楚风作家》《中国文艺家》等全国几十家报纸、杂志、书刊。


独特、独到,与众不同,创意无穷。
探索创新,创作精彩!人民声音微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