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中的山,梦中的河
——刘国华作品赏析
湘子
最近集中时间拜读了著名诗人作家刘国华老师的几部作品:诗集《恋歌心曲》、小说《梦中的河》,以及《参花》两期与《诗中国杂志》录入的散文与诗作。与刘国华老师的相识,乃在中国诗歌会组织的山东青州“遇见宋词”文学沙龙活动,说起来还得感谢张光国会长组织举办了这次活动,期间谈诗论词,相互交流,颇为受益。
自相识后,经常在网刊读到刘国华老师的诗作,也曾在某平台看到连载他的长篇小说。刘老师的作品内容丰富,诗词歌赋、小说无不涉及。在他的笔下,那山、那水、那情、那感悟……在心底歌吟,就这样凝成了诗句,组成了诗行,织成了篇章,汇成了文集。收到刘国华老师赠送的几部作品集后,用两周的闲暇读了下来,为其情怀而感动,为其文笔而折服,感悟颇丰。

(一)真情流露,诗情满怀
诗贵真情,文贵真情。真诚的情怀是诗人与作家神来之笔的源泉,也是作品生动感人之处。刘国华老师的家乡情结无不渗透在作品中,《乡下的那个家》《老屋》《故乡的小河》《牵挂》这类诗歌,直抒胸臆,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眷恋与热爱深情,倾吐出淳朴真实的情感。就如同著名诗人艾青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的脉搏与生活紧相关联。
诗集《心曲恋歌》这本集子包含了四个篇章:爱情故事、唱给恋人的歌、哲思心曲、故乡的小河,其中爱情故事、哲思心曲里收录的诗歌,每首都只有序号,没有诗题,然而每首诗都是情感连贯,情韵依依的,与思情的倾诉毫无违和感。作者诗情如涓涓细流,读上去朗朗上口,抒情达意流畅。第四篇《故乡的小河》更是体会到诗人的家乡情怀。我几乎是一气呵成读完这本诗集,透过字里行间感受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倾泻与对亲人、对家乡、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真情流露,才能更具有吸引力;真情抒怀,才能避免无病呻吟的干枯;真情流露,心思意念的白描,才更能感染读者,感动读者,引起共鸣。读刘国华老师诗作,这些特色,这份情韵,都会凸显出来。

(二)关注生活,内涵深刻
真正的作家总是会瞩目世界、关注生活,于大处与时俱进,于小处着笔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于细微处着笔,充满生活气息,却又蕴含哲理。刘国华老师散文《乌龟回家》(《参花》2019.11),便是很好的例证。作者落笔于家庭生活小事,却是在朴实与平凡中折射出人生的光华。从豢养乌龟到放生,不仅仅是生活的一次经历,更是作者思索与灵魂的一次升华。
从散文叙述到日记的记录描写,不仅紧贴生活,而且再现了生活中见闻的深刻与美丽。也因此窥见刘国华老师作为诗人、作家的文学情怀与深厚功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迎来多少向往者朝拜,作者在日记中不惜笔墨尽其详尽的进行了描述,其建筑之宏伟、其地位之高贵、其引人入胜的历史、其陈设之精美,仿佛将一座活灵活现的布达拉宫置于读者眼前。
阅读《走进西藏日记》(《参花》2019.07),似乎与作者一同走进了西藏,眼前浮现出人间天路、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林芝的一幅美丽画卷。无论是人间天路的感悟与描写,还是大昭寺圣地的神秘,都在向读者与世人昭示:雪山养育了英雄的民族,草原是藏民的希望之地,藏民的心里有着顶礼膜拜的追求与力量之源。
深刻内涵这一特点,即使在诗歌中,很多作品也得到体现。《哲思心曲》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得到感悟,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跃然纸上,落笔成章,赋予哲理,引人思考,给人启迪。

(三)寓情于物,意向很美
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因为它常常借物象抒情,具有诗意、诗情之美。这几本诗集读下来,发现刘国华老师的诗歌常无意向中设置意向,自然而率性,淳朴而深厚。如端午节断想、山雾朦朦、小雨、雨后的云,在诗人诗语中都能体现。
寓情于物,这是现代诗最常见而且也最具表现力的写作方式。刘国华老师在诗歌写作中却能凸显其独有的特点:随心、率性、自然,在娓娓道来叙述中运用。诗集《恋歌心曲》中,无论是《唱给恋人的歌》或《故乡的小河》,几乎每首抒情诗都会设定意象,借以抒发心中的情韵。夜空闪烁的星星、月宫里的嫦娥、心中的白桦、马兰花、星星、湖边树……都成为诗人心中恋歌的美好意象。
诗集《心曲恋歌》的爱情故事、唱给恋人的歌、哲思心曲、故乡的小河四篇章中,爱情故事、哲思心曲里收录的诗歌,每首都只有序号,没有诗题,然而在诗人吟唱感怀的言辞中,却依然会在诗句中出现意象。因为此文不是专业的评论,故不展开论述。读者朋友们只需用心、用情去品读这些浓情思绪且具有哲理光芒的诗歌,必能感受其诗文中美好的情怀,必有所获。

(四)立体创作,形式丰富
立体创作,多角度,多形式反映生活,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素养,更需要关注生活与热爱生活的激情。刘国华老师在文学的长河里涉足很广,诗歌、散文、小说都有极为丰富的创作体验与丰厚收获。
刘国华老师长篇小说《梦中的小河》,开篇即道出“故乡很美,四季的时空,让人难忘”。散文般从“故乡的冬天”诗意着笔,进入要讲述的故事,其人物、场景、情节取之于生活,却锤炼出精美的生活之美。这种散文体小说一致以来都是我所向往与欣赏的。许多年前醉心于萧红的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也曾迷恋上孙犁老前辈的名作《荷花淀》,能在小说中展现散文语言与描写之美。用散文的语言与形式来创作小说,一直以来是我极力追求与欣赏的。刘国华老师这部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故乡的河》,直抒胸臆,抒发了真挚的感情,写出了深邃的意境与透彻的感悟,值得推崇。
梦中的河、恋歌心曲、故乡的小河、走进西藏,小说的生动、诗歌的情韵、散文的写意、日记的真实描写与感悟,构成了篇篇文字、首首诗歌、章章情节、个个故事,再现了生活的美好与作者追求的情怀,这也是品读刘国华老师几部作品感悟的凝练。多种形式的创作,内容丰富的篇章,都彰显出作家心中故土情怀,都紧扣一个主题“心中的山,梦中的河”。

诚如作者所言:那条故乡的河,给了我许多欢乐,许多幻想。多少喜怒哀乐都随着流淌的河水成为梦幻……透过作者如此的倾诉,品读其诗文深深感觉到,无论小河流淌在哪个季节,民族的信念始终不灭,并且在那片白桦林、在那条小河弯弯处,有一座山矗立,那是民族的脊梁,是作者创作的依靠与动力。
完成此感,中秋已过。庚子秋渐深,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在此祝福刘国华老师作品更为丰富!
2020.10.28.于北京
【作者简介】
一叶舟,汉族。亦名湘子,湖南籍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中国诗歌会北京西城分会会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世界华语文苑》主编。名录《中国诗人大辞典》(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文化人才库》。创作出版诗文集《月光火烈鸟》《心海相约》等多部,诗文散见于多种文学传媒刊物,并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