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敏儀,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韶關市。幼受父執輩的薰陶,自少便喜愛中國文學詩詞。廣結文化界前輩和友人,不斷努力硏習中國傳統文化,及熱衷於創作詩詞歌賦。深深拜謝張詩劍老師的教誨,經常以筆名「倩男」發表詩詞文章。
旅居香港後,廣結人脈及累積人生閱歷。目前服務於食環署的外展團隊,主要從事環保的指導工作,為郊野的保育盡一分綿力。
本人一向有志於服務社會,並參與多個團體的職務。現任「今音中外詩評選」副主任 ;策劃、亦為「香港文學促進協會」理事、香江資訊網副主編。

《那年的仲夏夜》
作者/關敏儀
朗月像銀盤掛天際
周邊繁星閃爍
我倆挽手共坐湖邊
悠然把鞋子脫掉
一陣涼快的感覺直透心底
好不愜意啊!
環伺四周的小生命
不約而同地開展音樂會
樹蛙拍着鼓咯咯作響
蟈蟈低聲彈奏着結他兒
夜紡娘顫抖地演唱小夜曲
還有各類的花草樹木
正散發淡淡的芬芳
幽香在四周瀰漫
把我倆籠'd5帧?
一片平靜的湖面
像塊多邊形的棱鏡
倒映着岸邊的翠竹、垂柳、鮮花、野草…
空中那盤皓月
不知何時悄悄地溜入湖中洗浴
她像鑲嵌在湖底
蠻不願出來
輕輕的扔出一塊石子
水面馬上泛起圈圈漣漪
把鏡片幻化成浪漫的構圖
微風從湖面吹來
輕拂着衣角和髮端
一切都美得使人口瞪目呆
這夜無聲勝有聲
衹有輕依相擁
此夜難忘
皆因有你和我!

【今音评论】
颂月亮的感觉
《那年的仲夏夜》三段三十三行,是以舒缓的节奏来展开的一首抒情诗。首先要考量的是这首诗里面没有障碍。其特征在于颂月亮。月亮是用来赞美的,比如第一段第一行的“朗月”,和第二段第十三行的“皓月”,以表示点题的手法落实在诗歌中的前后两个位置,其中的距离所形成的时空感,很容易把诗歌的结构显得紧凑。
如果同时又把这两个点作为大层次来划分,可以发现诗歌细节小心发展的轨迹。小心是指每一个诗行文字的互相搭配与摆法,它展现的是作者对事物认识的过程,就过程而言,不要求每个作者或读者与其相同,相反要各异。比如,异是指“扔出一塊石子”等叙事方式上的不同。

从这么平常的诗语中还会发现,根本就没有故意雕琢的痕迹,这是因为在现实中有些诗歌所追求雕琢部分过重,也就失去了诗歌的本真。而真在于诚。
现在就抓住真与诚,联系这首诗歌的话,如果对诗歌一个字一个字予以确认和体验的话,还会发现诗歌所蕴藏的新的思维空间,比如确认诗歌的叙述语言习惯与创作个性之间的联系,还如确认诗歌意象在串联过程中的转承作用。
转境与承接技巧在使用上,在这首诗歌里面体现出了对诗行的节制,比如说第二段有十九行,它的特征是在于跳跃。而这个节奏是按照诗歌男女主人公的心境设计的,并不是什么拖沓和细节堆砌的表现,比如设计了情思缜密这样一个特征,所以就用了十九行,甚至可以用更多的诗行来对情爱的委婉表达。

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多样,这首诗歌只是千万种情感方式中的一种。第二段里面的人物性格特征表现得细腻和恬静,比如细在诗行罗列至十九,恬静在能够以“月”来引证和崇拜。引证爱,崇拜月的做法,其中有一点就是在于能够遵循大自然的节奏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欣赏。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奖项。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著有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十三部,合集四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