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的栖息地
文/焦锐

当它啃完鹿邑的最后一窝青草
道德的甜香如痴如醉
西望高山那边的沃野
还有那条道德沉浮的水系
成为它心底明亮的希望
汉子走出函谷关的黑色阴霾
白色的桐花如雪
纷扬洒落大河每一眼道德漩涡

以桐花为舟
玲珑千古的心跃过波涛
栖息淌着泉水的高台
鹿邑的青草附行随影
与道德同轨同行
初始的聚精会神
萌芽在一个叫黄山宫的地方
它醉迷于南峰熏香
失神的钟情遥远秀美

汉子和老者读懂它的心思
目光旁落最后的栖息地
诵唱着经典
它的计较红绸飘飘
一洼道德的渊源流淌在山溪
它栉风沐雨啃着仙草
每日拜谒上善之水
凝眸老者如椽巨笔
谛听老者玄妙大道
六根与五行血脉贯通

它飘然飞升
在蓝色的天路回眸
道德经的诞生地
居然是史前五虫飞凤的头颅

焦锐,男,生于1963年2月15日,陕西省周至县人。1981年10月参军,曾就读于解放军重庆通讯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长期在某军区工作,做过中央电视台记者,任某军区电视中心主任十年,曾有三十余万字小说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四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在中央一套黄金时段播出,撰写影视评论获国家级大奖,荣获中国第八届电视艺术德艺双馨奖。2013年退休患尿毒症,2016年双目失明,写诗歌歌唱生活,以讴歌生命而延续生命。(由于焦锐失明多年,他的所有文字,他口述,均由妻子袁小利整理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