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罗林,本名罗绪林,上海人,生于20世纪60年代,年轻时就爱好文学,曾公开发表过一些诗歌。喜欢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诗歌吟唱美好的生活。上海浦东新区作协会员,曾出版诗集《拾日子》。
中 医 诊 疗 ,切
罗林(上海)
我静静地躺着
手腕处,中华千年中医
在静静的听,两只手指
搭着两个世界
你神情专注,倾心倾听
我体内,一条小溪的
流淌
小溪流呀流
一次次循环到源头
一次次注入
一次次送出
每一波的涟漪
都被你捕获
你千年中医的计算器
闪烁着智慧的小小的绿精灵的眼晴
分辨着,对比三有
涟漪的波动
分值是否太高
分值是否太低
还是涟漪遇到了阻碍
我静静地躺着
你慈爱的手
关怀倍至,询问
胃部
五谷杂粮衍化为浊重之气
浊气中的清气
一丝丝上升,出于口
按压足三里,痛吗?
我静静地躺着
你慈爱的手
关怀倍至,询问
肺部
大自然衍化轻清之气
几经变化
胸中形成气海
疲劳吗?胸背疼痛吗?
鼻息通畅吗?
中华医学,浩浩荡荡,上下五千年,溺水三仟,只取一瓢
——请医界老师指导
2019.7.28
【今音评论】
诗歌人物多了一份特殊气息
——守持自身的正气
罗林的诗歌《中医诊疗,切》,它所贯穿的是对两个世界的思考,这是从诗歌的第一段有静止状态切入时的感悟。在这首诗歌中,所要感悟的是作者的文学天赋和具有智慧等这两个方面,集中表现在第二段的那条“小溪”。
如果结合现实来看,也存在着在医院一号难挂和一床难求的现象。从诗歌第四段的第二行和第三行来看,作为医患双方的患方,则过多的存在“求慈爱”和“求关怀”的心理诉求。
从诗歌中的人物感觉中可以得知,这两种需求都已经被诗歌人物得到,而诗歌过多的描写是在这两种愿望得到之后的感悟。这时候,由诗歌所营造出来的环境与氛围,作为主流和方向,被确定下来的目的,是坚持了从正气的角度来认识的。这也属于智慧。
这时候,诗歌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在现实中,诗歌人物没有遇到那双“慈爱的手”,没有碰到“关怀”时怎么办。这时候诗歌评论题目中的有关“正气”能否守持,也就变成了一个难题。
遇到难题总是要解决的,之所以在这首诗歌相对呈宽松的环境当中要摆出这样的话题,就是要把现实中的困难估计得足一些。于是,像这样的估计,它也涉及到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一个是自信,另一个是强大。
要做到自信,相对比较容易,如果要做到强大,那就要比自信的难度还要大一些。大在了诗歌人物手里所握有的财富和权力如何。但是从诗歌中可以感受得到人物多了一份特殊的气息,它就是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