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若追雪而去
——写 给 她
文/东方鹤
今夜我若离去
请别为我惋惜
我是学着雪的样子
要把自己还给天地
请为我洗涤身躯
再擦净老垢尘泥
帮我摆成六角的姿态
穿上冰晶的素衣
……
今夜我若离去
请别为我哭泣
我是追随雪的精魂
要请严冬拥抱自己
请帮我褪去愁容
让贫穷不留痕迹
帮我标成精神的富者
两手攥住勇者的胆气
……
然后点亮银色蜡烛
烧掉所有所有诗集
让腾飞跳跃的纸灰
羽化成今夜的雪泥
不必纸扎的鲜花
不必勉强的葬礼
不必言不由衷的悼词
不必千篇一律的哀曲
……
呵,雪泥
请隆起一方小小雪丘
做我埋骨收香的墓地
再请红梅舞动飞雪
权作静静无言的丧祭
呵,于是
我便睡进我的墓里
默默等候你的归期
——请穿上一袭旗袍
——请写满一笺情意
——请怀揣一冬冰凉
——请保持一身香气
毫不犹豫地,来吧
让魂与魂紧抱在一起
……
我当依然为你炼字——
用整个世界的雪的祭礼
我当必须听你读诗——
以无穷无尽的爱的气息
【今音评论】
看雪,以多变显活跃
《今夜,我若追雪而去》共计九段四十六行。而认识它的精髓是在于最后一段的最后两行,“我当必须听你读诗——/以无穷无尽的爱的气息。”这时候就要考虑诗歌的结构九行的道理是在于一个“追”字。
由此把诗歌所提供的过程、时间、方法及遭遇,都可以用不同的眼光和不同的经验,把它作为学习、借鉴、提高的方法,进行互通与互补。通以达晓,补于自我的不足。比如对诗歌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这首诗为四个层次,第一段至第四段为第一个层次,主要是以答问的形式来予以表现,比如“追雪”的原因。第五段和第六段是第二个层次,主要阐述了诗歌人物的态度别致在一个寡的特征上。于是诗歌的骨感尤其能马上立得起来的原因就在于思维方式的另类。第七段和第八段是用了并列结构的段式的目的,也是力求在表达的方式上注重多变,这个多变是针对诗歌段落比较长而设计的。
以多变显活跃,而活跃就是生命力的一种。最后一段也就是第四个层次。由“我”领起,作结果表示,特征是一个能断能了。比如断是指诗歌的结束,而了是指诗歌所要交代的完毕,体现出的是对诗歌的控制力度,控是指,控行、控段、控字。以此求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