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罗林,本名罗绪林,上海人,生于20世纪60年代,年轻时就爱好文学,曾公开发表过一些诗歌。喜欢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诗歌吟唱美好的生活。上海浦东新区作协会员,曾出版诗集《拾日子》。
如果我说莲
文/罗林
如果我说是莲
就说都市里的湖面
如果我说莲
不必遥望西双版纳
一个夏日的清晨
莲花在流淌
湖边的小径,一首诗的环绕
白莲花的舞姿
是佛号的升起
如果我说莲
说城市并不严俊
说佛经并不严俊
一柱香的升起
说遍梵经
如果我说莲
就说并蒂莲
手牵手的旅途
走遍佛国世界
谱一首禅歌
排练一支禅舞
胡旋舞在莫高窟翩跹
谁说佛国没爱情
2020.8.8

【今音评论】
原则的脆弱与重新确立
罗林《如果我说莲》这首诗,能够围绕一个“莲”,想说明的是佛在心中的喻证。所结构的四段,着重以假设句型“如果”来形成排比段落,这时候诗歌形式,落下了重技巧的痕迹,于是诗歌氛围的朦胧,像一层雾气向四周撒开,在生命面前,一切的原则都变得脆弱,随即让位于“佛号的升起”(详见第二第段第四行)。
诗歌人物心中唯有“莲”,而“莲”和“佛号”的一体思考,也逐渐生成了其最终的理想,它就是第四段第五行的“禅歌”和该段第六行的“禅舞”。同时,也证明了和导出了人物在心里的最终喜欢和价值认知。
作这样的欣赏,能够给追求者和向往者提了一个醒,它就是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如何去寻找、发现、追求精神世界的最大自由度。这时候的诗歌的委婉、含蓄、灵动等各种标签,都可以贴在这首诗歌上,因为,达到了“通则不痛”的效果。
这种效果,是多少人时时刻刻梦寐以求的,其实就过程而言,它所张扬的是对生命的呵护和自我保护。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从广义上讲,是四个字,生存、爱情。那么这一首诗歌里面尤其突出的是一个“爱情”(详见第四段的最后一行)。这个属于确认。
在四段二十二行里面,唯“爱情”是真的想法,和“莲”之间,其实也存在着一个互不偏颇的联系。于是这首诗歌已经杜绝和避免了凡事都有可能极端的现象,从中体现出的是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之前的预备相当充分,比如掂量和处理好“莲”与“佛号”的关系;要认识和确立“佛国”“爱情”这一说法。
像人物所具有这样的意识与气概,尤其在人云亦云的社会现实生活中,能够具有这样的精神与意识的人,少之又少。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这首诗歌的底气,其实也像诗歌中所描述的“莲”一样,体现出勃勃生机。
像对这首诗歌作这样的认知,无论从渠道还是方法上,都是新的,比如,新的理念是在于敢于质疑,而新的渠道就是颠覆了传统认知,至于新的手法就是能够从各学科的交叉边缘,能够重新组织思路和语言表述。
比如第一段第三行和第四行的“如果我说莲/不必遥望西双版纳”这一句,它和佛在心中有异曲同工之处,它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和力忌舍近求远的劳民伤财,由此来达到和维持心理上的一段平稳和平衡,由此获得生命强度。
而这样的强,是通过了诗歌里面所表达出来的柔,再由此形成相辅相成,于是这首诗歌的格局之大和人物思想内涵之深,和现实的浮躁形成冲撞。当了解了这一些之后,然后重读这首诗,就有了回味之韵。
2020年8月18日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