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0月29日(农历九月十三),士师村及周边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江苏皋陶故里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会聚华夏司法博物馆隆重举行首届法祖皋陶寿诞大典。当天参加大典的还有当地司法部门并送花蓝,司法宣传也在广场有条不紊地展开。
著名诗人作诗庆寿诞
农历九月十三,是华夏司法鼻祖皋陶诞辰,应邀同知名记者王隰斌老师、王代民教授参加首届法祖皋陶寿诞大典,谒拜皋陶祠庙,即兴题诗一首,撰联一幅:
山西省政府文史馆馆员
临汾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
翟耀文
洪洞士师村谒拜皋陶祠庙题咏
祠庙森森景致幽,
皋陶遗迹此中留。
残碑有字言前事,
古树无声记千秋。
立法明规传教化,
制刑定典倡正流。
英魂虽邈威仪在,
千载清风荡九州。

为皋陶庙题联
士师造狱设监正气参天地
法祖明刑弼教丹心耀古今
民间谒拜气势恢宏

洪洞县青年蒲剧团在博物馆广场搭配台助兴。29日,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驾三轮、和私家车驶向博物馆。洪洞万安村民、洪洞历山神亲们一大早也来到了这里。片刻,皋陶祠前锣鼓声响彻云霄,原来是羊獬唐尧故里神亲与威风锣鼓队也来祝贺“首届法祖皋陶寿诞大典”。
上午10时许,隆重地谒拜开始,身着汉服的演员来自村民,一招一式体现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主持人的洪洞话听起来格外亲切,乡亲在谒拜场边有序站立并观赏。谒拜仪式结束后,士师村的舞蹈演员起舞庆贺,羊獬村的鼓乐为谒拜庆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2时许,人们熟悉的蒲剧乐曲从广场传出,村民们坐在台前聚精会神观赏传统曲目。
洪洞士师村是皋陶(yao)的故里,皋陶创刑律,造监狱,倡导明邢弼教,以化万民,人喻为圣臣,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创始者之一。据记载,皋陶一生辅佐过尧舜禹三帝,堪称中国法律的鼻祖,与尧、舜、禹并称为“四古圣”。他是尧舜时代的大理官,亦称士师,是当时的国家司法长官,因此,该村称皋陶村,也称士师村,
士师村皋陶庙始建年代已久,现庙内仍保存有历代重修皋陶祠的古石碑数通,最著名的当属洪洞人——明代户部尚书韩文撰写的重修虞士师庙石碑,距今约600年历史。“清代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慈禧太后南巡来到了这里,还曾经专门前来拜谒并亲笔题写了‘明刑弼教’的匾额。”然而,1948年因解放临汾城急需木材,村民便忍痛拆了皋陶庙,将其木材全部支援前线。
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建起了全国首座司法博物馆,并重修了皋陶祠。一座破败不堪的杂乱场地变成了一座全新的、具有现代感的司法博物馆,不仅保存了它的历史文化功能,还使它为现代社会服务,更重要的是它现在成为了法律宣传、法治建设的阵地。这里不仅仅是纪念皋陶法祖地位、宣传皋陶法制思想的纪念堂,还是介绍我国历代法学代表人物和新中国法律沿革过程的宣传展厅。
相关链接:皋陶(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偃姓,皋氏,名繇,字庭坚,少昊之墟(今山东曲阜市)人。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
历经唐虞夏三个时代,长期担任掌管刑法的“士师(理官)” 一职,以正直闻名天下。相传架构了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五刑、五教),采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平公正;强调“法治”与“德政”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天下大治,形成“皋陶文化”,成为后世儒家和法家思想产生的重要精神渊薮之一。
公元前2113年,帝禹二年去世,时年106岁,葬于六(Lù)地。大禹念及功德,封其后裔于英、六一带(今安徽省六安市),尊为六安国(蓼)国和偃国始祖以及二十四氏(皋李徐赵、伯益赢秦、江黄马舒、裴甄谷利、费廉阮骆、英莒梁寥)的鼻祖。天宝二年(743年),追封“大唐德明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