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峥嵘岁月
文/常工
第六十五章 我的选择

2002年市(县)党政机构改革,我不仅是制定市(县)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参与者和撰稿人,同时我也面临工作岗位的选择和调整。F书记和分管组织工作的Z副书记多次找我谈话,研究我的工作去向,我也向领导提出了我的想法和意见,一是选择到乡镇担任党委书记,二是纪检委书记找过我,让我去纪检委工作,担任纪检委副书记。两位领导经过权衡和综合考虑,初步决定把我派到乡镇任党委书记,我表示同意组织安排。第一套干部人事变动安排方案初定后,征求市委其他副书记和常委的意见。当时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副书记找我谈话,跟我商量到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担任主任一职,他认为我熟悉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可以协助他研究谋划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说心里话,这些年的文秘工作,我也感觉到累了,很想急流勇退,选择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但是,由于感情等因素,我只能勉强同意他的建议,答应他去农办工作。市委在干部人事变动安排方案中,又把我调整到市委农办主任的岗位上。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了,市委常委会决定在上午8:30分召开。可是在7点多钟,一位从重要领导岗位被调整到一般岗位的正科级领导干部闯进F书记办公室,向书记讨说法,语言十分尖锐,情绪很不好,大有剑拔弩张之势。也就在这个不恰当的时候,我推门进入F书记办公室,看到了这个不和谐的场面,我凑到F书记耳边,小声询问市委常委会是否准时召开,时间已经临近了。F书记让我随他到里屋办公室,跟我说:“眼前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他会进入常委会会议室的,到那时场面会更尴尬。”我在F书记身边工作不久,他敢作敢为的人格魅力,我十分崇敬。面临党政机构改革的压力,他一边输液一边坚持工作,丝毫没有懈怠,保证了党政机构改革的稳步推进。想到这些,我跟F书记说:“把他安排到农办吧,我还留下来在市委办工作,这样的话只是微调,不影响整体方案。”F书记看着我说:“那你过去把Z副书记找过来。”

一场风波平息了,市委常委会按时召开,顺利结束了,我作为常委会记录员,记下了这次党政机构改革的全部过程。我当时就好像这次改革没有涉及到自己,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下午F书记去S市委汇报双辽市党政机构改革工作,临行前委托Z副书记晚上请我喝酒,他还交给Z副书记3000元钱,说这顿酒是他请我。晚上,Z副书记、我还有市委办公室的主任、副主任共六人聚在一起,Z副书记说:“今天晚上这顿饭是F书记委托我安排的,F书记让我代表他答谢晓元,是晓元的高风亮节,维护了市委的尊严,我代表F书记先敬晓元一杯。”喝完这口酒,Z副书记接着说:“我虽然来双辽工作仅有半年时间,可是在较短的时间里,我和你们几位相互之间十分了解,特别是晓元先后为我修改过两篇文稿,我对他的文字功底很佩服,虽然说我也曾经从事过这项工作,可是跟你们还不能比。”这顿晚餐,酒只是佐料,更多的是相互间互动交流。晚餐结束了,明天我还要继续在原来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张晓元,(网名、常工),男,汉族,《中国长江文学社》驻会诗人,秘书长。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吉林省双辽市人,1972下乡插队,2015退休。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养成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