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衣草,又名天邊雲,文學愛好者。現為東方之珠文化學會副會長,香港大中華詩詞協會副會長,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執行監事長,香港書評家協會副會長,《香港書評家》主編,香港文學促進會理事,香港世界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香江資訊網執行編輯。
文/Ann 天邊雲
我看不到永遠
當獅子座的流星落盡,
那些錚錚的誓言,
都化成了祭台上的殘灰,
還來不及豎起墓碑,
就已經被風驅散
你看北冰洋的水線在節節上潛,
珠峰的山脊在寸寸拔高,
厄爾尼諾的巨角已洞穿了天庭,
海誓山盟還靠得住麼?
不要讓靈魂走近沉船,
百慕達已吞噬了太多桅桿,
別被她美麗的名字欺騙,
為自己造一條歇息的舢板。
我感覺不到永遠,
以為永遠的事都太短暫,
我不相信永遠,
只相信焰火的燦爛,
一剎那,就是永遠!
【今音诗评】
评诗歌的相悖意
这首《我不相信永远》讲了一个人世界里的瞬息万变。假如从人之常情这个"情"字出发,也可以验证一句"情到深处天地动"这个道理。"动"就是"变。"在现实中,也有人把它称作变数。变在众多的环节上,变在人心的不可抗拒上,变在世道变迁中。这首诗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一个如何尊重事实的道理。说穿了,就是如何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事情。
假如按照诗歌最后一段最后一行"一刹那,就是永远"这个说法来界定,那就是在学会如何忘却上花时间去适应它,"为自己造一条歇息的舢板。"歇息属于"静,"然后再与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前三行形成一个稳定关系。在诗歌中能够把这种关系体现出来,说明已经掌握了诗歌的平衡感。平衡感的诞生并不会影响诗歌内在的旋律起伏。相反,平衡感会使诗歌的起伏具备一个扎实的基础。这个道理与荡秋千的一样,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框架,那秋千是荡漾不起来的。
或许有人会问,你不相信永远,那你相信什么。这个问题,只能从诗歌所表现出的相对论角度予以回答比较好,比如,第一段"当狮子座的流星落尽/那些铮铮的誓言/都化成了祭台上的殘灰,"说明那些海誓山盟不可靠,不可靠就是一种变数,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疾病、灾难等残酷当中,你相信的和你所坚持的只能是你的健康程度,它比钱来得更重要。
这时候,诗歌的第一段决不是什么空穴来风,而是现实生活当中某一个世象的真实写照。由此说,第一段是整篇诗歌的核心。所要传递的是,千万不能轻信谗言。但是,该轻信的照样有。
从诗歌当中体会到了某种焦虑和不安。但是,诗歌站在智者的角度,在第二段、第三段,列举了世界范围内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北冰洋、珠峰"来论证,所谓的"永远"是不可靠的道理。同时,为了减少误会,特意在诗歌的最后两行,以"只相信焰火的燦爛/一剎那,就是永遠!"由此来予以平衡。这时候的"永远,"就是心灵深处的刻骨铭心和眷恋。作为诗歌创作中的智慧,能把这一对矛盾处理的游刃有余,表现出诗歌在创作上的老到。
这首诗歌的特色就在于从相悖论的角度,透视了人的生命的本质,脆弱和渺小。就是因为这个,诗歌在第三段第一行才提出了"不要讓靈魂走近沉船"这么一个忠告。凡事要作选择;交友须选择。同样,读书写诗,也要作选择。所做这些事的目的,就是"為自己造一條歇息的舢板。"
2017年7月5日
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奖项。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十三部。
其他金额